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橫下一條心 打贏攻堅戰——教育部開展52個未摘帽貧困縣教育脫貧攻堅督促指導工作綜述

2020-08-14 09:45 來源: 教育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脫貧攻堅,全面小康,收官之年,決戰決勝。

教育部聚焦52個未摘帽貧困縣,7位部黨組成員對口聯絡到縣,全方位開展教育脫貧攻堅督促指導工作。對每個貧困縣都明確一個部內對口主責單位,與其經常性開展工作溝通,深入研究貧困縣實際困難,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加大傾斜支持力度,助力脫貧摘帽。

全面總攻,合力啃下“硬骨頭”

“總攻要務必取得全勝,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4月24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主持召開部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落實教育脫貧攻堅總攻戰部署,會議審議通過了《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收官戰總攻方案》。這次會議是教育脫貧攻堅總攻戰的動員會、部署會,標誌著教育脫貧攻堅進入全面總攻階段。

分割包圍、協同作戰。部黨組成員指揮,部內各部門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歸口負責、具體抓,各相關處室協同作戰,完善督辦機制,建立工作臺賬,形成推進脫貧攻堅合力。

義務教育有保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任務,也是“兩不愁三保障”的底線目標之一,事關脫貧攻堅成效和全面小康的成色。義務教育有保障的核心任務是控輟保學。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達99.9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8%,相關指標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但受辦學條件、地理環境和思想觀念等多重因素影響,一些地區特別是未摘帽縣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輟學現象,勸返難度大,剩下的都是“硬骨頭”。

今年6月,教育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聚焦控輟保學核心任務,持續開展控輟保學專項行動,全力保障教育的“起點公平”。在各司局督導之下,各地全力衝刺控輟保學。

夏日炎炎,喧鬧的街頭人群熙熙攘攘。在政法司包乾的廣西隆林縣,一場控輟保學宣講正在該縣沙梨鄉的集市上進行。由沙梨鄉分管教育的副鄉長帶隊,一行18人對過往群眾面對面宣傳。

不漏一校,不遺一人。思政司包乾的廣西那坡縣,成立了暗訪督查組,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控輟保學”暗訪督查。對“籍在人不在”“人在籍不在”及未到校學生相關資料進行詳細檢查核實。

基教司指導四川涼山州普格縣,利用當地文化“三下鄉”活動進行控輟保學、學生資助政策宣講,並成立4個“學前學普行動”督查組,對全縣鄉鎮、學校學前學普工作進行督戰。

……

為了讓輟學學生儘快回到校園,各司局健全聯控聯保責任機制,督促指導52個未摘帽貧困縣完善控輟保學“一縣一案”工作方案,全面梳理已複學和仍輟學學生情況,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情感、法律等多種手段進行勸返,採取精準紮實措施阻斷兒童失學輟學。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52個未摘帽貧困縣輟學學生人數由8.2萬人減少至433人,下降了99.5%。

勸得回還得留得住,控輟是底線要求,保學才是根本目的。規劃司、財務司、督導局、基教司、教師司等部門精準發力,著力加強學位、師資、資助等“三保障”能力,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基本辦學條件,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推進解決義務教育大班額、“大通鋪”問題。

以大班額“消腫”為例,截至2019年底,52個未摘帽貧困縣中還有部分縣沒有完成基本消除大班額任務,在未摘帽的青海美姑縣、四川普格縣、廣西融水縣,大班額比例分別達28.99%、26.3%、23%,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包乾司局督導下,這些縣都制定了消除大班額專項規劃,通過新建學校、增加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師編制、增加城鎮學位供給等方式,確保到今年秋季開學前消除大班額工作達到既定目標。

在精準資助層面,各司局進一步發力,督促未摘帽縣建立完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臺賬,動態監測經濟困難家庭學生的受教育情況,提高精準資助水平。督促各地及時足額落實資助經費,防止滯撥、滯留等現象。疫情期間,加強形勢研判,及時資助受疫情影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斷完善義務教育保障體系,確保適齡兒童少年都有學上、都能上得起學。

師資傾斜,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國家名師團隊帶來的課程,讓我眼界大開,學到了不少教學方法和技能。”貴州紫雲縣大營中學語文教師林維平給學生們上完一節語文課後,回到辦公室坐定,用手機登錄教研共同體協同提升項目平臺,一邊觀看課程,一邊在本子上記筆記。

紫雲縣是科技司的對口聯絡縣。針對該縣教師培訓資源短缺難題,在科技司指導下,今年4月份,中央電化教育館正式確定紫雲縣為國家級“跨區域教研共同體協同提升試點項目”試點縣。該項目通過互聯網,將名校名師引入紫雲縣的基層學校課堂,並通過示範課堂引領、同步教研等環節,協助紫雲縣解決教育教學現實工作中的難題。

教師隊伍建設是影響教育質量的關鍵一環。在教育脫貧攻堅戰中,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基本改善、辦學經費得到保障後,教師隊伍的穩定及水平提升就顯得尤為關鍵和迫切。今年上半年,教育部繼續組織實施“特崗計劃”、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銀齡講學計劃,“雙名工程”示範引領行動等,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開展教師教育精準幫扶。

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及觀念更新離不開大量有針對性的培訓。在今年的“國培計劃”項目中,教育部明確要求繼續圍繞脫貧攻堅任務,聚焦鄉村教師和校長專業能力提升,以“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為重點,實現貧困地區鄉村教師、校長培訓全覆蓋,並設置面向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專門培訓項目,著力提高教師素質。

在推進實施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時,教師司出臺文件,要求地方優化調整銀齡講學計劃和“三區”教師專項計劃名額指標,優先保證未摘帽貧困縣的招募名額需求。

地處大山深處的貴州從江縣,面臨教師先進教育理念不足、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在社科司指導下,從江縣緊緊抓住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全縣98所鄉鎮完小以上學校與杭州蕭山區、南京市優質學校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關係,並通過鄉鎮完小以上學校對所轄94所村小、教學點進行輻射,實現全縣所有農村中小學校“組團式”幫扶全覆蓋。

西吉縣位於寧夏南部,六盤山西麓,是寧夏唯一一個未摘帽貧困縣。辦公廳協調相關力量,在名師幫扶、教育培訓、互聯網+教育建設方面發力,免費提供教育教學技術能力線上培訓,積極推進“三個課堂”應用,提升西吉縣教師應用信息化教學水平。

針對貴州納雍縣部分教師先進教育理念不足、現代化教育手段運用不夠的問題,高教司組織教育技術教指委對納雍縣教師開展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和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方式為在線授課,對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山區教師寄送視頻光盤,並組織西南大學、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在今年暑假期間開展納雍縣中小學教師培訓。

以外部輸血激活內部造血的潛力,培植自我內生發展的能力。在教育部相關司局督促指導下,各未摘帽縣充分利用國培計劃、省培計劃、資助貧困地區教師參加學歷繼續教育等政策,通過補充、培訓、交流輪崗等舉措,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打造本地“造血庫”,真正實現了把師資做強。

精準幫扶,長效機制促脫貧

“確定錄用後我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家裏,全家人欣喜若狂。”新疆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應屆畢業生阿布都熱合慢·麥麥提來自未摘帽縣新疆莎車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在學校“優先向用人單位推薦”和新疆“優先錄取貧困家庭畢業生”政策雙重幫扶下,他成功簽約。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貧困家庭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據統計,52個未摘帽貧困縣共有畢業生13.3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4.5萬人。教育部將52個未摘帽貧困縣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作為調研指導、督促落實的重要任務,依託直屬高校就業幫扶工作群、省屬高校就業幫扶工作群,要求畢業生所在高校對貧困縣畢業生實行分類幫扶和“一人一策”動態管理,對就業困難的畢業生重點推薦。

不只是就業,依託“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教育部面向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1113個貧困村,督促開展學歷繼續教育和技能培訓。對未設中職學校的貧困縣,各對口司局指導各地因地制宜,通過新建中等職業學校、就近異地就讀、普教開設職教班、東西協作招生等多種舉措,滿足適齡人口和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的需求。

在規劃司對口聯絡的雲南省寧蒗縣,每年有2000多名“兩後生”。當前,寧蒗縣正落實免費職業教育招生“托底”政策,對於初、高中畢業後未能繼續升學的“兩後生”,寧蒗縣教育部門積極與省內外職業學校進行對接,動員全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走出去”參加職業教育,實現“人人有學上、個個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從根本上實現脫貧致富。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語言問題是影響脫貧的根本性問題。數據顯示,全國國家通用語言普及率已接近75%,但西部等貧困地區普通話普及率仍然很低,“推普脫貧”已成為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是一次真正能提升普通話技能的培訓。”6月16日晚上,甘肅省鎮原縣開邊鎮解放小學教師田寶霞給來自安徽大學的志願者發了一條微信。為響應教育部、國家語委“推普助力脫貧攻堅”的號召,安徽大學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集結優勢資源,對口甘肅省鎮原縣100名少數民族教師、農村教師開展線上培訓。

面向全國52個未摘帽貧困縣同時開展的一線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訓,是教育部黨組關於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總體部署的重要舉措。語用司組織50個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以結對幫扶、小組輔導、互動練習的方式,對口52個未摘帽貧困縣開展教師普通話提升在線示範培訓,進一步提升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和教學能力。同時,依託民族司、職成司、教材局等部內司局和直屬單位特色資源庫及企業、社會力量,整合更多貼近農牧民生産生活實際需求的免費普通話學習、職業技能培訓等資源。

戰鼓洪鐘,馬蹄鏗鏘。為攻克這52個最後的“堡壘”,教育部各司局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合力攻堅,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戰”,推動教育脫貧資源和力量向基層一線傾斜,加快補齊短板,精準幫扶、重點突破,堅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收官戰。(記者 柴葳 于珍)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李學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