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介紹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有關情況

2020-09-23 13:38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9月23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 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主席臺。(劉健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相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先生,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先生。首先,我們請鄭富芝先生作介紹。

教育部副部長 鄭富芝:

各位媒體的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教育部感謝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長期以來對教育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今天非常高興,借這個機會我和我的幾位同事一起出席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就決戰決勝教育脫貧攻堅、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這個專題介紹一下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脫貧工作非常關心和重視,總書記強調,義務教育一定要搞好,把貧困地區的孩子培養出來,這是根本的扶貧之策。總書記的這一思想非常深刻,要求也非常明確。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關於教育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我們把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確保能夠如期完成。

在攻堅過程中,我們重點抓了五個方面的工作,我概括成五句話:一是明確目標,二是摸清底數,三是嚴格標準,四是完善措施,五是壓實責任。

明確目標,義務教育普及的目標一定要定準,要搞清楚。這個目標就是貧困家庭所有適齡孩子都能夠勸返入學,有學上,並且能夠上得起。這裡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殘疾孩子,有一部分身體殘疾的孩子是不能到校上學的,這怎麼辦?我們採取送教上門的方式,確保這些孩子在家裏也能夠接受義務教育。

摸清底數,這裡有兩個底數,必須事先摸清楚。一個是輟學的學生到底有多少?他們是從哪個學校輟學的?輟學之後現在在哪個地方待著?這個必須要搞清楚。第二個底數就是條件的需求,我們辦教育、辦學校要有必要的、基本的教學和生活條件,這些條件到底需要多少?比如還需要多少學位供孩子們進來上學,還需要多少老師、多少教學儀器設備。還有一個需求,就是有多少學生是家庭經濟困難、需要資助的。至少有這四個需求,必須要把這些缺口、需求摸清楚。

嚴格標準,中央提出脫貧攻堅的標準不能降低,也不能拔高。國家關於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是有標準的。我們説一定要滿足最基本的教育教學和生活條件。為此,教育部專門制定了義務教育辦學條件20條底線要求,這是保底的,所有學校必須是要達到的,這是硬性要求。

完善措施,這裡主要是辦學條件的措施都要把它完善起來,這裡的核心是什麼呢?有一句話叫做城鄉一體,重在農村。所謂城鄉一體就是解決城鄉現在的差距問題,我們提出至少在三個標準城鄉是需要統一的。第一個標準就是教師配備的標準,就是生師比。過去城市富餘,農村緊缺,現在必須要打通,城鄉教師配備標準要統一。第二個是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標準,也是要統一的,過去長期以來城市高,農村低,現在必須是城鄉統一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基準定額要統一。第三個統一就是基本教學儀器設備的配備標準。重在農村,就是説所有的政策、資金、項目一定要向困難地區、向農村地區傾斜。

壓實責任,主要是壓實兩個方面的責任。第一個方面的責任就是教育部的責任,把教育部指導、推動、監督、督促的責任壓實。今年還有52個縣沒有摘帽,教育部黨組成員平均每一個人負責聯絡7—8個縣,52個縣全覆蓋。這幾位黨組成員聯絡這些縣,他們負責幹什麼呢?負責指導他們、幫助他們、督促他們如期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第二個方面的責任是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因為義務教育的主體責任是在地方,為此教育部和有關省市專門簽訂了備忘錄,在這個備忘錄當中明確教育部做什麼,地方政府做什麼,這樣的話,大家上下聯動,形成一個攻堅的合力。

我們大致是抓了這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在各個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之下,義務教育有保障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換句話説,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基本上實現了。最重要的是三個變化和進展,我也給大家通報一下。

圖為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徐想 攝)

第一個進展和變化,基本實現了應返盡返。首先把輟學的學生勸返回來,現在基本上實現了應該返的都回來了。有兩組數據,我給大家通報一下,第一組數據關於輟學學生的減少情況。截止到今年9月15日,全國輟學的學生由去年大約60萬人,到9月份的時候已經降到千位數,就是2419人。大家覺得還沒有到個位數,一定是到個位數的,因為我們專門有60萬輟學學生的臺賬,每一個孩子都有一條記錄,實行銷號制度,勸回來就銷號。其中在整個60萬當中,建檔立卡的學生原來有20萬,現在基本上都勸返回到學校,已經正常上學了。第二組數據,從全國普及的情況,從入學率情況來看,相對來説還是比較高的。2019年,我們國家小學的凈入學率達到99.94%,還沒有做到100%,還有很多學生因為身體原因或者方方面面的原因,確實回不來。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了102.6%,因為是毛入學率,做得好的話會超過100%。

第二個進展和變化,基本實現了資助全覆蓋。關於資助有兩個方面的變化,一個是“兩免一補”,現在有效的順利實施了,兩免是對所有的學生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一補是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生活補助,特別是為住校的學生提供生活補助。另外一個方面是營養餐,實行營養改善計劃,每年大約有4000萬農村孩子享受營養餐的補助,這個計劃已經覆蓋到所有的國貧縣。到目前為止,基本上解決了因貧輟學的問題,就是上學不用花錢了,在學校住宿還要補助生活費。

第三個進展和變化,基本實現了辦學條件的配備要求。我們對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有一個底線的要求,這些條件的配備現在基本上已經實現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數據,我跟大家通報一下:一是關於校舍建設。2013年到2019年,貧困地區新建改擴建的校捨得面積大約是2.21億平方米,我們全國有30.96萬所小學,這個數字裏還包括教學點,這30.96萬所小學教學點辦學條件基本上達到了規定的要求。二是班額。前些年大班額、超大班額比較嚴重,到目前56人以上的大班額已經降至3.98%,還有超過66人的就是超大班額了,超大班額基本上消除,控制在66人以內。三是教師的問題、師資配備的問題。這幾年“特崗計劃”招聘的教師大約是95萬,這95萬老師覆蓋到全國大約1000個縣,覆蓋的學校大約是3萬所。這就是這幾年經過各方面的努力,教育脫貧攻堅、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發生的主要變化。

各位媒體朋友,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可以講取得了很大的變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所以目前我們正在做兩件事,就是這個工作沒有完成,還是在進行當中,現在目前正在做兩件事。一件事是做交卷之前查驗工作,就是看看我們剛才講到的這些數據、任務是不是非常紮實,能不能鞏固得住,能不能延續下去。另一件事是重點地區正在做最後的終點衝刺,有很多重點地區,特別是52個國貧縣,我們在進行幫扶、督促、指導,讓他們如期完成目標。我剛從四川涼山回來,是非常貧困的地區。我們有信心如期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我就介紹這麼多情況,後面非常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壽小麗:

謝謝鄭富芝部長。下面我們進入答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記者開始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

國家提出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目標,請問教育部在學生資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鄭富芝:

我覺得您提的這個問題非常的關鍵。我們的目標是要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義務教育有保障首先要確保孩子們有學上,但是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還要保證他能夠上得起。因為這是實現有保障的前提,所以有條件了,但是不上學,那義務教育有保障就是一句空話了。學生資助的問題,既是實現有保障的前提,也是重要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各地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和探索,主要抓了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體系上做文章,就是健全學生的資助體系。這幾年主要從兩個方面下力氣:第一,解決全覆蓋的問題。所有的學段、所有的學校、所有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要實現全覆蓋。第二,擴展資助範圍。剛才講,我們長期以來實行的是“兩免一補”,“一補”原來是指住校生實行生活補助,後來發現有一部分家庭貧困的孩子,儘管不住校,但是他中午也要在學校吃飯,這個問題怎麼辦?後來把“一補”的範圍擴大到只要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等四類群體,不管是住校還是不住校,總是要吃飯的,也納入到補助的範圍。

二是,實施精準資助。因為剛才講,從政策上來説,已經實現全覆蓋了,現在關鍵是提高精準化水平,提高精準度。精準度的核心是什麼呢?就是一定要確保該資助的學生一個都不能漏,可能有些地方也有虛報的問題,我覺得我們更多的是關注千萬不能漏了,該資助的一定要資助,否則他上不起學。怎麼解決精準的問題呢?這幾年重點加強了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解決認定依據的問題,要明確認定的依據,什麼樣的學生可以享受資助?什麼樣的學生是不能享受的?必須要搞清楚,根據中央的要求,這個政策要有區別的。這樣的話,很重要的依據就是根據每個學生家庭經濟的狀況,是不是該資助了?貧困的問題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所以我們提出來,可能過去不是貧困戶,但是現在因災致貧或者因病致貧是會經常發生的。因此,一定要高度關注這些動態的因病和因災致貧的家庭,要動態調整資助對象,關注這樣一些群體,保證及時的進行資助。第二,細化工作程序。程序非常重要,我們專門有一套申請資助、認定資助的程序,非常精細、非常嚴密,這裡很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讓家庭貧困的孩子和家長知道,我怎麼去申請和知道國家資助的政策,資助申請的流程,把這些政策必須要搞的清清楚楚,把環節設計得非常清楚。這樣一個方面,解決信息對稱問題,要知曉政策和流程,還有就是把這件事情做得公開、公正、公平。比如四川涼山有很多地方做得非常好,在每戶貧困戶家裏的墻上專門挂了幾個卡,其中一個卡叫教育保障明白卡,卡上説像這樣的家庭,孩子要上學,可以享受什麼樣的政策、可以享受什麼樣的項目,家長們清清楚楚,這是解決一個工作流程的問題。第三,建立一個比對機制。實現精準,數據很多,家庭貧困的數據很多,我們管理的部門也很多,經常就會發現一個部門一個數據,幾個數據碰不上,最後到底是多少?因此,我們聯合公安、民政、扶貧等部門,把家庭貧困的信息進行比對,進行一個綜合研判,這樣既可以防止漏報,也防止虛報,進而實現精準化,應助盡助。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想請問鄭部長,剛才您介紹了很多關於控輟保學方面取得的成績,各地對輟學學生有哪些具體的措施進行勸返?謝謝。

鄭富芝: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那首先得有學生,首先把輟學學生、失學學生勸回來,再保障他們能讀好書。這是整個保障的一個前提。但是,這件事實事求是地講,勸返工作既複雜也非常的艱巨。我們在勸返過程中,他必須要帶著一種責任感,帶著感情去做這件事,才能真正的把它做好。所以,控輟保學不是現在在教育脫貧攻堅時期提出的,很早就提出來了要控輟保學。但是,效果不如現在這幾年的力度大,不如現在的效果好。各地在控輟保學方面非常盡心盡責,做了很多探索,也有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

我們歸納總結了一下,可能最重要是兩條:

第一,分類施策。剛才講,學生輟學的原因很多,不大一樣,可能目前來看大致有這麼幾類情況。一類是外出打工去了,就是輟學的去向。第二類是有很多女學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早婚早育,就是已經結婚生孩子了。第三類是信教入寺,就是在寺廟裏了。第四類是因為學習困難而厭學,在家裏待著。最後一種情況就是因身體原因,主要是殘疾孩子,不大方便去學校,可能就輟學。大致是這麼幾類的情況。每一類的情況性質不一樣,所以各地就採取不同的方式,對症下藥,根據每一類去向,採取了不同方式。比如這裡面有一類是外出打工,那這個問題到底怎麼解決?首先就是“勸”,搞聯動機制,因為這個孩子從家鄉到外地去,到了企業、到了公司,在學校是教育部門管,出了學校到了外地、到了企業是人社等部門管,我們要知道孩子去哪個工廠了,要把這個孩子勸回來,工廠放還是不放,所以搞了幾個部門跨區域、跨部門的聯動機制,大家一起來做勸返工作。還有一點就是“堵”,因為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輟學的學生,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如果外出打工是童工,按照國家法律規定,是不允許使用童工的。因此,我們和有關部門聯合,一定要禁止使用童工,要從源頭上堵住。分類施策,就是勸和堵相結合。

第二,多措並舉。剛才講了每個學生輟學的原因不一樣,類型不一樣,家庭的狀況也不大一樣。因此,我們就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綜合施策,可能用感情的、行政的、經濟的,甚至是法律的手段進行勸返。在這個過程中,各地創造了一些非常好的經驗和做法,我想給大家舉兩個比較經典的案例。一是青海的案例。我們去年在青海召開全國控輟保學現場會,推廣了青海的經驗和做法。在青海期間,大家講了一個經典的案例,説青海省有一個學生輟學了,之後這個孩子到哪了?打聽到了山東的青島,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派了兩位同志趕到青島勸這個孩子,去了之後,明天就返回青海。結果第二天去領的時候,這個孩子不在青島了,多方打聽聯絡,去廣東了。這兩個同志怎麼辦?説我們買票繼續追,買票就追到廣東,到了廣東,繼續找,到底在廣東哪個地方,終於找到在廣東一個飯店打工。這兩個同志又找到這個孩子,就苦口婆心的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後這個孩子可能也被感動了,説“好,我就跟著你們回去”,回到青海已經上學了。我聽了這件事情之後,非常的感動,這就是我們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學校的一種責任感、一種關愛之情。我剛才講,原因很複雜,所以我們要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去做。第二個經典案例,國家義務教育法規定,家長或者監護人有義務、有責任送孩子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但是,有的家長不怎麼願意送孩子去上學,當地的政府、教育部門、學校三番五次去做工作、勸返,還是不同意,最後怎麼辦?就嚴格執法,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政府把家長告上法庭。前一個時期宣傳過,地方出現了官告民的現象,從方方面面反映來看,社會效果很好,它維護了法律的嚴肅性,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維護了孩子們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權利,效果非常好。我就回答這麼多。謝謝。

新華社記者:

剛才鄭部長介紹了各地在控輟保學方面的經驗做法,我們都知道,控輟保學的確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一項難題,也是一個經常性、長期性的工作,請問下一步怎麼健全長效機制,鞏固義務教育有保障的成果?謝謝。

鄭富芝:

你剛才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一個長遠的問題,我們現在在控輟保學方面應該説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一定要非常清醒的意識到,這是一個階段性的、特殊時期産生的一個結果和效果,將來能不能鞏固下去,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因此,我們在很早就開始謀劃,勸回來以後,怎麼長期的保持下去,玉剛司長專門負責這方面的工作,請他詳細回答一下。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 呂玉剛:

非常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的確,這是社會上普遍關心的關鍵問題。剛才,鄭部長已經簡要的介紹了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説句實話,這些成績來之不易,凝聚著各級黨委、政府、教育系統、全社會包括家庭的共同努力。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這是在一個特殊時期、特殊背景下實現的,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標誌就是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個重大政治任務來推動的、落實的。所以,雖然成果來之不易,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地區我們基礎還是比較脆弱的,需要進行鞏固和提高。

同時這項工作也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就像剛才記者講的,非常難,也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一個難題,容易反復、容易反彈,也迫切的需要建立和完善長效工作機制。所以,我們在前一段的工作當中,一個方面在聚精會神下大力氣抓好控輟保學、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工作,同時也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的研究完善怎麼鞏固好來之不易的成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今年6月份,教育部會同中央10個部門,研究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建立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文件,這個文件是10個部門發的,這本身就説明這個工作具有廣泛性、具有複雜性、具有艱巨性,需要各個部門共同努力,來把個工作做好、鞏固好。

圖為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徐想 攝)

這個文件的相關政策舉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聚焦重點地區。突出抓好“三區三州”、52個未摘帽貧困縣鞏固提高工作,要持續加大政策、資金、項目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這些地區對義務教育的保障水平和教育質量,使學生們真正能夠進得來、學得好、留得住。

二是突出關鍵人群。剛才富芝同志講的五類人群,有學習困難的,外出打工的,早婚早育的,信教入寺的,還有身體殘疾的兒童,這是造成輟學的主要原因。通過一年多來我們推動控輟保學工作以及各地勸返的情況來看,家庭經濟困難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五個方面是比較突出的原因。所以,要聚焦這些重點人群來抓好控輟保學工作,保證這些孩子能夠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我們就會有很好的工作基礎。

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學校要建立精準分析學情的制度,要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扶制度,使他們能夠學得好、跟得上。對外出打工的學生,要建立相關部門的跨區域的、聯動的勸返機制,剛才富芝同志也講了生動的例子。對早婚早育的,我們要宣傳婚姻法,要依法來治理未成年人的非法的婚姻,加大治理力度。對信教入寺的,要嚴格依法禁止利用宗教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實施。對於殘疾的兒童,就要通過多種途徑,根據殘疾的程度,通過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安置以及送教上門多種途徑,解決孩子教育的問題,要因人施策,解決有保障的問題。

三是健全五項機制。第一項是聯保聯控責任機制,健全政府、部門、學校、家庭共同參與、共同負責的聯保聯控的機制。第二項是定期專項行動機制,特別是抓住每個學期開學前後的關鍵時期,做好摸排、復核、勸返等等工作,使輟學不反彈、不新增,不出現新的輟學問題。第三項是應助盡助的救助工作。按照國家規定和有關標準,把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納入社會救助和教育資助的保障範圍,該民政部門的救助就去救助,該教育部門資助的做好資助工作。第四項是依法控輟的治理機制。剛才富芝同志也講了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控輟保學勸返工作中的一些難點問題,這既是我們迫不得已的辦法,也是非常有效的辦法,進一步完善控輟保學的治理工作舉措。最後一個機制,提高辦學水平的保障機制,持續加大對貧困地區的保障水平,傾斜支持力度,特別是要加快解決大班額、大通鋪的問題,建設好鄉村的溫馨校園,使鄉村學校能夠留得住學生,能夠教育好學生,進一步保障教育水平,真正使學生進得來、穩得住、學得好,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路透社記者:

據報道,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要求當地蒙古語授課的學校開始使用國家統編教材之後,很多地方出現了抗議,請問教育部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鄭富芝:

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這是中國法律的一項規定,就是説推廣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這是法律的規定。另外一個方面,讓所有的中國人學會、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有非常大的好處,可以便於大家更好交流,讓孩子們能夠“走出去”求學深造,可以讓這些學生畢業之後到外地特別到發達的城市工作。語言通了,可以助力他們過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因此,首先這是一個法律的規定。另外,就是學會學好普通話對所有人是有好處的。

這件事在內蒙古推行的時候,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既要推行推廣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同時也要尊重少數民族學習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語言。實際上我們的法律和政策非常的清楚,互相並不排斥,都要學好。現在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認為是暫時的,我們相信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會處理好這件事,同時我們也相信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一定會理解這個道理。我就回答這麼多。謝謝。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減貧和發展高層論壇上首次提出了“五個一批”的脫貧措施,其中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是重要的內容之一,我們想問一下教育部在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謝謝。

鄭富芝:

我們在教育脫貧攻堅方面主要是兩大任務:第一大任務就是義務教育有保障。第二大任務,就是通過發展教育脫貧一批,這是比較寬口徑的工作,在部裏由發展規劃司牽頭,因此想請劉昌亞司長作一個詳細的回答。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 劉昌亞:

首先感謝這個提問,這個問題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個一批”當中明確提出了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我們也是在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過程中,在推進教育脫貧攻堅過程當中,不斷地理解和深化對總書記這個指示的認識。

我們開始覺得發展教育脫貧一批,主要是培養人才。剛才,鄭部長和玉剛司長都介紹了控輟保學,主要是義務教育有保障。發展教育脫貧一批不僅限于義務教育,所以我們在保障義務教育前提下,儘量地讓建檔立卡的學生、讓貧困地區的孩子能夠接受更高水平、更良好的教育。

圖為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徐想 攝)

在職業教育領域,從整個職業教育發展來看,東部相對發達一些,西部相對欠發達一些。所以,我們實施了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計劃,讓東部的職業教育集團來幫扶西部,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幫助建立實用的專業,現在大約有六七百個,同時在西部共同設立實訓基地,包括東部地區選派專業技術人員支援西部,共同在實訓基地培養學生。二是要讓欠發達地區或者貧困地區的學生能夠到東部地區去接受優質職業教育,這是有來有往互動的方式,他們到東部地區接受職業教育以後,一個是職業教育條件、水平比較好,質量高,同時希望他們在東部接受完職業教育以後能夠在當地就業。因為東部地區相對産業比較發達,這樣就可以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同時,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提倡貧困地區自己發展好職業教育,所以,有些地區也做了一些嘗試,包括四川、西藏,九年義務教育完成以後,去參加中等職業教育學習,在職業學校學到一定技能之後,由政府或者企業來幫助他們就業。同時職業教育還有剛才玉剛司長講到的,我們在教育每一個階段都很關注殘疾人,職業教育裏面也是非常關注貧困家庭的殘疾學生。所以,目前在職業學校裏殘疾學生有多少呢?大約有1.6萬餘人。這些學生接受職業教育,能夠學到一門技能,對於就業和生活自理、活出人的尊嚴都十分有幫助。

由於我們國家地域大,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貧困地區基本上是老少邊地區,這個邊在更大的程度上體現在農牧民,由於地廣人稀、地域偏遠,很多青壯年農牧民國家通用語言的水平不高,他們很難走出這個地區去就業、獲取生活的資料。在這種情況下,推廣普通話教育,便於他們走出大山、走出邊遠的地方、走出農牧區。當然,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也是每一個中國公民應盡的義務,也是必須履行的職責。所以,從這幾個方面,在職業教育上我們讓他們能夠一步步的往上走。

另外,我們在高等教育裏面也有很多工作,簡單説一下,高等教育採取了很多辦法,舉個例子,我們專門實施了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專項計劃,現在每年招生10萬人,因為招生具有公平性,不可能直接對著哪一個單獨群體。但是,高職畢業生在升入本科的專升本計劃中,專門要求各地要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凡是高職畢業的,要安排適量的專門計劃來對他們進行招生,進入到本科層次進行培養。就是説,我們在想各種各樣的辦法,讓這些孩子能夠打通人生成長的通道,能夠接受到高等教育,那麼他們人生發展就會更豐富。

我們也是在工作的實踐中不斷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我們以前理解是在培養人,在十八大以來,我們大致有近450萬建檔立卡學生在高等學校讀書或者已經畢業。在工作過程中,我們覺得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指示我們理解得越來越深刻,高等學校不僅是培養人,我們現在75所部屬高校全部進入到扶貧領域裏來。現在通過科技也好、産業也好、教育也好,包括健康,都在從事扶貧工作。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清華大學通過“遠程+現場培訓”的方式,在全國設立1000多個教學點,其中有500多個設在貧困縣,通過遠程培訓,培養了240萬人。四川大學開展健康扶貧,在貧困地區篩查了25000名先心病兒童,其中為1200多名先心病兒童免費做了手術,當然這需要籌集社會資金,大學裏財政撥款,不可能有這麼多錢。電子科技大學專門開發了教育系統消費扶貧平臺“e幫扶”,這個“e”主要體現在教育上,這個電商平臺總共為貧困地區上線了1100種以上的農産品,目前銷售收入大約是2700多萬元。我們覺得高等教育在本身的服務和辦學發展當中也在為國家的脫貧攻堅做貢獻。75所部屬高校經過這幾年面向貧困地區,累計投入和引進幫扶資金、購買和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産品,總共貢獻了40億元的收入。當然,另外還有三十萬人的幹部和技術人員培訓。

另外,為了進一步深入推進發展教育脫貧一批,我們最近又成立了農林、消費、非遺(文創)等八個高校“扶貧聯盟”,教育部部屬高校形成組團式的幫扶機制,因為一個高校不可能每個學科都有,也不可能所有都擅長,所以組成八個扶貧聯盟,進一步推進高校扶貧工作。我就説這麼多,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

本月初,國辦督查室通報了貴州省大方縣拖欠教師工資,挪用教育專項經費的事件,如何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如何保障尤其貧困地區教師的工資待遇,保障教師工資按時發放,教育經費不被挪用。謝謝。

鄭富芝:

這個問題現在社會各界特別是媒體高度的關注,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需要認認真真的、好好的抓一下。

在義務教育階段,保證教師的工資不低於甚至高於公務員的工資,這是教育法規定的,這是法定的要求。那麼,對於保障教師待遇的問題,中央、國務院領導高度關心、高度重視,指示有關部門在三年之內必須解決落實到位,所謂三年就是2018年、2019年、2020年,就是説在2020年底之前必須把法定要求、中央的精神落實到位。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到將近上千萬的教師隊伍。大方縣的情況,大家在媒體上已經看到了,有的地方現在保教師工資不大平衡,有的地方保得很好,有的地方特別是一些省市和縣差距還是比較大的。這件事怎麼把它真正落實到位?剛才,記者也講了,不僅現在要落實到位,更關鍵的是長遠也要落實到位,因此這個機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現在先講今年要落實到位的事,根據中央領導的要求,要加大督辦的力度,我們今年年初根據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同志的要求,已經讓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在制定年度計劃的時候,把督促落實教師工資作為第一號任務、第一號重點工作開始督辦。所以,前後發了兩次文件,開了三次調度會,最近又分了幾個組在薄弱地方、差距比較大的省份現場進行督查,確保這件工作最後能夠落實到位。

從長遠來看,關鍵是投入保障機制的問題。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必須要把長遠保證教師工資落實到位的財政制度和機制建立起來,這是最重要的。一是把所有的教師工資要納入到預算,按預算進行執行。二是在做預算的時候,一定要保證教師和公務員是同等待遇,換句話説,因為我們這次主要督查是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拖欠教師工資的問題,這必須要補回來。第二個是基本工資並沒有欠,欠的是什麼呢?是獎金這一塊,就是公務員有,老師沒有。因此,要解決一視同仁的問題,這樣的話,在做預算的時候,公務員發多少,老師也發多少,嚴格按照法律要求,不低於,要相當。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項制度,在預算上做文章,把預算做好,必須要監督預算的執行情況,後續可能要加大公示、曝光、監督檢查力度,有的制度、有的規定能不能落實到位,後續必須有一套強有力的監督和保障的機制、落實的機制,這樣的話,才能夠不是因時因人因地而異,而是要長久的、持續的堅持下去。

經濟日報記者:

我們看到義務教育有保障,離不開軟硬體、師資條件的保障,請教育部介紹一下近期我們在這方面作了哪些主要工作?謝謝。

鄭富芝:

你剛才講的條件保障當中,可能非常重要的就是在軟體方面,因為硬體方面有差距,差距不是很大,比如校舍、教學儀器設備,在一些地方還有一些缺口,但不是很大。現在要有保障,特別是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關鍵是老師。因此,我們過去是這樣的,將來更是這樣的,把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重點一定要聚焦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上。這幾年在教育脫貧攻堅方面,貧困地區主要是解決教師不足的問題,整體素質相對不高的問題。解決不足的問題,主要是通過三種途徑。一是實行定向培養,讓高校特別是師範院校定向為貧困地區培養老師,畢業之後,回到農村的學校任教。這裡面還發現定向培養既有一個總量問題,同時還有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就是農村的學校可能分主副科,我們要求是不分主科和副科的,我們認為所有開的課程都是一樣的,同等重要的,全科育人。一般來説,可能有的學校比較重視數理化,語數外也重視,音體美可能就不受重視了,我們在定向培養的時候,一個方面解決總量的問題,另外一個方面還要解決培養一些綜合性的老師,就是承擔多學科教學的老師,因為農村有時候學校規模很小,老師的量也很小,就那麼幾個老師,一個學科配一個老師的話,可能沒有那麼多編制,這樣的話,逼著我們老師最好是一專多能,能夠同時教幾個學科,這樣最好,解決一個結構短缺的問題。

二是實施“特崗計劃”,實施了好多年,就是特殊崗位計劃,國家負責招聘、負責花錢,把這些老師招聘好之後,送到農村地區的學校任教。這幾年招聘力度比較大,短短的幾年時間,已經招聘了教師95萬,將近百萬老師,這些老師去哪兒了?基本上覆蓋了西部地區,覆蓋了中西部地區的縣,我們統計了一下,大約是1000多個縣,覆蓋的農村學校是多少呢?3萬所。

三是公費師範生的培養。前些年我們專門推行了公費師範生培養計劃,讀師範不需要交學費,國家拿錢,所以叫公費師範生。公費師範生的培養,每年大約有畢業生4.5萬人到農村學校任教,這是我們在培養方面的工作。剛才講了提高素質,一方面是重培養,可能還要重培訓,就是在職的老師怎麼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在培育方面,國家包括地方實施了很多的大的工程,比如國家專門有教師國培計劃,就是國家培訓教師的計劃,每年中央財政拿出大約20億元,專款進行了中小學教師的培訓。還有各地創造了很多好的做法,比如名校長工作室、名師帶徒弟等。總的來説,我們從兩方面入手,一個是在培養方面,在源頭上提高他們的素質。第二個是在工作之後,在培訓上加大力度,因為教師這個職業的知識是需要更新的,永遠是需要學習和進修的,因此不是説一次具備了,以後就永遠具備了,不是這樣的,因為現在的知識更新是非常、非常快的,我們的老師必須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常學常新,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適應教改的需要。謝謝。

劉昌亞:

我來補充兩句。大家認為師資非常重要,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師,包括教學質量能夠迅速的提高,教育部專門採取了組團式的教師援青、援藏和援疆,現在還增加一個部分,就是組團式的援助涼山,因為涼山也是“三區三州”,是三州之一,所以基礎教育比較薄弱,現在都採取的是組團式的。因為,它都有對口支援的省份,所以採取的都是教師組團式進藏、進疆和進青,效果非常明顯。

鄭富芝:

這一點確實還要特別提出來,要感謝全國各個地方對西部地區的大力支持,我到了青海、甘肅,包括這次到四川涼山,有很多老師一看不像當地的,問是哪的?是廣東佛山的,湖南嶽陽的,還有河南鄭州的,幹什麼呢?來支教的,都派了非常有名的校長和老師。我也想了解效果怎麼樣,就問當地的老師和學校,問他們來了怎麼樣,他們説來了非常管用,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這幾年在他們的幫扶下,我們教育質量明顯地得到了提升。因此,我覺得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離不開當地政府和部門方方面面的努力,但是也離不開全國各個地方的大力支持,我們從教育脫貧攻堅來看,確實體現出我們國家的制度優勢。謝謝。

央視新媒體記者:

今年是收官交賬之年,我們如何保障控輟保學工作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防止數字脫貧和虛假脫貧?謝謝。

鄭富芝:

你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現在受方方面面的影響,在脫貧攻堅當中,包括教育脫貧攻堅當中,控輟保學當中,可能有的數字看上去很好,跨度很大,進步很快,但是如果真實的,那當然是最好的,現在就是防止報上來的看上去很好,實際不是這樣的。這必須要有一個清醒地認識。因此,在教育脫貧攻堅的初期,我們開始打預防針,要防止這個事。報上來的數據,像我剛才公佈的數據是不是那樣的?60萬是不是降到2419了?20萬建檔立卡的是不是已經全部勸回了?這個數據必須要真實,我們經常和地方同志講,這既是一個工作作風,也是一個政治態度。做到就做到了,沒有做到,我們繼續努力,千萬不能有虛假的東西,不能有水分。我們在部裏司局有分工,主要是基礎司在管,讓玉剛司長詳細作一個解答。

呂玉剛:

能不能做到真實的控輟、精準的控輟,這確實是擺在我們工作面前的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因為義務教育點多、線長、面廣、量大,遍佈各個地方,特別是一些困難地區,輟學的原因又非常複雜,這個工作確實又非常艱巨,管理層級又比較多,容易出現一些瞞報、漏報的情況。所以,這個工作過程中,我們一直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因為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這項工作是黨中央部署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核心的、關鍵的任務之一,同時也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大民生工程,從一開始,自始至終就強調要以嚴肅、認真、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扎紮實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絕不能出現數字控輟、虛假控輟的問題。

做到這一點,我們也建立了幾項制度,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建立了臺賬銷號制度。剛才鄭部長在介紹的時候也講到,我們有一個控輟保學工作的臺賬,這個臺賬記錄了每一名輟學學生的具體信息,包括姓名、性別、身份證號,他是哪的,原來在哪個學校的,這些具體的信息都有。在工作過程中,根據勸返複學的情況,實時地、動態地更新臺賬,實行銷號管理,勸返一個銷號一個,臺賬及時地、實時地進行更新,進行動態管理。這是第一項制度。

第二項制度,有一個月報復核制度。我們要求每個省份每個月的15號把控輟保學的情況上報教育部。上報是建立在各地教育部門對當地的控輟保學工作的情況,及時核實、檢查、掌握具體情況的基礎之上,上報工作的情況。上報的時候,我們要求“三統一”,就是上報的情況要與學籍信息系統相統一,要與扶貧部門掌握的輟學情況相統一,就是幾方的口徑、情況要做到一致,不能一個部門一個數字,必須要準確、要一致,保持工作的嚴謹性、協調性,也就是實現閉環管理,不能有漏洞。同時,要求上報的時候,各省教育廳的主要負責同志簽字把關,要負起這個政治責任,體現這個工作的嚴肅性,要把好這個關。

第三項制度是抽查復驗制度,特別是針對一些數據變化非常快、幅度比較大的地區,及時派出有關專家、幹部,包括記者參加調研復核工作組,入校、入戶查驗具體情況,防止有瞞報、漏報、有水分的問題。

因為現在到了最關鍵的時期,我們結合秋季開學工作專門發出一個通知,要求各省對勸返複學情況、控輟保學的情況,進行全面復核,就是針對過去臺賬和現在勸返情況,作出全面的復核驗收,要堅決擠出水分,做到真實可信,經得起歷史的檢查、經得起脫貧攻堅的驗收檢查。剛才富芝同志介紹情況的時候也講到,現在到了最後的關頭,這是我們當前做的重點工作。各個地方的黨委、政府也高度重視做好控輟保學的嚴謹性、真實性工作,針對一些瞞報、虛報、漏報的情況,加大問責查處的力度,確保這個工作真實可靠,真正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我就彙報這些。

壽小麗:

時間關係最後兩個問題。

上遊新聞記者:

教育部陳部長三年前在全國兩會上提出教育脫貧攻堅要解決輟學和讀書無用論的問題,剛才鄭部長介紹了一些輟學和失學的問題,我想您怎麼針對讀書無用論的問題解讀一下。謝謝。

鄭富芝:

關於讀書無用論的觀點很早就有。前些年有一段時期還是非常嚴重的,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的發展,特別在貧困地區進行脫貧攻堅,現在這樣看法的人相對來説比過去要少。但是,這樣一種想法和看法還是有,還是存在的,這件事情我們要非常理性的、客觀的看待它,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想法和這樣的觀點?我覺得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還有就是受教育水平的影響,我們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如果送孩子讀書,畢業之後既不能繼續升學深造,又不能很好的就業、找到好的工作,是不是會産生一個念頭,那讀書幹什麼呢?有什麼用呢?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客觀、非常現實的問題。因此,要解決讀書無用論的問題,要從幾個方面綜合施策:

首先,要大力發展經濟,有更多的就業崗位,讓學生學習之後、畢業之後,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並且學了之後,學歷程度越高,學問越大,還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更理想的工作。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基礎。第二就是發展教育,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現在重點是放在九年義務教育,這是整個教育階段最重要的基礎,先把這九年基礎打好了,然後要向上延伸,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並且還要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學率。使學生義務教育畢業以後,能夠繼續升學,要麼上普通高中,要麼上職業學校。高中階段畢業以後,還有很大的機會和可能,繼續深造上大學、讀研究生,讓他們感覺到,學了之後是有用的,對升學深造有好處的,對就業找到一份工作,特別是剛才講到的,從大山裏、從貧困邊遠地區走出來是有好處的。我覺得,通過經濟的發展和教育的發展,去牽引和帶動、去扭轉這樣的觀念,可能是比較現實的。儘管這樣的觀念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一定要找到癥結,不怨老百姓,我們的努力方向是在發展經濟、發展教育上,讓老百姓感覺到要過上幸福的生活、美好的生活,知識越多越好,讀書越多越好。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我們注意到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不僅要解決“勸得回”的問題,還要解決“留得住”的問題。剛才鄭部長介紹提到學生輟學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種就是並不是因為家庭問題,而是由於學習困難厭學,這種情況是不是很普遍,能否請您展開談談如何保障勸返回來的學生不再輟學?謝謝。

鄭富芝:

這又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剛才講輟學的問題不是現在就有,很長時間都有,但是每一個歷史階段原因不大一樣。過去輟學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就是上不起,特別是在邊遠貧困地區,可能一家子女比較多,都要繳費上學,負擔很重,確實上不起,因此上不起就不上了。現在的情況和過去有很大的變化,因為剛才講了,現在我們從幼兒園到研究生,整個的國家資助體系是非常健全的,從政策角度來説是實現全覆蓋,確保每一個孩子不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現在還有失學的學生是什麼原因呢?原因很多很複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厭學,學習跟不上,長時間跟不上,就不願意學了,因為聽不懂,沒有收穫。因此,這是下一步控輟保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我們必須要研判清楚,知道下一步保學的著力點在哪。

這幾年在脫貧攻堅期間,很多地區探索了非常好的經驗和做法,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原因採取了很多辦法。特別對勸返回來學習困難的採取了很多辦法,總結各地的做法,可能最重要是兩條:一是做好科學安置,什麼叫科學安置?就是因人而異,每一個勸返回來的輟學學生情況不大一樣,輟學的年限也不一樣,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學習的基礎也不大一樣,因此,必須要進行科學的研判,剛才玉剛司長講的,要做學情的分析,每個孩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情況,一個人一案進行合理的安置。我們總結,各個地方把勸返回來大致分為三種情況,根據這三種不同的情況做了三種安置。第一種情況,就是輟學時間比較短,基礎還比較好,這樣回來之後就插班就學,插班就學就是和沒有輟學的學生融在一起繼續學習,因為基礎比較好。第二類就是輟學時間比較長,並且學習的基礎相對比較弱,這些學生如果插班進去以後跟不上進度,就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就單獨編班,把同樣情況的、同樣基礎的孩子放在一起單獨編班,先補最基礎的知識,補上之後能夠跟上了,然後再去插班到和其他學生在一起學習。第三種情況就是搞普職融合教育。勸回來以後,有一部分學生年齡較大,儘管他沒有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但從年齡上看已經超出九年義務教育正常的年齡段,有16歲、17歲應該上高中,但是沒有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還要“回爐”繼續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但是畢竟孩子們年齡大了,就業的意願也很強,好多從打工現場勸回來的,他可能已經工作好幾年了,收入也挺好,就業的意願挺強。對這類學生怎麼辦?我們很多地方搞普職融合,就是一方面讓他學必要的文化課,在義務教育階段每一個公民必須要接受教育,這裡有一些必學的教學知識和內容,一方面學習文化基礎課。另一方面學職業技術教育課,通過這個課讓孩子們在學文化課的同時有一技之長,將來為畢業以後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所以,現在基本上是科學安置、因人而異。

第二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就是做好關愛幫扶。關愛幫扶這件事非常重要,因為勸返回來的學生跟在校的學生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在心理方面、在行為習慣方面不大一樣。針對這部分孩子心理、生活習慣的特點,關愛幫扶工作一定要跟得上去,不簡簡單單是勸返回來上課學知識的問題。各地我們也總結梳理了一下,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加強心理關愛。首先要勸回來過心理這一關,與很多西部地區和勸回來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在一起座談,去問他們,包括老師也給介紹,説你16、17歲了,和十幾歲的弟弟妹妹們在一起學,他們還有一點不大好意思,心理上還有一些問題,特別是一些家庭比較貧困的,進來之後自尊心方面的問題。所以,回來以後各地先過心理關,讓孩子們放下包袱,心理上不要有任何的障礙。接受義務教育是你的權利,你有這個權利,過去沒有接受完,現在回來接受義務教育,是我的權利和責任,沒有不好意思的問題,這是心理關愛的問題。另外,加強學習的輔導。一部分學習跟不上,一測試成績就排在後面,長期下去對孩子的打擊傷害很大,因此,很多學校專門抽調老師,一對一的利用業餘時間、課餘時間和節假日進行個別輔導,讓他們儘快在學業方面跟上來。

這裡面很多地方做得很好,當然我們也在這些方面有一些差距,最近一個時期,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關愛和幫扶的問題,涉及到一些重大的教育理念、教育觀念的問題。我們長期以來,在一些地區、在一些學校,還有個別的老師,可能更多關注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前20%的學生。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更多關注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後20%的學生,這涉及到一個重大的教育理念問題。因此,我們的教育,我們的學校、老師,對所有的孩子都要關愛,特別是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尤其是這次脫貧攻堅勸返回來的這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倍加關愛,一定要加強學習的輔導,這既是一個重大教育觀念、理念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否則的話,學上兩天,弄不好會繼續輟學。剛才有記者問,怎麼建立一個長效機制?這就是建立的一個長效機制。

通過這種學習的輔導、幫扶,讓他增強自信心、增強學習的動力,讓他們一直能夠堅持下去,直到最後完成學業。我就回答這麼多,謝謝。

壽小麗:

“家貧子讀書”,在中國脫貧攻堅戰中,教育扶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扶貧的根本之策。謝謝富芝部長的介紹,謝謝各位發佈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們。今天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就到這裡,大家再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