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務院新聞辦就“堅定信心、守正創新,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2023-03-03 19:42 來源: 新聞辦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3年3月3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介紹“堅定信心、守正創新,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劉健 攝)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陳文俊: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的第9場,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先生出席,易綱先生將為大家介紹“堅定信心、守正創新,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回答各位關心的問題。與易行長一起出席新聞發佈會的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先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先生。

下面,先請易綱先生介紹情況。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易綱: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長期以來,媒體的各位朋友都非常關心和支持金融事業和人民銀行工作。在此,我代表人民銀行向各位記者朋友,向各家媒體表示衷心的感謝。

圖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徐想 攝)

今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人民銀行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下面,我就相關工作思路和政策舉措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一是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首要的就是保持幣值穩定,幣值穩定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物價穩定。近年來,我們堅持實施穩健、正常的貨幣政策,為物價穩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大家知道,去年全球通貨膨脹嚴重,是40多年以來最高的通貨膨脹,歐、美,還有許多國家,他們都是8%、9%、10%這樣高的通貨膨脹。我們國家去年的消費物價指數(CPI)漲幅是2%,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通貨膨脹水平。在過去五年,也就是2018年到2022年,我們平均的通貨膨脹也是2%。如果我們再把鏡頭拉得長一點,看過去十年,也就是2013年到2022年這十年,中國的通貨膨脹指數平均也是2%。在過去十年中,我們最高的CPI達到過2.9%,最低是0.9%,平均也是2%,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幣值穩定的第二層含義是匯率的基本穩定。近五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三度破“7”又回到“7”以下,雙向波動,彈性增強,在全球各種貨幣中,人民幣都是非常穩健的,而且這種有彈性的市場化匯率制度也為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起到了自動穩定器的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二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質效,更好地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我們推出了適度的貨幣政策,有人把它説是結構性的貨幣政策,但它是適度的。目前,這些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餘額有6.4萬億人民幣,佔人民銀行資産負債表規模的15%左右,總體上是適度的比例和水平。在結構性貨幣政策上,我們有兩個亮點:一是支持小微企業、民營經濟。二是綠色金融。這兩個是我們支持的重點。2022年,我們普惠小微貸款的餘額接近24萬億人民幣,授信戶數超過5600萬戶。在支持綠色發展方面,我們有兩個支持工具,去年帶動的碳減排相當於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製造業、綠色和能源保供的支持。進一步增強小微企業、鄉村振興、就業等普惠金融服務。

三是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大家知道,我們最近這些年化解金融風險,我國金融風險總體上是收斂的,目前我們4家最大的銀行都是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它們的資本實力居全球前四位。其他的銀行,包括股份制銀行、中小銀行等,大部分的經營也是穩健的。少數問題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取得了重要進展。

下一步,我們將壓實各方防範和處置金融風險的責任。金融穩定法已經通過了全國人大的第一次審議,我們將推動金融穩定法的出臺,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保護最廣大的老百姓、中小投資者、被保險人的利益。善始善終做好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加強常態化監管,支持平臺企業規範健康發展。

四是深化金融改革,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最近這些年,金融開放的成績大家都有目共睹。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穩步擴大金融領域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堅持多邊主義,積極參與全球金融合作和治理。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非常高興回答大家的問題。謝謝。

陳文俊:

謝謝易行長。下面歡迎各位提問,提問之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的問題是提給易行長的,黨的二十大報告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當中都專門對防範和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作出了部署和安排,我的問題是,目前我們國家對於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有哪些工作成效?下一步的工作考慮又是哪些?謝謝。

易綱: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整體上金融風險是收斂的。在處置過程中,我們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既保持了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的穩健運行,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也切實保護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又防範了道德風險,嚴肅了市場紀律,使得好人得好報、壞人得壞報,各方利益和相關方面都能夠看到規則,形成正確的預期。我具體説以下幾點:

一是穩妥化解重點機構的風險。我們果斷接管了包商銀行,堅決打破了剛性兌付,同時依法保護老百姓的利益。包商銀行成為我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首例銀行破産的案例。同時我們也平穩地化解了恒豐銀行、錦州銀行、遼寧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在過去的三年,我們支持地方政府發行了5500億專項債券,專門用於補充中小銀行的資本金。高風險的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從600多家降到了300多家,降了一半,不少省份目前已經沒有高風險機構。同時,我們精準拆彈,化解了“明天係”“安邦係”“華信係”、海航集團等高風險集團的風險,避免了轟然倒塌的風險,同時也阻斷了風險的擴散和傳染。

二是大力整治金融亂象。全面實施資管新規,壓縮“類信貸”高風險影子銀行規模大約30萬億元,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近5000家P2P網貸機構全部停業。有序推進大型平臺企業金融業務整改,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納入監管,規範私募基金,深入整治金交所和“偽金交所”的風險。過去五年,累計立案查處非法集資案件大約2.5萬件。

三是我們不斷完善金融風險防控體制機制。按照中央的部署,推動建立地方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各省份都已經建立了省級領導牽頭的金融風險化解委員會,壓實金融機構及其股東的責任,監管部門的責任和地方黨政的屬地責任,形成金融風險防控的正向激勵。目前,全國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都加入了存款保險,我們的存款保險能夠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額保障。

總的看,中國的金融業運行是穩健的,整個金融風險是收斂的,總體風險是可控的。我國的銀行業資産佔金融業的90%以上,總體是穩健的。我們的外匯儲備多年來穩居全球第一。經過十幾年的持續努力,人民銀行在去年已經完成了歷史上承擔的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改革成本的核銷任務,進一步夯實了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的財務基礎,有利於更好地實現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門一道,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推動重點領域金融風險的處置,對非法金融活動保持高壓,壓實各方風險處置的責任,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謝謝。

浙報集團潮新聞記者:

2023年全力拼經濟,請問中國人民銀行在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會實施怎樣相應的貨幣政策?謝謝。

易綱:

這也是一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我們要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貨幣政策非常重要。大家知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們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如果我們溫故知新,回顧一下過去幾年,大家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後我們採取措施的重點。我先説一下我們近年以來貨幣政策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我們的貨幣政策在總量上保持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這一點很重要。貨幣政策是一個宏觀政策,它在總量上一定要有足夠的支持。2018年以來,我們累計14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的長期流動性超過11萬億元,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我們在總量上保持合理的信貸增長,它對穩就業、保民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保住小微企業的市場主體,讓他們可以有一個很好的貨幣信貸環境。我們政策的重點是強調保持物價的穩定。這就要求我們的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長率大體上和名義GDP增長率匹配,這樣就能夠保持我們有一個合適的貨幣供給,使得整體上中國的物價是穩定的。

第二,在利率政策上,我們要以國內經濟為主來考慮問題,要保持實際利率的合適水平,適當降低融資成本。大家看得很清楚,在過去幾年,2018年的時候,世界主要央行在加息,我們保持了利率的基本穩定。2020年的時候,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世界主要央行大幅度降低利率,人民銀行在2020年的時候利率降低了20—30個基點,但也是基本上保持穩定的。特別明顯的一個對比就是去年,2022年因為全世界通貨膨脹非常高,所以世界主要央行都在大幅度加息,人民銀行在去年沒有加息,反而還降低了兩次利率,降低利率的幅度也是20—50個基點,而且大家看到,去年我們金融機構報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也降了兩次,所以整個去年我們的融資成本是下降的,這是一個支持實體經濟非常重要的方面。去年,我們新發放的企業貸款利率平均是4.17%,較2018年下降了1.28個百分點,我們的普惠小微貸款利率從2018年1月的6.3%下降到去年12月的4.9%,這都是歷史比較低的水平。從融資成本上看,支持了小微企業。

第三,在結構上,我們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我們一直在堅持落實好中央提出的“兩個毫不動搖”,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在疫情困難的時候,支持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信用貸款,有力地保市場主體、保就業。我們出臺的一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的重點也是在綠色金融、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保交樓方面,都是在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還繼續強調這四個方面的重點。

下一步的思路是,一方面,貨幣信貸的總量要適度,節奏要平穩,要鞏固實際貸款利率下降的成果。另一方面,還要適度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作用,繼續對普惠小微、綠色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

以上就是我對貨幣政策支持高質量發展重點的一個簡單回答。謝謝。

路透社記者:

在美聯儲持續加息的情形下,央行今年繼續降息的空間是不是會進一步受到擠壓?這種情況下,我們是不是會加大包括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最近國內的消費需求在加速復蘇,這種背景下,央行是不是對通脹的上升有所擔憂?謝謝。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劉國強:

謝謝提問。這實際上是三個問題,我一個一個回答。

圖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徐想 攝)

第一,關於降息相關的問題。剛才易行長已經説了,去年我們的企業貸款利率是4.17%,創歷史新低,今年人民銀行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是貨幣政策總的取向,但是具體的政策工具怎麼使用,要綜合考慮,相機抉擇。一是堅持以我為主,把國內的目標放在首位。從目前來看,國內的經濟好轉是肯定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所以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調研,根據經濟發展情況的變化和需要,統籌增長和物價,適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工具。二是統籌短期和長期,強化跨週期調控和逆週期調節,堅持正常的貨幣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線,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三是統籌國際與國內,既立足國內,調控有度,又密切關注國際動態,加強預期管理,兼顧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第二,關於結構性貨幣政策。結構性貨幣政策這幾年使用比較多,到去年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總共有15項,餘額大概是6.4萬億元,這些工具有效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投放貸款,促進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是發揮牽引和帶動作用,就是由結構性貨幣政策帶動金融機構後續的貸款,這些後續的貸款才是金融機構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對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進行評估,做好分類管理,做到有進有退,對一些需要長期支持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結構性貨幣政策會給予較長期的、持續的支持,比如普惠金融領域,對一些階段性特徵比較明顯的工具,要及時退出,當然退出的時候也要注重“緩退坡”,不要急轉彎。另外還有一些工具,也可以考慮和其他政策工具進行銜接。

第三,關於通脹。剛才易行長説了,我們去年的CPI漲幅是2%,過去五年、過去十年CPI漲幅也都是2%,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我們非常重視物價問題,我們判斷,2023年我國通脹水平總體保持溫和是主基調,從短期看,通脹壓力總體是可控的,因為當前我國經濟處在恢復發展的過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産業鏈、供應鏈運轉順暢,供給比較充足,居民通脹預期比較平穩,具備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的有利條件。從更長的時間看,外部環境還有很多難以預料的事情,需求還在逐步恢復,雖然通脹的概率不大,但是不等於沒有,我們要樹立底線思維,對通脹保持警惕。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謝謝。

第一財經記者:

去年底,央行、銀保監會發佈了16條金融舉措,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平穩發展,請問目前的落實情況如何?謝謝。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 潘功勝:

謝謝你的問題。在直接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想從稍微宏觀的視角簡要談一談問題和政策的背景。

圖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徐想 攝)

中央高度關注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發展,十九大以來,黨中央關於房地産調控的方針政策是非常清晰和明確的,就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房地産長效機制,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各部門各地方認真落實房地産長效機制,房地産行業快速擴張、價格過快上漲、房地産市場泡沫化的勢頭得到了遏制。

從2021年下半年以來,以恒大為代表的部分房地産企業由於長期“高杠桿、高負債、高週轉”經營,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資産負債表持續處於高風險狀態,最終不可持續出現風險。我們比喻,從“高血壓”變成“中風”。加上房地産市場中長期需求中樞水平下移,以及持續三年的疫情衝擊對就業、收入預期影響較大,多重因素的疊加放大了房地産市場風險的外溢性。

針對房地産市場出現的調整,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去年底出臺了16條金融支持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市場把它稱為“金融16條”,會同相關部門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促進房地産市場的平穩運行。

從需求端看,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持續引導實際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到去年12月,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末下降了大約140個基點。除了個別的熱點城市以外,絕大多數城市的首付比例政策下限已經達到全國底線。

從供給端看,我們推動16條金融支持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落實,全面落實改善優質房企資産負債表計劃,弱化金融機構的過度避險情緒,引導金融機構提供正常的融資,將房地産企業納入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我們稱“第二支箭”)的支持範圍,保持了房地産市場融資的平穩有序。同時我們推出了3500億保交樓專項借款,設立了2000億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1000億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指導金融機構推動行業重組並購,加快風險的市場化出清。

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前期出臺政策的作用空間和作用效果大大改善。近一段時期,市場信心加快恢復,房地産市場交易活躍性有所上升,房地産行業尤其是優質房地産企業的融資環境明顯改善。我這裡有不少數字,去年9—12月份,房地産開發貸款新增2300億,同比多增4200億。四季度,房地産企業境內發債1200億,同比增長22%。今年1月,房地産開發貸款新增超過3700億,同比多增2200億;境內房地産債券發行400億,同比增長了23%。

我國城鎮化仍然處於發展階段,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較大,租購並舉的發展模式也有很大發展空間。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認真總結和吸取中國房地産市場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會同相關金融部門抓好已出臺各項政策落實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持租購並舉的住房市場發展,完善房地産金融基礎性制度和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推動房地産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謝謝。

彭博新聞社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從今年外需走弱、內需提振以及服務貿易逆差擴大的角度看,經常項目順差對匯率的支持可能會減少,請問央行如何看待今年的匯率形勢,央行會如何管理人民幣匯率?第二,中國經濟開年的走勢現在看起來還是比較好的,央行是否仍需考慮降準或降息來刺激經濟增長呢?

易綱:

關於匯率,大家分析了形勢,總體的經濟形勢是恢復向好,但是我們也看到了進出口、外需還是比較弱,有不確定性。剛才這位記者朋友提到,在這種情況下,怎麼看待匯率。我們過去這些年,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的彈性越來越強,所以較好地起到了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在過去五年,匯率都是波動的,波動率大約是4%,這樣一個波動率與全球主要國家的匯率波動率差不多。再往以前,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率非常小,過去這些年,波動率逐漸合理增大。在過去這幾年,我們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三次破“7”,但是很短的時間又回到了“7”以下。所以大家也看到了,“7”不是一個心理障礙,三次破“7”,然後又回到“7”以下,整個經濟是穩定的,老百姓預期是穩定的,企業換匯,老百姓結匯購匯都是方便的,經濟社會預期的穩定非常重要。

我們保持這樣一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它工作得很好,同時它又讓企業和老百姓能夠比較自由地結售匯,滿足就學、旅遊、進出口等合理的外匯需求,這樣的一個環境,我們認為這樣的政策應該堅持。如果大家看得再長遠一點,匯率的穩定實際上和老百姓的福祉息息相關。去年中國GDP是121萬億人民幣,折合美元大約是18萬億美元,人均8.6萬人民幣,折合1.27萬美元,所以我們的綜合國力、老百姓的福祉,不僅僅反映在人民幣上,也反映到人民幣折算的硬通貨上,這一點是我們實現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面。過去20年,人民幣雖然是波動的,但總體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過去20年升值了20%,平均每年升值1%。同時,再看得綜合一點,按照國際清算銀行計算的實際有效匯率看,過去20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實際上升值約40%,20年升值40%等於每年升值1%、2%,也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水平。

保持匯率的穩定非常地重要,因為我們也在國際上看到了一些案例,有一些國家因為匯率大幅貶值,使得他們難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以,我們一方面要保持匯率穩定,另一方面我們的匯率是有彈性的。剛才記者朋友問今年怎麼考慮,今年我們還會實施這樣一個機制。總體看,人民幣匯率還會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穩定,有一些小的雙向浮動也是市場驅動的,而這種波動對經濟是有好處的,對我們的進口、出口,對大家的預期都有好處。另外我們的企業現在越來越多地學會了使用套期保值、遠期結售匯這些工具,來鎖定收益。

你的第二個問題,是會不會降準降息。我們認為,目前我們貨幣政策的一些主要變量的水平是比較合適的,實際利率的水平也是比較合適的。至於降準,2018年以來我們14次降準,這14次降準大概是把平均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近15%降到了不到8%,降了7個多百分點的法定準備金率。過去五年,通過14次降準,不到8%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不像過去那麼高了,但是用降準的辦法來提供長期的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綜合考慮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使整個流動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關於匯率,我還想請功勝再説兩句。

潘功勝:

謝謝,剛才易行長已經回答得很好,也比較全面。這幾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與GDP之比大概保持在2%左右,去年的數字我們初步測算是2.3%。有很多人在討論,今年全球經濟和全球貿易可能會放緩,我國的人員流動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可能國際流動要逐漸恢復,會不會對經常賬戶下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産生影響,我們在內部也都做過很多研究。我們認為,我國的經常賬戶有基礎、也有條件保持合理規模順差。

就外匯市場和匯率的問題,影響因素是非常多元的,比如經濟增長、貨幣政策、金融市場、偶發的風險事件、地緣政治等。所以我想在這裡簡單談一下,我們觀察和分析這個問題的視角,供大家參考。

首先是經濟增長。隨著我國疫情形勢好轉,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以及我們前期支持經濟增長的政策效果的顯現,國內外機構普遍預測,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在5%左右。另一方面,市場也普遍認為,美國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可能會進入經濟衰退,只不過對衰退的強度有多深,大家分歧是比較大的。中國和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的增長差會擴大,IMF不久前發佈了一個報告,認為2023年中國的經濟增速是5.2%左右,美國是1.4%。

第二,外部國際金融環境的變化。市場對美聯儲此輪加息週期的利率峰值以及維持在高利率水平上的時長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對於此輪加息接近尾聲以及美元持續升值的動能減弱,這個共識度還是比較高的。所以,中美利差將維持穩定或者趨於收斂狀態,美聯儲今年貨幣政策緊縮的幅度將趨於緩和,外溢的效應總體將邊際弱化。

第三,關於人民幣資産的投資價值和吸引力問題。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動能的恢復和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人民幣資産投資屬性和避險屬性凸顯。當前,國內股票市場估值比較低,中美利差處於穩定和收斂狀態,所以人民幣資産將會展現出良好的投資價值。

第四,如果各位記者朋友仔細觀察和分析,你會有所感覺,近年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呈現出一個新的特徵,外匯市場運行表現出比較強的韌性,市場的主體更加成熟,交易的行為也更加理性。而且,人民銀行、外匯局作為外匯市場的監管者,在面對市場變化時,也更加從容、更加淡定、更加成熟,經驗也更加豐富。

所以,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維護我國外匯市場的穩定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謝謝。

中國證券報記者:

我們看到,伴隨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持續深化,人民幣的國際化水平也在提升,穩居全球主要貨幣前列。請問,當前人民幣國際化推進的成果如何?2023年,人民銀行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有哪些考慮?謝謝。

潘功勝:

謝謝您的問題。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已經經歷了十幾年的時間,隨著中國經濟的成長,開放水平的提升,人民幣的跨境支付、投融資、儲備和計價等國際貨幣的功能全面增強,人民幣國際地位也有較大提升,表現在幾方面:

一是人民幣在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額中佔了約50%,2022年跨境人民幣收付總額是42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3.4倍。

二是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的權重排名現在是第三,全世界有8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位列全球第五位主要儲備貨幣。

三是人民幣在金融交易中的使用不斷擴大,我國債券先後被納入三大主要國際債券指數,到去年底,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資産的餘額為9.6萬億,較2017年增長1.2倍,其中股票和債券的規模分別為3.2萬億和3.5萬億。境外發行人累計在我國的債券市場發行熊貓債6300億元人民幣。

四是人民銀行先後與40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協議總額超過4萬億。我們去年與香港金管局簽了常備互換協議,把互換規模擴大到8000億元人民幣。同時,我們擴展境外人民幣清算行安排,目前已經在29個國家和地區授權31家人民幣清算行,覆蓋了全球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這是給大家報告一下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的進展情況。我們認為,當前人民幣國際化也面臨一些比較好的環境和機遇。第一,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隨著人民幣清算行和本幣互換網絡的建立,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以及中資金融機構海外佈局不斷完善,我們覺得人民幣已經初步具備了國際化使用的網絡效應。第二,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人民幣匯率彈性明顯增強,企業在跨境貿易、投融資中使用人民幣以規避貨幣的錯配風險的意願上升。第三,隨著我國經濟增長的動能恢復和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人民幣投資和避險功能逐步增強。第四,隨著國際地緣政治、經濟發展環境的變化,國際貨幣體系發展更趨多元,所以我們從這些因素來分析人民幣當前國際化的環境還是面臨比較好的環境和機遇。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以市場驅動、企業自主選擇為基礎,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主要工作重點有幾點:一是聚焦貿易投資便利化,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投融資交易結算等基礎性制度,完善跨境人民幣基礎設施,擴大清算行網絡。二是加快金融市場向制度型開放轉變,進一步提高我國外匯和金融市場開放和準入程度,構建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融資環境。三是支持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健康發展,完善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的供給機制,豐富離岸市場人民幣産品體系,促進人民幣在岸離岸市場的良性循環。四是提升在開放條件下跨境資金流動的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建立健全本外幣一體化的跨境資金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框架,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

我把目前的進展情況,目前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給各位報告一下。

易綱:

我完全同意功勝同志的回答,請繼續。

澎湃新聞記者:

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存款儲蓄創下了新高,請問央行如何看待這一數據?謝謝。

劉國強:

謝謝提問。住戶存款增加比較多,這是去年以來一個引人注目的金融指標變化。2022年,住戶存款新增17.84萬億元,比上一年多增了7.94萬億,今年以來,住戶存款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慣性。1月份,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同比多增了7900億元。

住戶存款增加主要是受居民消費和投資狀況影響,流動性偏好上升。一方面,疫情對居民消費有一定的影響,消費減少,相應的存款就增加了。人民銀行的儲戶調查問卷顯示,2022年四季度,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佔61.8%,同比提高了10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佔22.8%,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以後,消費得到了明顯釋放,但是仍然還需要一個加熱的過程。另一方面,居民風險偏好降低,投資增長放緩,相應推動了存款。2022年四季度,傾向於“更多投資”的居民佔15.5%,同比下降8個百分點。2023年1月末,我國金融機構資管産品資産合計95.9萬億元,這個數是直接匯總的,同比下降2.4%,資管産品來源於住戶部門的資金餘額40.9萬億元,同比下降了2.5%。另外,今年春節在1月份,企業在春節前發放工資和獎金,一部分企業的存款就轉移到了住戶部門,所以住戶的存款有所增加。

隨著宏觀經濟好轉,居民的消費和投資信心都將增強,居民儲蓄也將逐步回歸常態。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今年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疫情防控優化後,物流、人流不暢的現象得到明顯改善,消費場景加快拓展,前期積累的預防性儲蓄有望逐步釋放為實際的消費需求。一系列促消費政策出臺落地,政策效果也將逐步顯現。此外,經濟好轉以後有利於增強居民的投資信心,居民投資也將逐步回到正常水平。

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為居民擴大消費和合理投資提供良好金融服務,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2022年末,我國M2同比增長11.8%,今年1月,M2同比增長12.6%,增速創下六年來新高,請問如何看待M2的快速增長?謝謝。

劉國強:

謝謝提問。今年1月末,M2餘額2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延續了2022年以來較快增長的態勢。

M2增速較高,主要是因為宏觀調控逆週期調節力度加大,金融體系加強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2022年以來,受國內外超預期因素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為了穩住宏觀經濟大盤,逆週期調控的政策加大了實施力度,信貸保持較快增長,派生的貨幣相應增加。

我國是以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結構,間接融資主要是信貸,直接融資是股票和債券,我國的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産佔金融部門六成以上,遠遠高於歐美發達國家。間接融資會導致存款派生較多,推高了貨幣總量。去年以來,M2主要受間接融資體系資産擴張産生,同時,由於金融市場有所波動,理財等資管産品資金回到了表內,也導致了銀行資産負債表擴張,M2增速較高。如果我們把表內和表外進行合併,綜合來看社會的廣義流動性,增速約為9.4%。

另外,我國M2口徑和主要國家也有一定的差異。我國M2口徑相對比較大,對存款的期限和金額沒有進行限制,其他國家有限制,比如美國M2里,定期存款只包括面額小于10萬美元的部分,定期存款裏面額大於10萬美元不計入M2。歐央行M2中定期存款期限不超過2年。這些口徑的差異也使得中國的M2總規模顯得比較大。

總的看,我們在逆週期調節穩住經濟大盤的同時,貨幣政策的力度是保持穩健的,我們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繼續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既著力擴大內需,大力支持實體經濟,又不搞“大水漫灌”。謝謝。

金融時報記者:

自我國提出“雙碳”目標以來,綠色金融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請問人民銀行在支持綠色發展方面發揮了什麼作用?有何進一步的考慮?謝謝。

易綱:

大家知道,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提出了3060目標。這裡的關鍵就是要減少碳排放,我們知道碳排放有一個負外部性,也就是排碳的企業或者單位沒有為他排出的碳付出成本,所以他排這個碳對社會有負的影響。我們金融能做的事兒,就是要減少這個負外部性,逐步降低綠色溢價。怎麼做這個事?就是要加強信息披露。通過加強信息披露,能夠使社會知道是誰在排碳、排了多少,逐步實現誰排碳誰承擔排碳的成本,這樣就可以降低綠色溢價,使我們的綠色能源、清潔能源更便宜,企業和家庭更願意用綠色産品。

2021年,人民銀行推出了碳減排支持工具,按照1.75%的利率給金融機構提供再貸款,由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為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領域提供優惠貸款。金融機構做這件事,接受人民銀行的低息再貸款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承諾對外披露碳排放的貸款餘額利率和相應項目所産生的碳減排信息。這個披露要接受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和社會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有利於綠色理念。碳達峰碳中和得讓廣大人民群眾、社會樹立綠色生活、綠色生産、節能減排的理念。怎麼樹立?我們在推動碳核算、環境信息披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到現在為止,碳減排支持工具已經發放了3000多億再貸款,支持商業銀行發放了5000多億貸款,2022年帶動減少碳排放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去年我們還將2家外資銀行也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範圍。

我們還加強綠色金融國際合作。中國擔任G20可持續金融工作組聯席主席,牽頭制定了《G20轉型金融框架》,並且去年,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的G20領導人峰會上,我們牽頭制定的這個框架得到了G20的通過,成為各國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引。同時,我們還與歐盟共同發佈了兩版《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根據這個分類目錄新版,中國和歐盟涉及減緩氣候變化的經濟活動趨同率達到了80%。

下一步,我們將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提高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水平,支持綠色金融工具發展,加強綠色金融國際合作,助力我們整個經濟綠色轉型,使得我們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更加綠色。謝謝。

陳文俊:

最後一個問題。

圖為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陳文俊邀請記者提問。(欒海軍 攝)

中國新聞社記者:

受多重因素衝擊,當前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面臨新的挑戰,也更需要呼籲各國攜手合作、共克難關。想請問過去幾年裏,我國在國際金融合作方面有哪些進展,接下來在這方面還有什麼樣的工作計劃安排?謝謝。

易綱:

近年來,中國堅持多邊主義和互利共贏的原則,積極參與國際多邊治理,在疫情應對、國際金融合作、綠色金融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國際合作方面,我提以下幾點:

第一,我們首先加強同各國在宏觀經濟政策上的溝通和協調。大家知道,疫情暴發後全球經濟都受到了衝擊,全球央行、財政部在金融渠道和財經渠道的政策溝通十分重要,我們推動全球宏觀政策共同支持經濟復蘇,使得全球經濟能夠走出疫情,可持續地增長。

第二,在全球合作中,中國積極參加G20債務處置共同框架,堅持共同行動、公平負擔的原則,推動一些重債窮國債務的處理,取得了積極進展。

第三,我們在堅持安全可控的前提下,自主有序擴大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近年來,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金融部門先後推出了40多項對內對外金融開放的措施,大幅放寬了金融服務的市場準入。2018年以來,外資來華設立了超過110家金融機構。同時,我們也推動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受到了中外投資者的歡迎。剛才功勝同志也介紹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投資,這幾年確實有很大的發展。中國的債券、股票也被納入多個全球的旗艦指數,使全球機構投資者在考慮投資時,將中國的資産作為一個配置方向,同時中國的資産配置有基準,也有指數,相關基礎設施也有比較好的配合。

金融開放和國際金融合作還有許多方面,今後人民銀行將繼續加強國際金融合作,在全球治理中,讓中國聲音、發展中國家的聲音能夠被更多的聽到,中國方案、中國設計能夠為整個國際經濟金融秩序帶來新的建設性貢獻。謝謝。

陳文俊:

感謝易行長和兩位副行長,感謝各位記者朋友,今天的發佈會就到這裡。再見。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馬文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