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築基”關鍵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04 13:51 來源: 《瞭望》客戶端
【字體: 打印本頁

    2015年以來,中國經濟風雲變幻,時至年中,央行發佈的一則“重磅”消息又引發各方關注:自6月28日起定向降準並同時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

    這是央行自2014年11月啟動本輪降息降準“連環組合”以來的第四次降息、第三次降準。需要強調的是,同一天“雙降”歷史上並不多見。上一次出現類似情形,還要追溯到危機爆發後不久的2008年12月12日。此番央行“出大招”,必定“事出有因”。

    近期的股市大幅波動或許是最容易被聯想到的原因之一,但無論是從官方的表態、業內人士的分析還是從經濟邏輯上來説,宏觀經濟的整體運行狀況才是決策層在決定“何時出招”以及出“什麼樣的招”時所更為看重的。

    從這個角度判斷,當前的中國經濟正面臨著不小的下行壓力。

    例如,投資一直被視為中國對抗經濟下行最直接且有效的手段,但今年上半年,這一“靈丹妙藥”的效果仍然有待繼續觀察。再比如,新常態下,消費被寄予厚望,但就目前情況看,消費依然難堪大任。此外,出口以及作為實體經濟核心的製造業指標的表現也多不盡如人意。可以説,整個上半年,類似于這樣“溫吞”勢態仍在繼續。

    不過,就此得出結論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陷入困境,顯然過於草率。這不僅是因為一些領域和地區的經濟指標,在上半年繼續出現好轉,反映出穩增長的效果正在顯現。同時,也由於量化的指標往往難以反映諸如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等方面的變化和進步,而這正是未來中國經濟的競爭力所在。

    2015年,是中國經濟“承前啟後”的關鍵之年。所謂“承前”,乃是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統厘清了新常態的內涵之後,中國經濟在新的一年裏開始精準調整發展思路。而所謂“啟後”,則是由於明年乃“十三五”規劃正式開篇之年,也預示著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已經到了衝刺階段。

    這註定了決不可以“一城一地之得失”來評價今年的中國經濟。從現實任務看,當前中國經濟既要解決結構性問題,推動産業的優化升級,又要解決總量的問題,要保持中高速的增長,還要解決體制性問題,全面推進改革。從這一點來説,上半年以及過去一段時間所遭遇的種種陣痛,都是中國經濟實現爬坡轉型所必須付出的成本和代價。

    如果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便不難發現,在經歷了連續超過20個季度的高位回落“陣痛”之後,中國經濟正進入一個新的“築底”關鍵期:逐漸步入企穩回升的通道,並開始為全面復蘇積蓄力量。在這樣一個關鍵期,必須要保持定力。

    相比較于其他國家,目前中國經濟具備更多的迴旋餘地和發展空間。這種情況下,就更不能見異思遷,就更應該保持定力,緊緊圍繞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轉型這根主線,對症下藥,決不可因經濟的一時波動而自亂陣腳,絕不能因眼前利益而放棄長遠。包括此次“雙降”在內,雖然今年上半年出臺了多項穩增長措施,但決策層一直強調要堅持宏觀經濟政策的基調不變,用意正是在此。

    國內外的歷史經驗表明,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轉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挑戰、挫折都有可能發生。然而,正所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如果沒有“築基”階段的執著與堅守,就不會見到化蛹成蝶、展翅高飛的時刻。(尚前名)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