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就郵政快遞業助力脫貧攻堅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

2020-09-21 11:40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9月21日(星期一)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介紹郵政快遞業助力脫貧攻堅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焦非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胡凱紅: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郵政快遞積極發揮行業優勢,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重要力量。今天非常高興請來了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郵政快遞業助力脫貧攻堅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有請馬局長作介紹。

國家郵政局局長 馬軍勝: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向大家介紹郵政快遞業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有關情況。首先,我代表國家郵政局衷心感謝媒體朋友們長期以來對郵政快遞業脫貧攻堅工作給予的關心關注和大力支持。

脫貧攻堅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掛的第一民生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為我們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國家郵政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保持決戰姿態、貫徹精準方略,舉全系統全行業之力,構建了廣覆蓋的物流網絡、廣對接的助貧平臺、廣吸納的就業通道,較好完成黨中央交辦的脫貧各項任務。郵政快遞業已成為支撐農業、疏通農村、服務農民的重要生力軍,實現“工業品下鄉、農産品進城”的流通新渠道,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幫助農民增收的重要動力源,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行業力量。

我們始終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加強統籌指導,研究行動方案,健全組織體系,強化政策支持,優先對接扶貧工作、優先保障扶貧資金、優先落實扶貧措施,全系統全行業各部門各企業協同推進,重點推進網絡扶貧、産業扶貧、就業扶貧和定點扶貧,盡最大努力讓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共享行業改革發展成果。

我們堅持以發展農村郵政、快遞服務為主攻方向,不斷推動農村郵政快遞網絡下沉,通過開展空白鄉鎮局所補建、快遞下鄉、建制村通郵三大工程,構建起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網絡體系。目前,農村100%的鄉鎮已建有郵政局所,100%的建制村實現了直接通郵,97%的鄉鎮有了快遞網點。2019年,農村地區收投快件超過150億件,今年1-8月,這一數字就達到200億件,農村地區快遞處理量增速比城市高10個百分點以上。我們著眼農村地區生産生活發展需要,不斷滿足貧困地區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用郵需求,不斷提升農村郵政網絡的利用效率,不斷完善農村地區的快遞物流體系,逐漸成為農産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的重要渠道,在促進農業生産、加速農産品流通、推動農民消費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我們堅持以大力推進産業扶貧為工作重點,深化與農村電商融合發展,積極推廣“寄遞+農村電商+農特産品+農戶(合作社)”的産業扶貧模式,大力促進郵政快遞服務現代農業,多渠道解決農産品銷售難、出村難等問題,推動從“寄包裹”“收包裹”到“産包裹”的轉變,積蓄起貧困地區産業轉型和激勵脫貧的新動能。截至2019年底,我們已經培育出業務量超百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一地一品”優質項目163個,其中,超千萬件的金牌項目37個。2019年,各地郵政企業還培育“一市一品”項目712個,配送農特産品進城49萬噸。

我們在扶貧過程中注重發揮行業優勢,面向貧困地區擴大用工招聘力度,推動從業人員返鄉創業,帶動貧困群眾一起實現就業脫貧;大力開展“扶智扶志”行動,將提升貧困地區勞動力就業技能、拓展青壯年勞動力就業渠道作為扶貧工作重點,多措並舉有效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不少快遞企業工資高於當地平均水平,形成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良好局面。2014年以來,我們共解決農村地區就業150萬人以上。僅今年前8個月,郵政快遞業就為農村地區新增就業崗位15萬人,幫助504個國家級貧困縣的10萬戶貧困戶增收1億多元,體現了行業應有價值。

圖為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徐想 攝)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郵政快遞業通政、通民、通商,是傳遞美好最廣泛、鄉土氣息最濃厚、服務群眾最直接的行業之一,全行業400多萬從業人員肩負著創造和守護美好生活的神聖使命。我們將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依託遍佈城鄉的郵政、快遞網絡和長期服務農村、離農業近、與農民親的天然優勢,進一步加快補齊行業在農村地區的短板弱項,深入推進行業與現代農業體系融合發展,將郵政、快遞網絡全面深下去,將農村産業帶起來,促進農民生活不斷富裕。

我的介紹就先到這裡,下面,很高興回答大家的提問。

胡凱紅:

謝謝馬局長,開始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今年“快遞下鄉”工程已經進入到第7年,目前這個工程實施效果如何?在助力脫貧攻堅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謝謝。

馬軍勝:

謝謝央視記者。“快遞下鄉”是解決我們行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舉措,也是帶動農村電商發展和推動農村消費增長的基礎性工程。7年前,我國農村的快遞服務不完善,服務末端只到縣城,當時農民在農村要網購還要搭車到縣城取快遞。由於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所以2014年國家郵政局啟動了“快遞下鄉”工程,彌補城鄉寄遞鴻溝。工程推出後廣受群眾歡迎,老百姓稱我們這個工程是助力農民脫貧攻堅的便民路,也是致富路。這個工程推出後一炮打響,快速發展。從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工程的發展情況,2014年推出當年“快遞下鄉”覆蓋率達到50%,第二年增長到70%,第三年增長到80%,第四年增長到90%,因為越到後面難度越大,第五年增長到93%,第六年增長到96%,到今年8月底為止是97.7%,可以看出發展很快。

有朋友問為什麼發展得這麼快?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郵政快遞業快速組織供給來滿足農村的需要。老百姓很需要,原來沒有供給,我們快速組織供給、滿足需求。第二,“快遞下鄉”的模式和傳統的模式不同,我們完全按照市場經濟來盤活社會資源的模式推動“快遞下鄉”。過去搞工程要立項、要建設、要招人、要組網、再拓展,時間來不及。社會資源很多,我們利用我們的品牌、利用我們的網絡、利用我們的信息,在各地招商、聯盟,把網絡建立起來了,效果是很明顯的。第三,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網絡到一線以後,大家對這個服務和産品不斷地磨合、不斷地完善,越來越符合中國農村的實際,所以效果就很明顯。

要講它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作用是巨大的,至少有四點。第一,它構建了貧困地區“工業品下鄉”和“農産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渠道。通過我們的實物流支撐信息流、金融流、商品流,將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商品納入全國的統一市場,而且效果是很明顯的。去年一年在農村收投包裹150億件,農村的快遞包裹平均一件大概60多塊錢左右,支撐了“工業品下鄉”和“農産品進城”超過8700億元,在7年前這是難以想象的。第二,通過這個網絡加快了我們行業和農業的産業融合。農村有很多的好東西,過去的流通體系,到城市裏要過五關斬六將,我們這個網絡直通車,農民有什麼好東西,城市需要什麼,網上訂購,一個包裹就過來了,這就解決了問題。上個月我到北京平谷,平谷大桃是很好的,如果沒有這個網絡,按傳統方式賣,在路邊擺攤,一斤2塊多。但是優選出來,按照50(mm)、60(mm)、70(mm)區分不同規格,通過網絡賣到城裏,一斤5塊到6塊。這給老百姓帶來多少福利,非常好!第三,便利了廣大的農民兄弟。農民兄弟要買生産資料、生活用品,要麼進城採購、要麼在鄉里小賣部來解決,但是受種類、品質、價格的局限,他們的需求滿足有限。但是接入網以後,手機一開,網購千里,貨比萬家,直送到戶,老百姓的幸福感可想而知。我們去了很多地方看到農民拿著包裹的喜悅,所以我們的工作確實給民眾帶來了方便。第四,通過“快遞下鄉”做大行業蛋糕。去年150億件的包裹量佔全行業的四分之一,今年前9個月已經上升到30%,如果沒有農村這個網絡,沒有“快遞下鄉”,我們行業這幾年的發展達不到這個速度。所以説效果是非常顯著的。謝謝。

光明日報記者:

目前全國55.6萬個建制村已經實現了直接通郵,請問如何用好包括村郵站在內的郵政基礎設施網絡,進一步助力脫貧攻堅。謝謝。

馬軍勝:

去年8月,全國已經實現了所有建制村直接通郵,這也是非常艱巨的任務,也是很大的“民心工程”。2015年前,全國有3.6萬個建制村不是直接通郵。當時的通郵主要靠熟人、靠老百姓到鄉鎮去辦事來進行郵件捎帶,這樣的服務標準是達不到要求的。中央在民族工作會議作出了一個決定,要求我們這個行業在2020年之前,實現建制村直接通郵。中國郵政在這個問題上站位很高,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完成了這個艱巨任務。去年最後的一個村是相當難的,我印象很深。青海、西藏都做完了,最難在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縣熱斯卡木村的通郵,那裏一年常年冰雪封山,原來郵遞員都沒有上去過。自治區在裏面有工作隊,我們和工作隊結合,把這個村的通郵問題解決了,這個村海拔3000多米,中間要翻越海拔4800米的達坂,所以,艱苦程度可見一斑。全國建制村實現直接通郵為暢通城鄉雙向物流,助力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現在郵政體系在農村的家當,農村郵政支局4萬個,村級服務站點超過50萬個,在服務點裏開通“郵樂購”電商服務站點的有31萬個。連接他們之間的郵路總共505萬公里。這個網絡是我們郵政服務農村、服務貧困地區最基礎的物流網絡。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它用好。

一要注重發揮郵政縣鄉村三級網絡優勢,在做好法定郵政普遍服務的基礎上,通過我們的網點、網絡和服務點對接疊加政務、警務、稅務等便民代辦業務,提升服務功能。尤其是大量農民工在外打工,經常需要異地辦證,回來很不方便,為減少人員奔忙,完全可以利用郵政網絡代辦,減少來回奔忙。這是下一步要做的。

二是在寄遞物流網絡上要狠下功夫。郵政網絡是全國唯一一張能通達所有行政村的寄遞網絡,所以線下資源十分豐富,其他網絡幹不了的事郵政網絡都可以實現。去年郵政網絡收投農村包裹超過20億件,助力農産品銷售165億元,還可以進一步發揮這個網絡的優勢。

三是用這個網絡可以給農民兄弟送上郵政的金融服務。郵政的金融在農村地區還是比較發達的,到今年6月底,全國郵政郵儲銀行發放涉農貸款餘額達到13500億元,郵政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餘額達到902億元,累計投放扶貧小額貸款143億元,這些為支持“三農”作出了重大貢獻。

四是著力培育農村的精準脫貧項目、脫貧能手。通過典型來帶動區域脫貧致富。在這方面近幾年我們做了大量實踐,取得了一些有效經驗,有些典型不僅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項,有的案例還被聯合國選進了全球減貧最佳案例。全球選一百個,有中國的,有中國郵政的。我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是江西瑞金鳳崗村的一個90歲的農民廖奶奶,她做了一輩子的鹹鴨蛋,她選材是比較講究的,鴨蛋要選用一個禮拜內的新鮮鴨蛋,另外當地的泥土、自己炒的鹽巴、自己燒的鍋灰,她要腌夠40天,所以她那個鴨蛋的黃其他地方是很難比的,這個好手藝,靠自己走街串巷一個月就賣幾百個。我們郵政發現這個典型以後,這麼好的手藝,怎麼不包裝、不發展起來呢。然後我們給她貸款30萬,包裝成統一品牌“廖奶奶鹹鴨蛋”,統一流程、統一平臺、統一銷售,開始時候一個月賣幾百個,逐漸賣到幾萬個,去年賣80萬個。今年1-8月,疫情那麼嚴重的情況,比去年同期增長100%多。不但自己賣了上百萬個鴨蛋,自己做不完,怎麼辦?把村裏的貧困人員組織起來,搞了一個2000平方米的車間,養鴨的、腌蛋的、銷售的,全部組織起來,所以這個案例非常好,短短的三年時間形成了這麼大一個規模。所以我們郵政要不斷地挖掘這種典型,培養典型,通過典型來帶動一個村、一個區域,這很成功。要講起案例還比較多,由於時間關係就介紹到這裡。謝謝。

香港紫荊雜誌記者:

我們關注到今年疫情期間出現了無人機配送、機器人配送等新型的配送方式,請馬局長介紹一下目前我國整體智慧物流業發展水平如何?下一步會不會進一步擴大應用?謝謝。

馬軍勝:

快遞行業天生就要和信息結合起來。“快遞”是在規定時間內把文件、印刷品、包裹,遞送到收件人,同時一定要附帶有信息來跟蹤。快遞的起因就是這樣,和原來傳統的模式不同就是有信息跟蹤。快遞發展當中,信息化水平同步發展。多年來,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整個行業信息化水平還是比較高的。首先,快遞跟蹤都基本實現了,而且快遞跟蹤不是簡單跟蹤收投幾個點,基本上是動態跟蹤。這幾年發展電子地圖,圖示化也在推進。快遞業是大數據歸集的行業,利用數據分析運行、經營、維護、管理、安全監控,都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智慧化快遞水平這幾年還是與時俱進的,發展效果是好的。

剛才你提到無人機、無人車的問題,這個技術是快遞智慧化新興技術,現在這兩個技術的使用場景沒有什麼問題,都能用。就是在使用範圍、使用場景上還有一些限制,比如資源的限制、性價比的限制,一下子全面普及還需要一個階段,但是有些特定場景下它的作用明顯。例如疫情期間,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為安全起見我們搭建了無人機郵路,把藥品、防疫用品送到金銀潭醫院。這一段時間藏區收比較好的松茸,松茸在日本市場很受歡迎,要求很高,要用冷鏈8小時送到日本,在高山上採摘,運到山下,過去很難達到,現在無人機採摘運到山下歸集,這個場景用的比較好。還有出海打漁。但是要大規模普及還需要一個過程,受空域資源限制和性價比限制。無人車現在只是在限定區域用,道路要求無障礙,很多校園、機關大院裏用。無人車的技術沒有問題,但是使用還需要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

紅星新聞記者:

今年受疫情影響,對郵政快遞業的防疫工作做了哪些安排?全國郵政快遞業務量的變化如何?郵政快遞業怎樣走出疫情的影響?謝謝。

馬軍勝:

今年這場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疫難度最大的一次公共衛生事件,確實對各行各業都帶來了衝擊,既是一場大戰,也是一場大考。郵政快遞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主動作為、敢於擔當,“冒疫奔忙”,疫情防控交上了比較滿意的答卷。當時我們提的口號,“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線下商店都關門了,老百姓需要你,你不上誰上?那段時間聽到最多的呼喚是很多嬰兒沒奶粉了,尿不濕也沒有,很多老人的常用藥沒有了,我們不送誰送?這時候我們雖然不像一線醫務人員上前線救人救命,但是我們能為老百姓的生活做好我們的支撐工作。所以要克服一切困難積極主動開展工作。

這八個多月來,我們做了幾項工作:

一是全力保障防疫物資和居民基本生活用品的運遞。疫情期間我們開通了兩條綠色通道,一條是國內的,國內各地的防護用品,口罩、防護服、ECMO我們緊急運抵。第二條是國際通道,當時國內疫情很嚴重,很多海外華僑非常愛國,在國外買的防護用品怎麼運回來?我們運回來。這兩條綠色通道取得的效果是很明顯的,從1月23日到6月10日共運遞防疫物資48.98萬噸,運遞抗疫包裹3.98億件,動用車輛8.75萬輛次。在空中機隊方面,那時候客運飛機都停了,郵政快遞飛機佔全國貨機數量的三分之二,我們往武漢飛779架次,很多武漢一線醫生的緊急物資都是我們送的。最緊張的一次,當時武漢的防護服已經沒有了,就剩2萬多件,那麼多人怎麼辦?通過全國來收集,從廣東、廣西收集到20萬套。但那天武漢下很大的雷雨,按照平時飛機是不能降落的,怎麼辦?下面沒有防護服了。中國郵政的航空機隊,拼著命,冒著雷,在很短的縫隙時間衝下去了,也是舍命為大家。非常感人的事情。

二是我們勇於擔當、科學謀劃復工復産。我們這個行業復工復産比較早,2月7日全行業動員復工復産,為什麼那麼早?因為老百姓有需求,線下都停了,線上趕快跟上,不跟上老百姓生活用品怎麼辦?我們整個行業,國企、民企、外企,全面地動員起來,積極地行動起來。2月7日動員,2月中旬全行業復工復産達到六成,2月下旬達到八成,3月基本正常了。武漢的疫情比較嚴重,3月17日開始動員復工,到3月下旬恢復到六成,3月底到八成。復工以來,效果是比較好的。

三是強化國際郵政業抗擊疫情合作交流。我們行業做的一些工作,有些經驗我們要和世界各國分享。有些數據我到今天還是比較驕傲的,可以跟我們新聞界的朋友分享一下,我們400萬快遞小哥,每天每個工作人員至少接觸100個人以上,按説我們感染的機會是較大的,但是到現在為止我們整個行業只有58個同事受到新冠病毒感染,我們復盤核查,沒有一個是工作期間感染的。我們這麼一個行業,接觸人那麼多,為什麼沒有人工作期間感染呢?回過頭看,我覺得我們這個行業的防護工作還是值得肯定的。口罩非常管用,另外保持一定的距離來遞送這個規定動作很管用,另外場地、快件定期消殺,還有不要聚集。我們的經驗傳遞到世界各國,給大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隨著復工復産的推進,我們行業今年的生産運行恢復的很正常,超出我們原來的預料。1-8月,我們行業完成的業務總量超過12000億元,業務收入近6800億元,快遞已經完成了480億件,增長了25%。9月10日我們宣佈已經超過500億件,10月份預計600億件,11月份預計700億件,這是可以看到的。為什麼有這樣的發展態勢呢?原因有幾個,一是我們應對疫情沒有退縮,我們率先復工復産,佔得了先機。同時通過我們的服務也贏得了很多流量,也贏得了很多粉絲,包括新粉絲,用我們的業務的,過去年輕人用的多,最近很多老年人也開始用了,這是一個變化。二是由於疫情線下恢復有一個過程,業務往線上走,確實這個方面對我們來説也是一個利好消息。三是今年農村市場啟動的比較快,慢慢形成氣候了。四是國際疫情比較嚴重,過去快遞包裹寄進來,現在是大量包裹寄出去。受這幾個因素影響,今年的業務發展還是令人鼓舞的。

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

請問,下一步郵政快遞業如何穩定脫貧攻堅産業支撐,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謝謝。

馬軍勝: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年,我們要堅定不移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首先要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同時也為明年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做好銜接。

我們主要開展幾項工作:一是要以“快遞進村”來突破農村末端服務的難題。我們郵政行政村已經直接通郵了,中國快遞取得那麼大成就,只是鄉鎮層面的,佔97.6%。但是中國的快遞到村裏面,現在只佔到40%左右,還有60%的快遞到農村是放在鄉鎮的,發個短信、發個微信,農民開摩托車自己到鄉里去取的。雖然和去年比,進了一大步,但是還是有很大空間,這也是很大的難點。今年農村包裹大概有220億件,如果按60%計算,還有150億件的包裹需要農民到鄉鎮取。農民取一個小包裹要花多少時間?怎麼也要半天。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也是為脫貧攻堅做了大貢獻。今年我們瞄準這個目標繼續努力,在鞏固“快遞下鄉”、鞏固郵政直接通郵的基礎上,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準備用3年時間解決這個問題。到那時候不用開摩托車、坐公共汽車到鄉鎮取包裹,可以就近取到包裹,這也是很大的民心工程。

二是大力培育名優農特産品,形成集群,帶動産業鏈,這個前景比較大。這幾年我們培育“一地一品”“快遞金牌項目”,反響都很好。一個地方適合種什麼就種什麼,而且種出精品來,從種子、種植、護理到最後産品的篩選、包裝,形成産業鏈。這樣非常有前途,這就是現代農業發展。如果一個地方搞一個金牌項目,一個地域基本上就活了。江蘇沭陽種小花卉,整個縣裏的農民都種這個,一年能賣出2億盆的小花卉到全國各地。

三是要深化和上下游的合作,共同提高效能,特別是上遊平臺,現在還有一些新媒體,今年的直播也是非常火的,抓好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升農産品的線上銷售水平。要發揚過去在助力脫貧攻堅的優良作風,要夯實作風建設,繼續把各方面工作做好。

經濟日報記者:

中央明確提出要全力推進就業扶貧,請問郵政快遞業在助力就業扶貧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謝謝。

馬軍勝:

我們這個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説得樸素一點,你一天能送150個包裹,基本上就能穩定一個人的就業。一年增長100億件包裹,一天就3000萬件,3000萬除以150就是20萬人。就業對扶貧來説非常重要,就業扶貧是最有效的扶貧,而且就業脫貧也是最實實在在的脫貧。我們行業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是吸納就業能力比較強的重要領域。我們這幾年發展比較快,每年增量在100億件以上,每年直接吸納就業都在20萬人以上,佔到全國新增就業的兩個百分點以上。

所以我們要秉承一貫做法,一是繼續鞏固發展態勢,穩定建量增加,深化服務下沉,增加就業崗位,這個主調不能變,把每年新增20萬人就業穩定住。

二是要做好幫助貧困群眾就業創業。最近我們號召城裏面那些有技能的快遞“小哥”“大姐”回鄉創業,這個很重要,他們回鄉創業,能夠帶領一幫人打天下。現在農村裏面的快遞網點也好,經營也好,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打工回鄉的人做起來的。最近我們發現一個現象,農村裏的快遞量至少一半以上是城裏面帶動起來的,要麼自己家裏小孩在城裏,幫他買、幫他賣,負責在城裏面銷售。家裏面缺什麼,城裏的小孩幫他買,當採購員。這也是維繫親情非常好的辦法。

三是快遞小哥到城裏儘管在送件,但是職業技能培訓還是很重要,要抓好技能培訓,給他未來成長打下基礎。這些年利用政府優惠政策,郵政快遞企業提供各類的職業技能培訓已經有100萬人次,我們繼續做好這個工作。

四是要改善快遞小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快遞小哥的收入要高於社會平均水平,但是他們的勞動強度大,工作和生活環境還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中央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快遞小哥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所以我們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聯合有關部門多開展一些關愛快遞小哥的活動,要繼續設立快遞愛心驛站,同時要努力穩定勞動標準定額政策,還要協調收件端和投遞端的差異政策,努力穩定擴大小哥的福利水平,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基層勞動者的關心落到實處。

胡凱紅:

最後兩個提問。

圖為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胡凱紅邀請記者提問。(焦非 攝)

澳門月刊記者:

今年兩會期間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村村通快遞,打通村民致富最後一公里的建議,近期獲國家郵政局等部委的答覆,請馬局長介紹一下,2020年印發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的落實情況。謝謝。

馬軍勝:

我剛才介紹了一些情況,現在快遞在農村的問題主要是末端通達比例不高,這確實有一個發展過程,2014年前農村快遞服務還很少,經過7年努力,鄉一級基本覆蓋了,現在還在繼續往前推,工程量還是比較大的。儘管任務艱巨,但我們認準方向,我們認為如果快遞進村了,一方面是大大便利老百姓,在家裏就近收寄快遞,另一方面也讓這個網絡更貼近市場、貼近農村生産一線,讓村裏的一些農副産品快速進入全國市場,還有能給老百姓帶來更大便利,減少他們的一些開支,減少他們的工時。今年國家郵政局提出“三年行動計劃”,我們想用三年的時間解決這個問題。今年我們想在一些發達地區,在一些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先推進一步,全國總體目標達到60%左右,現在為止已經到45%了。各地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地方政府也是出臺了很多政策來推進這個項目,有的地方出錢出力,有的通過快遞和快遞之間抱團進村,有的利用快遞和公交線路運進村,有的通過快遞在村裏和商店合作,最後都不行的就靠郵政來兜底解決。我們想用三年時間完成,但難度比較大,看看今年年底實際完成情況,我們再來總結評估,然後安排明年工作。我們想穩步推進,爭取把老百姓關心的民心工程做好、做完善。我們還是有信心的。

胡凱紅:

最後一個提問。

中國經營報記者:

快遞行業今年對大學生就業有哪些貢獻?尤其現在高學歷人才是否投身到快遞業?謝謝。

馬軍勝:

大家説快遞業是勞動密集型,大家在街上看到都是騎三輪送快遞的小哥比較多。但是為了把快遞按時遞送到位,裏面的技術含量、技術問題還是很多的,所以我們這個行業需要大量的大學生。今年疫情防控,大學生就業比較困難,我們和教育部在網上開展了招聘項目。到上個月底,大概簽約了1.2萬個崗位,還不包括企業定向培養的,現在快遞裏有八大品牌企業,每個企業每年招收的大學生都有數千人。快遞下一步的發展方向還要進廠出海。快遞進廠,服務先進製造業順利運作的話,要大量的先進製造技術、先進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所以還是需要很多有知識、有層次的人才。快遞出海,我國快遞企業要到世界各地發展,沒有一定的人才、沒有一定的外語基礎、沒有一定的國際法律法規的人才要出海打天下也是很難。所以還是希望廣大的大學生看好我們這個行業,它的未來前景是非常好的。不但是勞動密集型,也是知識技術密集型,也是大有前景的行業,歡迎大家投身到我們行業中來。

胡凱紅:

今天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馬局長,謝謝各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