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到以來,我一到會場,大家就紛紛問我經濟形勢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厲以寧一開口,所有人都屏息靜聽。 經濟問題牽動著中國的心,也是會場焦點所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時,俞正聲主席表示,全國政協常委會支持委員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重點就加強和改進宏觀調控、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等提出建議。 厲以寧表示,從當前的經濟形勢可以看到5方面的因素。第一,當前經濟下行,是前一個時期的積累;第二,從經濟學發展的角度講,基礎越大,增長率越低。中國經濟連年高速增長,實際上也為自身繼續增長製造了障礙,這是不可避免的;第三,世界經濟形勢這幾年不理想,不確定性很大。很多出口企業遇到買方“不怎麼樣”的情況。 他繼續分析説,第四,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不會那麼順利,企業在結構調整中有陣痛,還有磨合期;第五,技術創新是有帶動作用的,但從開始研究到真正對經濟起帶動作用,往往還有一段時間。 那麼,如何應對經濟下行的局面?厲以寧説,首先,要繼續深化改革,很多問題在改革中才能解決;其次,要有信心,“如果因為出現下滑,就灰心喪氣,那前一段的努力不是白費了嗎?”第三,“如果我們有新的産品出來,能夠適應變化的環境,那不就行了嗎。市場是可以創造的,這方面需要我們有更大的勇氣。” 直到這個85歲的老人一口氣把這些話説完,會場都沒有大動靜。記者們的筆尖刷刷地在紙上遊走,敲鍵盤記錄的聲音也跟著他的話語時快時慢。 話筒傳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行長楊凱生面前,經濟話題無縫對接。 “要多角度、多層次地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楊凱生説,去年經濟增長速度是7.4%,一方面要看到,經濟下行的壓力確實比較大,下滑速度比較快,同時也要看到,現在一年的增量已經很大了,相當於之前若干年增量的總和。“這些增量,無論是滿足新增人口的需求,還是拉動既有人口的生活質量和能力,都比過去強。” 此外,還要看到經濟和就業的關係。楊凱生指出,經濟增速下滑較快,有可能導致就業壓力增加。但是去年新增就業人口超過1300萬,説明我國經濟增長和就業之間的彈性系數已經有了一些變化,一定的經濟增長能拉動的就業人口增加了。 楊凱生認為,要看到解決産能過剩的難度和壓力,也要看到新的機遇。除了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外,中國現在的公共服務水平還不高,這方面有很多投資機會。“相信通過這次兩會深化改革和調整,我們的經濟會得到提振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應該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要向優質、綠色、低碳轉型,關鍵是創新驅動,包括科技、産品、管理、産業組織、商業模式等方面,“創新應該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源動力”。 “變慢”的經濟數字背後,也另有玄機。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審計署黨組副書記董大勝給出了一個值得樂觀的解讀。在他看來,去年經濟增長的幾個主要指標,可能比以往更接近真實情況。過去某些地方的形式主義、浮誇現象比較嚴重,統計數字的水分也較大。“過去説GDP增長有虛假,實際上財政收入也有很多不真實的情況”,但去年以來,經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央巡視和一些審計、檢查,經濟指標不真實的現象得到了控制。 董大勝也贊成發展健康的房地産業。在他看來,很大一部分人的居住需求還沒有得到滿足,房地産業有相當大的空間,但過去房地産業的發展有些問題,主要是部分二三線城市規模失控,配套不全,形成了一些積壓。 他建議,在地區內規劃好房地産行業發展的宏觀規模,保證合理供應,把保障房的建設和消除過多商品房積壓結合起來,政府要做好配套設施建設,把房地産行業的發展和舊城改造結合起來,等等。 “我最擔心的是下一步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黃淑和憂心忡忡,在他看來,中國經濟在高端上一時邁不上去,低端上又競爭激烈,在國際規則上中國的話語權並不大。“下一步怎麼辦,需要我們好好思考。” 會場內外,人人都在談論經濟,整個中國都在尋找新的引擎。很多人把互聯網作為發展的新方向,甚至提出互聯網能否帶領中國在世界上“彎道超車”。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成了許多委員討論的“成功樣本”。2014年,微信拉動了952億元的信息消費,相當於2014年中國信息消費總規模的3.4%,帶動社會就業1007萬人。預計到2015年年底,微信帶動的信息消費將增至1428億元。 今年他帶來的建議,仍在互聯網領域,“互聯網具有打破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專業化分工和提高勞動生産率的特點,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機遇”。馬化騰建議,應當從國家層面制定“互聯網+”發展戰略,促進互聯網與各産業融合創新,在技術、標準、政策等多個方面實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充分對接,並加強互聯網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 3月4日上午的小組討論結束後,記者們圍著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問了半個多小時,直到整個樓層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記者們簇擁著他走出會場,一步步挪到電梯門口。一個圍在外圈的男記者,為了能讓張曉強聽見,不斷跳起來,反復問同一個問題:“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哪?”(白雪 彭博 王林)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