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燃!湖南小鎮“籃球之夜”圓了村民的熱血籃球夢

2020-08-09 17:0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沙8月9日電(記者 張格、陳振海)8月8日,立秋第二天,夜幕剛剛降臨,晚風還帶著熱氣,湖南省瀏陽市北盛鎮的産陂周燈光球場就已聚集了一大批村民。

在這裡,迎接節氣成了村民們的期待——自今年4月穀雨時節起,每逢節氣日前後,當地都會迎來一個“籃球之夜”。伴隨著蟬鳴,鎮裏的男女老少圍在球場邊閒聊著,等待籃球賽的開始。

村級籃球隊、本地籃球俱樂部、外地球隊,都曾在産陂周球場上演過激烈賽事。此次的“籃球之夜·立秋”也是當地籃球俱樂部杯賽的揭幕戰,未來10天,來自瀏陽市北部鄉鎮的8支俱樂部隊伍,將為當地村民帶去數場球賽。

8日晚上8時8分,球賽開幕式正式舉行。12年前,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向世界展現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如今體育精神在中國鄉村大地上紮根,“草根”體育運動發展得如火如荼,在北盛鎮的十幾個村裏,村村都有籃球場和籃球隊。

裁判鳴哨,比賽正式開始。儘管球賽在鄉間舉辦,但配套設施卻絲毫不敷衍:明亮的燈光在夜晚將球場點亮,電子記分牌上清晰地顯示比分和時間,專業裁判、解説、籃球寶貝都參與其中。

場上,一位進攻球員漂亮轉身過掉防守隊員後扣籃得手,引得觀眾喝彩歡呼。一些和擋板差不多高的孩子們,也在場邊賣力地為球員吶喊助威。

“籃球之夜”賽事的組織者周光華看到這一幕,回想起自己兒時觀看露天電影的場景:“帶上一把蒲扇、一張小板凳,不管什麼電影,都讓人覺得津津有味,那是我們這代人的集體記憶。”

出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周光華是長沙一家餐飲企業的負責人。出於對籃球運動的喜愛,他去年自費將家鄉北盛鎮的一個水泥球場進行了升級改造,並組建了一支俱樂部球隊。

“以前,我從來沒想過能在家門口看到籃球比賽。很多人覺得,正規的籃球比賽不是農村人可以體驗到的。”周光華自豪地説,“現在瀏陽鄉村籃球的氛圍越來越濃,不論年齡、性別、身高,都可以打球、看球。”

目前,周光華的球隊有四五十名球員。球場外,這些球員都有著自己的本職工作:農民、工人、小商販、協警、公務員……今年56歲的農民周名教也是球隊一員,他就住在産陂周球場附近,“只要不下雨,我天天都會來練球。”

周名教很少參加比賽,但他常常主動申請當後勤,負責維護比賽秩序和清潔衛生。“有了籃球場後,大家都不怎麼打牌了……”周名教説,“籃球讓生活變得更豐富,每個人都有義務來守護這份美好。”

比賽進行得扣人心弦,場上場下都在奮力爭先。一名球員在搶斷後壓哨三分命中,有球迷振臂高呼,也有球迷深深嘆氣。瀏陽市籃球協會北盛分會主席陳大禹説:“對於民間球賽,裁判同樣非常重要,公平公正的判罰能給球員和球迷帶去尊嚴和驕傲。”

瀏陽市籃球協會北盛分會目前有20多名裁判,大部分都持有國家各級裁判證書。陳大禹介紹,“裁判還會指導球員規範動作、了解規則,久而久之,球員們的球技也能得到提升。”

陳大禹的本職工作是一名中學老師,他希望能有更多青年力量投身籃球。“舉辦籃球賽,也能擴大鄉村青少年的眼界,激發他們對籃球的興趣。”為了培養籃球後備力量,當地還引入了籃球培訓機構。這個暑假,不少家長把孩子送去了籃球培訓班學習。

兩場比賽結束時,已是深夜,村民們逐漸散開,球場歸於沉寂。專程從周邊鄉鎮趕來看比賽的趙光謙,也準備驅車回家。途中,他還在和朋友回味比賽,“飆、颯、爽!”他用鄉間俚語稱讚著令人沸騰的“籃球之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