EN
https://www.gov.cn/

5個數據讀懂中國經濟潛力系列報道之一 1.2億戶:留住青山贏得未來

2020-06-04 07:3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我國擁有1億多市場主體、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還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這些數據的背後,蘊藏著中國經濟巨大的潛力、活力與韌性。在新形勢下,如何更加充分地激發潛力、釋放活力?從今日起,經濟日報將陸續推出“5個數據讀懂中國經濟潛力”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2018年3月16日,我國第1億戶市場主體在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工商登記服務平臺“誕生”。兩年多來,我國每天都會涌現大量市場主體,目前我國市場主體已達到1.2億戶。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面臨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如何穩住上億市場主體,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使市場主體更好地釋放出潛力與活力,真正“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推動經濟發展的磅薄力量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加大“六穩”工作力度,做好“六保”工作。“保市場主體”,正是“六保”工作之一。

《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

我國市場主體規模龐大,且每天仍有許多新增市場主體,為什麼還要強調“保市場主體”?

“市場主體是全社會財富的主要貢獻者,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磅薄力量。無論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還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都需要有龐大的市場主體規模作為支撐。”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説,當前許多市場主體面臨著痛點、難點、堵點,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偏弱,生産經營壓力更加突出。因此,我們必須保市場主體,特別是要抓住保中小企業這個“牛鼻子”。

“保市場主體,就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説,在我國廣大市場主體中,有大量中小微企業。這些企業看似生産經營規模不大,但吸納就業能力非常強。甚至可以説,如果沒有廣大中小微企業的存在,勞動力就業就沒有依託,廣大群眾的收入來源也很難有保障,民生改善和社會發展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必須穩住企業,才能穩住就業、穩住經濟,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從這個意義上看,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經濟基本盤。

李佐軍指出,許多市場主體是我國産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海外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下,保市場主體,幫助他們更好地抵禦海外市場需求萎縮等不利因素帶來的風險,可以更有效地保持我國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為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1.2億市場主體中,民營經濟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保市場主體,有利於更好地支持民營經濟的發展,更好地發揮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説。

千方百計保住中小微企業

“留得青山,贏得未來。”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鏗鏘有力地説。

此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要支持企業出口轉內銷。要著力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加快落實各項政策,推進減稅降費,降低融資成本和房屋租金,提高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能力。

“1.2億市場主體不僅僅是各種商品和服務的供給主體,也是市場需求的主體。”李錦説,規模龐大的市場主體在生産經營中,需要大量原材料、能源資源、勞動力等要素作為支撐。這些市場主體的發展,也將産生更多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發展,不僅有利於提升産品和服務供給質量,也有利於拓展更多新消費。

黃茂興説,中小微企業是我國市場主體最主要的組成部分,被稱為“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保市場主體的關鍵,在於保中小微企業。要想盡一切辦法,讓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首先生存下來,為中國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壯大,本質上要靠市場競爭。在正常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有的市場主體出局,有的市場主體發展壯大。不過,目前市場主體遇到的困難,並非正常市場競爭的結果,而是由疫情衝擊造成的。”李佐軍説,必須努力幫助中小微企業活下去,要避免一些有潛力、有後勁的中小微企業在疫情衝擊下“夭折”。

在李佐軍看來,當前困擾許多市場主體的主要問題貫穿于市場需求、供應鏈、産業鏈、資金鏈的多個方面。其中,資金鏈是焦點問題。在疫情衝擊下,外需市場萎縮,內需市場處於恢復之中。但是,生産運營成本是剛性的,這就容易導致企業資金鏈緊張。因此,必須有針對性地解決好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確保其生存發展。

最大限度釋放活力與潛力

我國市場主體規模龐大,恰恰是社會創業創新有活力、市場主體有信心的體現。“要更好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釋放市場主體潛能,關鍵是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李佐軍説,市場主體活力主要來自於制度環境,必須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讓不同市場主體同臺競技、公平競爭。

要真正激發企業家的熱情與活力,不僅要讓他們看到市場機遇、掙錢機會、發展前景,更重要的是要讓其産權得到有效保護,讓其創新創業得到尊重。“要加快深化改革,促進各類企業公平競爭,使不同企業産權得到平等保護,使不同市場主體獲得平等準入機會,使市場在各種資源要素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誠心誠意為各類市場主體服務。”李佐軍説。

“我們要把各項減稅降費惠企政策落到實處,把強化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結合起來,放水養魚,切實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黃茂興表示,各類型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要積極用足用好中央政府和各地區出臺的惠企政策,把政府的政策紅利及時化為企業的發展紅利。要注意搶抓機遇、化危為機,適時加快企業轉型發展,切實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

“企業必須積極適應互聯網技術發展需要,利用5G、人工智慧、大數據、雲平臺等技術手段,加快創新企業的商業模式,積極推動線上銷售方式的創新變革和推廣應用,打造新商業業態,拓展市場空間。”黃茂興説。

李錦表示,當前,企業不能“等、靠、要”,而要更加積極主動地搶抓政策機遇,用好政策工具,持續推動創新發展,堅定調結構、促轉型,努力尋找新的競爭力,滿足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積極拓展新的機會,真正實現化為危機,有所作為。

此外,專家還建議,要以全面實施負面清單制度為突破口,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加快推動構建新型政商關係的制度創新,細化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等體制機制,形成讓企業家心安、讓科技人員心寬、讓黨政幹部心熱、讓創業人員心動的發展環境。從而讓1.2億市場主體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持久動力。(記者 林火燦)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