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達平代表等:多方合力打贏去産能“攻堅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3-06 10:0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李延霞、何軍)“去産能”被列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首。如何才能打贏這場“攻堅戰”?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明晰路線圖: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

“一斤螺紋鋼9毛多錢,一斤白菜2塊多,以前常説便宜是賣個白菜價,現在連白菜價都賣不上了。”全國人大代表、淮鋼特鋼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何達平表示,過剩行業去産能是繞不過去的坎,長痛不如短痛,要儘早行動。

部分行業産能嚴重過剩已成為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的羈絆。“去産能是五大任務的牛鼻子,這個問題不解決,去杠桿、去庫存等問題難以取得實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表示。

去産能,怎麼去?代表委員們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這幾方面很有針對性。

“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作用,多采用市場化手段去産能,哪些應該關停並轉,不能採取行政手段關廠子,要用市場供需規律來判斷。”王軍表示。

去産能,勢必會對地方經濟産生影響。“淘汰落後産能,不是説一句話那麼簡單,帶來的地方經濟增速下滑、就業崗位減少等問題,是地方政府必須面對的。所以去産能過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很重要。”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冷水江鋼鐵集團董事長陳代富表示。

對企業來説,去産能勢必會帶來陣痛,但這也是企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良機。“我國鋼鐵行業有1億多噸的過剩産能,但每年仍需大量的鋼材進口,這説明有些産品我們還生産不了。”

何達平表示,根本出路還是調結構,企業要主動作為,通過創新優化産品結構。結構優化了,自然有發展空間。

去産能涉及到企業職工的切身利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央財政今年將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於職工分流安置。

“針對兼併重組、破産清算過程中部分企業出現的員工失業問題,社會保障要跟上,社會政策要托底。”陳代富説。

責任編輯: 杜暢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