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務院部署進一步清費減負,為企業“卸包袱、增動力”措施,促進外貿增長。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國策匯議”專欄關注:“強外貿”需要落實“更強”的針對性措施。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2015年以來,我國外貿形勢複雜嚴峻,下行壓力有增無減。前7個月進出口總值13.63萬億元,同比下降7.3%。為了穩外貿,此前已經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臺。 昨天,國務院再次為外貿企業送來暖風。李克強總理昨天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清理和規範進出口環節收費,為企業發展減負。會議提出幾項具體措施:一是降低中央管理的進出口環節部分收費,重新核定地方管理的經營服務收費標準,原則上只降不升。合併取消關檢環節重復、交叉收費。二是統一內外貿港口計費規定,建立定期成本監審和公開制度,規範港口碼頭收費。推行進出口環節收費目錄清單公示制度。三是禁止進出口環節強制、指定服務和收費行為,推進競爭性服務準入和收費市場化。查處借壟斷地位或權力擅立收費項目。幾項措施都有很強的針對性。 促進外貿便利化、助推出口加速的政策“組合拳”正在持續發力,同時要看到,“強外貿”還需要落實“更強”的針對性措施。只有政策不斷出新招、出實招,並把這些招數落到實處,才能讓中國外貿變得更強。 經濟之聲:昨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是近一年內政府高層第四次提及外貿領域的收費減免問題。同時也是自2014年3月中旬以來,外貿第十次成為常務會議關鍵詞。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外貿領域的收費減免,加大政策力度,是不是也側面反映出以往的政策執行得不到位?問題出在哪兒? 張建平:實際上,這一環節的收費問題與部門利益是緊密關聯在一起的,所以國務院反復強調,並多次出臺文件要為企業減負,減少最後環節的費用。但是到目前為止,過程仍然是非常艱難。因為它涉及到的部門非常多,其中包括海關、商檢、稅務、港口管理及口岸等各部門,每個部門根據它自己的服務內容,可能都有相應的收費依據。這樣的一個運行體制已經存在很多年了,運行也存在慣性。另外,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它的收費標準及收費程序可能也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哪些費用該減,又應該在什麼情況下減,這些問題都非常複雜,落實起來也會比較困難。 經濟之聲:在很多外貿企業負責人看來,對進出口環節收費的規範和清理是一項利好消息。結合您了解到的實際情況,當前進出口環節還有哪些收費亟待清理和規範? 張建平:從企業的角度來説,他們可能比較看重服務收費。例如在海關檢查的過程中,會有開箱費以及改單的費用等。另外,貨物在出港之前要接受抽查,可能會耽誤企業的交貨時間,因而産生相應的費用,所以在這方面,企業肯定會有怨言。由於每一種費用的具體情況、標準及程序都不同,所以每個地方都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對費用進行進一步的規範。 經濟之聲:目前這些費用對於企業來説包袱重不重? 張建平:我認為對於大型企業而言,包袱可能相對較輕,因為它們的資金實力比較雄厚,但是對於中小企業而言,這樣的成本可能是一種負擔。 經濟之聲:再具體來看一下三項措施。一是降低中央管理的進出口環節部分收費;二是統一內外貿港口計費規定,建立定期成本監審和公開制度;三是推進競爭性服務準入和收費市場化。查處借壟斷地位或權力擅立收費項目。事實上,這三條措施也是相關的政府部分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體現。政府把多餘的手拿下來,對於為外貿穩增長添動力有什麼重要意義? 張建平:我認為此次推進競爭性服務準入和收費市場化非常有改革新意。一方面它體現了簡政放權,也就是目前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要求。同時,中國進出口企業的數量非常龐大,所以收費的業務量也非常大,如果僅僅依靠相關的政府部門,就會産生效率及扶持量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引入第三方服務,政府來購買服務,就會有利於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的提高。同時,這也將有利於相互的監督和權力的平衡,並提高收費的透明度。 經濟之聲:實現收費市場化的難度是不是仍然比較大? 張建平: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這裡面涉及到了信息公開和透明的問題。這次的文件已經明確要求,各地都要針對自己的技術、環節建立起收費清單,然後向企業和社會進行公佈。之前處於壟斷地位或者擁有權力的部門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進行暗倉操作。廣東省在今年4月已經公佈了進出口環節的收費清單,這在全國是走在前列的,因為廣東是中國第一外貿大省,並且它的市場化進展一直比較快,其他省份可能目前還在制定過程中,還需要一段時間。因此,我希望各個地方都能夠加快行動,切切實實地給企業減負,從而讓我們的外貿能夠繼續發揮對於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記者 張慧娟)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