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金融改革與開放要齊頭並進

2018-06-01 07:1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了關於完善遠期結售匯業務有關外匯管理問題的通知,明確了允許遠期售匯差額結算。這表明,遠期結售匯在市場定價、交割結算、風險管理等方面完全實現了市場化改革。

隨著金融業改革開放步伐的逐漸加快,曾經制約金融業成長髮展的諸多難題正在逐一破解:利率管制基本放開,利率市場化改革邁出關鍵步伐;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新三板的推出和完善,使中小企業有了更多直接融資渠道;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讓金融安全又多了一道“防護網”;金融監管努力適應金融業發展新形勢,初步建立了監管協調機制等。

應該看到,我國金融體系的改革,始終伴隨著金融業開放程度不斷加深,而開放力度的加大又必然倒逼金融業自身深化改革,實現整個金融行業的進步與繁榮。

新一輪金融業開放的力度之大、範圍之廣,超出市場預期。就在4月27日,銀保監會發佈《關於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的通知》,4月28日,證監會發佈《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此前,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佈了12項中國金融擴大對外開放舉措,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時間路線圖逐漸明確。

從實踐經驗來看,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帶來先進的經營理念,助力我國金融業的效率提升、産業升級。國內金融機構通過對其先進管理方法的學習,不斷改善自身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促使金融企業産權和公司治理結構改革向縱深推進,國際經營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更重要的是,開放帶來的競爭壓力,成為金融業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動力。“金融業是一個競爭的行業,所以必然要引入競爭,要競爭就必然要開放。”易綱近日表示,通過競爭,中國金融業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金融服務得越好,整個經濟發展就會越好,越有效率。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表示,與國際同行相比,我國金融機構經營模式還比較粗放,在公司治理、産品創新、精準服務、風險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路線圖已經明確後,金融業只有進一步深化改革,才能應對未來各種可能的風險和挑戰。

“金融業的健康平穩發展,需要改革和開放繼續齊頭並進,不能一條腿長一條腿短。”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説,改革必須開放,開放促進改革,這是我國金融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在金融業擴大開放的進程中,要協同推進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合理安排改革開放順序,形成相互配合的良好開放局面。同時,要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體制,加強外部市場約束,提升金融風險防控能力。作為金融機構自身,則應著力改善法人治理結構,增強定價能力、盈利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

“金融體系的改革開放,涉及主體多,牽涉範圍廣,既要‘跑得快’,還要‘走得穩’。”董希淼表示,金融改革開放,必須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根據實體經濟的運行情況以及相關金融風險的接受程度等,平穩有序地推進。(記者 李華林)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