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五年來國務院部門辦理建議提案水平不斷提高

2023-03-01 08:15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2月28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22年國務院部門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工作有關情況。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言人邢慧娜介紹,2022年國務院部門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721件,政協委員提案5865件,分別佔建議、提案總數的94.8%和95%,均已按時辦結。共採納代表、委員所提意見建議4100余條,出臺相關政策措施近2100項。過去五年,累計採納代表委員所提意見建議1.8萬餘條,出臺相關政策措施7800余項,推動解決了一大批關係改革發展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各部門認真總結經驗,創新方式方法,夯實工作基礎,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的水平不斷提高。

推動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舉措

邢慧娜指出,2022年各部門與代表委員溝通近2.9萬人次,不斷提升辦理實效,研究解決深層次癥結,推動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舉措,以點帶面促進實際工作,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綠色發展等各項工作。

科技部黨組成員、秘書長林新認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科技創新給予高度關注。近五年,科技部收到的建議提案年均增長20%以上,內容涵蓋基礎研究、前沿科技、企業科技創新、科技人才、科技體制改革、民生科技等各個方面。

“三農”問題一直受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高度關注。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魏百剛介紹,我國大豆油料自給率長期偏低,雖然食用大豆完全可以自給,但滿足榨油和飼用豆粕需求主要靠進口。

“這是我們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定安全供給面臨的最突出的結構性問題,對此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每屆代表委員們也都非常關注。特別是去年,從高油高産大豆品種培育,到單産提升,到政策支持、加工收儲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措施建議,對此我們都逐一研究吸收採納。”魏百剛説,2022年,國家啟動了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程,多管齊下,多油並舉,採取超常規措施,推動大豆油料擴種,取得了可考核的明顯成效。基本實現“玉米不減産、增産一季大豆”的目標,同時,全國油料作物總産量達3653萬噸,食用植物油自給率也提高了1.6個百分點。

“2022年,我國外貿實現了平穩增長,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42.1萬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40萬億元人民幣,增長7.7%,連續6年穩居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海關總署黨委委員、辦公廳主任趙增連説,“我們將繼續積極向代表委員問需問計問策,把辦理建議提案作為改進海關工作、提升海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契機和抓手,守護國門安全,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海關新的貢獻。”

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田世宏表示,2022年,代表委員從不同角度對市場監管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民生領域的價格監管、涉企違規收費整治等工作,持續部署專項行動,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法規,持續加大價格問題監督檢查力度,把整治價格亂象與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緊密結合起來,多措並舉,提振市場預期,鞏固經濟增長企穩回升的勢頭。”

推動科技改革向縱深化、體系化推進

林新介紹,科技體制改革一直是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議題。2022年,科技部收到的建議提案涉及科技體制改革的有100多件,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改革任務取得了積極進展。

“改革是激發創新活力的關鍵之舉,科技部堅持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聯合有關方面,全面完成黨中央部署的《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143項任務。”林新説,“在此基礎上,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開展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推動科技改革向縱深化、體系化推進。”

在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方面,科技部聚焦國家重大需求,組織實施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探索使命目標導向的有組織科研。面對新冠疫情防控的重大需求,啟動實施一批應急攻關項目。在科技計劃項目實施中,實行“揭榜挂帥”“賽馬制”等新型組織方式,佈局和加大對顛覆性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拓展多元化投入渠道,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健全科技人才發展機制方面,出臺關於完善科技激勵機制的意見,強化使命激勵、貢獻激勵。持續開展了3輪科技人員減負行動,讓科研人員從非科研事務中解脫出來。開展科技人才評價和成果評價改革試點,在政府和大學科研機構兩個層面推動“破四唯”和“立新標”並舉,強化質量、效益、貢獻為核心的評價導向。

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方面,聚焦激發企業創新動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制定實施支持政策。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新出臺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稅收抵扣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進行科技前瞻佈局。

在加強科技創新治理方面,全面實施《科學技術進步法》,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構建全方位覆蓋的科研誠信制度體系。從無到有建立科技倫理治理體系。加強科學普及,培育創新文化,積極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社會環境。

“我們將按照黨的二十大部署,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努力營造有利於創新主體活力迸發、創新成果加速涌現的良好創新生態。”

為青年科技人員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環境

“青年科技人才是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科技力量,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也應當成為主力軍。”林新介紹,2022年,科技部收到與科技人才相關的建議提案60余件,其中大部分都談到青年科技人才。具體建議包括改革評價機制、支持青年人才當主角、培養拔尖人才、保障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業等內容。

林新表示,科技部把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作為重點工作,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部署挑大梁、增機會、減考核、保時間、強身心等實的措施,從實踐鍛鍊和環境營造兩個方面,為青年科技人員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環境。

在實踐鍛鍊方面,依託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平臺,鍛鍊培養青年科技人才。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門設立了青年科學家項目,支持青年科研人員承擔參與重大科技任務。相關機構的科研基金和專項也對青年人才擔任負責人比例提出了明確要求。在科技創新基地的評估評價中,把優秀青年人員作為骨幹承擔任務的情況納入評價指標體系,強化科研單位培養鍛鍊青年科技人才的主體責任。

在完善政策方面,保障青年人員潛心研究。加大基本科研業務費對青年人才的穩定支持力度,推動科研單位面向新入職的科研人員開展科研職業生涯啟蒙培訓。在對青年人才的評價中,堅決破除“四唯”。同時,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引導青年科技人員潛心研究、矢志報國。

“我們將繼續把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使用作為工作重點,研究總結科技人才的成長規律,了解青年科研人員職業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和特殊需求,認真研究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制定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努力營造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林新説。(記者 張亞雄)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楊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