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11月15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價格改革,説是要縮小政府定價範圍,實行公開透明的市場化定價。此舉,將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具有標誌意義。 我們一直説,要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而其主要呈現方式,其實就是價格。價格是市場化改革的關鍵所在,只有市場決定價格,才是真正的市場化。 但在價格僵化的限制之下,市場化不僅不可能充分,甚至還會陷入畸形。價格改革是市場化面臨的最大一座山。 價格改革同樣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需要。在價格方面,存在很多政府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項。相關政府部門不想撒手定價權,看似基於公共利益,實為保留權力尋租的空間。 應該承認,一直以來,價格改革給人留下的印象,似乎就是“漲價”。這其中既有合理的市場因素,也不排除壟斷者趁機牟利的因素,但這是必須經歷的改革陣痛。 我們的油價已經進行市場化改革,所以有過連漲,也有今天的“八連跌”。與之鮮明對比的是,煤價同樣大幅下降,但是電價、暖價都未下降。這是因為後者缺少市場機制。 價格是市場機制的核心。市場定價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利,長遠看對消費者有利。相反,政府定價表面上好像在保護消費者,實際上在多數領域,受保護的並不一定是消費者。 這一點,在藥價虛高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們已經有過無數次政府主導的藥品降價,但實際效果適得其反,藥價越降越高。這個機制,不是愚蠢之極,就是別有用心。 當前CPI、PPI數據持續走低,國際市場的輸入性價格也在低位,我們應該充分抓住這樣難得的價格改革“窗口期”,加速啟動能源、交通、環保等一系列領域的價格改革。(舒聖祥)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