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公民參與+行業自律——我國網絡空間日益清朗

2020-12-23 20:4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題:公民參與+行業自律——我國網絡空間日益清朗

新華社記者 余俊傑、胡林果、周文衝

今年以來,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先後開展網絡惡意營銷賬號集中整治、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及網絡環境治理、遏阻“祖安文化”傳播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生態突出問題,採取針對性整治措施,取得較好成效。

在多項互聯網治理新規和整治行動落地開展之際,行業企業也普遍通過創新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加強自律,加上各類機構、各地群眾的廣泛參與、攜手共治,我國網絡空間正變得日益清朗。

“吃大蒜能否抗癌”“痛風能否吃香菇”……如今許多人習慣了上網搜答案,然而一些平臺由於疏于管理,導致偽科學、灰黑産盛行,“議題”設置不當、“知識”良莠不齊等問題頻出。

此外,一些網絡“大V”積累一定人氣後將平台資源轉化到個人“私域流量”中,例如組建粉絲群帶貨、推介理財産品,引發欺詐、內容違法的風險較高。

針對“知識社區問答”行業突出問題,9月底以來,國家網信辦指導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4省市網信辦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集中專項整治,督促20家重點平臺開展自查自糾。截至11月,累計清理各類違法違規信息38.4萬餘條,處置違法違規賬號8400余個。

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副主任何淩南表示,今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明確了互聯網平臺監管責任,對於一些難以辨別真偽的知識類回答,平臺也要盡提示義務。

據記者梳理,多家互聯網平臺已積極行動,加強平臺自律和內容監管。例如,微信聯合多家機構設立辟謠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在朋友圈、公眾號傳播的網絡謠言第一時間分析、辟謠並提示用戶。

直播低俗表演、“誘導打賞”、封禁主播借殼復出……網絡直播平臺管理存在哪些痛點?平臺又如何加強自律?

6月,國家網信辦等8部門啟動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分批次對出現利用色情低俗內容誘導打賞、傳播低俗庸俗內容等現象的平臺做出行政處罰。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部分平臺已通過建立信用評價體系、AI技術審核、智慧識別未成年人、優化青少年模式,以及算法干預內容導向等措施加強治理。

據業內專家介紹,主播管理方面,各平臺紛紛建立了信用管理體系和嚴格的評分機制,讓主播行為直接與本人信用分關聯,並與主播公會信譽值挂鉤,一旦主播出現違規內容,公會也會被連帶影響信譽值。

此外,為進一步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積極弘揚主旋律,今年11月,由廣東省互聯網業聯合會指導,網易、YY、UC、虎牙等30多家平臺還共同發佈《網絡音視頻平臺自律公約倡議書》,從價值引領、誠實守信經營等方面互相借鑒經驗,加強行業自律。

為給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國家網信辦今年開展了多個專項行動:7月啟動為期兩個月的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11月5日開展為期45天的專項整治,劍指部分App提供違法違規服務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亂象;同一日,部署整治網絡“有償刪帖”“軟色情”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打擊污染社會風氣、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軟色情”內容……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未成年人網民數量與佔比持續上升,對網絡內容監督管理、家庭上網教育、互聯網企業針對性保護機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需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參與。

在北京,一線執法人員為30余所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講授“護苗”公開課,剖析了數個涉未成年人違規網絡文化産品典型案例,宣講有關法律政策,普及青少年網絡安全知識。

在福建廈門,當地網信部門聯合教育局主辦了青少年網絡文明素養大賽。為期6個月的活動,全市共有400多所中小學校、151193人參與。

據悉,活動還包括“全市中小學生文明上網”演講比賽、“全市青少年守護清朗網絡空間”創意繪畫線上活動,圍繞“科技雙刃劍”“網絡道德”“鍵盤俠”等網民熱議話題,引導中小學生拒絕網絡暴力、健康文明上網,幫助廣大中小學生正確處理網絡與學習、網絡與交友的關係,進一步提高了中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網絡安全意識,為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