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沒有工傷保險 一律不準開工

2018-06-08 07:41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安徽推進工程建設領域全員參保
沒有工傷保險 一律不準開工

以前,工地上出個工傷事故,各方都緊張。

企業怕。“賠多少、怎麼賠,沒標準。討價還價,一折騰就是多少個來回。”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工程科主任樓國政形容。

調查難。“過去調查,又得開介紹信,又要找住建部門‘壯勢’,否則施工大門都進不去。”合肥市人社局工傷處工作人員韓雷直言工作難幹。

最受傷的還是農民工。看病、康復,樣樣都要錢,一次性補償不知能管多久。

問題的根源,在於工傷保險的一度缺位。

2014年,人社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建築業工傷保險工作的意見》,作出工傷優先、項目參保、一次參保、全員覆蓋的制度安排。3年多來,住建領域新開工工程建設項目參保率達99.73%,累計4000多萬人次建築業農民工納入工傷保險保障。

今年1月,我國全面啟動交通運輸工程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工作,鐵路、公路、水運、水利、能源、機場工程建設項目要確保在各類工地上流動就業的農民工依法享有工傷保障。

政策怎樣落地?實施效果如何?下一步如何推進?記者在安徽進行了調查。

項目制參保,各類工程建設項目都要先參保再開工

過去,為啥不給建築業等各類工程的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

樓國政直言不好辦:工傷保險屬僱主責任險,需單位為職工參保,可在建築等行業,工人今天在這兒扎腳手架,明天到那兒壘磚墻,多數不簽勞動合同。企業對誰在工地幹活,根本鬧不清楚,咋參保?

“那時通常是企業買意外傷害險,但也管不了多大事。”樓國政説,意外傷害險屬於契約式的有限責任險,投保保費高,賠付額度低,“真出個‘大意外’,三五萬元的賠付,也就是給個安慰。”

一方面參保有困難,另一方面工傷保險的作用又不可替代。如何破題?安徽的辦法是實行項目制參保。安徽省人社廳工傷處處長祖朝光説,“既然工地流動性大,就不必具體到人頭參保,而是按建設項目工程合同造價的一定比例繳納工傷保險費,所有參與項目施工建設的工人,都涵蓋在保險範圍之內。”

確定了參保方式,關鍵在從嚴把關,安徽主要卡住“一頭一尾”:開工前,施工單位憑人社部門出具的項目參加工傷保險證明才能辦理施工許可證;竣工前,憑參保證明才能辦理竣工備案手續。

同時,建設項目實行屬地管理、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對企業的參保情況進行督促、監管。祖朝光説,“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起建設項目參保的長效工作機制,實現應保盡保。”

今年4月,安徽出臺實施細則,規定不只建築行業,各類工程建設項目都要實現“先參保,再開工”。

“鐵路、水利、交通等各類在建項目有多少,現在各地正在摸底。”祖朝光説,推進方式上,仍堅持項目參保、屬地管理、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但為最大限度保護農民工利益,規定要“溯及既往”,“已開工未參保的,前期摸排清楚後,主管部門要督促相關單位補充辦理參保手續。”

截至2017年底,安徽全省建築行業3914個新建、3793個在建建設項目,工傷保險參保率達到100%,實現全覆蓋。目前,其他各類工程項目工傷保險參保工作也在推進之中。

擴大範圍,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參保紅利

企業花錢買保險,會不會加重負擔?

樓國政告訴記者,公司從嚴把關安全生産,多年沒有發生安全事故,雖然投保後比往年支付的項目成本略有增加,但這錢花得值!“就好比給車上保險,花小錢,換來的是安心。”

關鍵是,還減少了不必要的糾紛。樓國政説,“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多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多少等等,都有明確規定。”

韓雷的工作也好做了。“現在,企業都配合我們去做事故調查。”韓雷説,“不屬於工傷的能查個清楚,屬於工傷的有保險,理賠清楚明白。”

農民工最受益。得知丈夫李成(化名)顱腦嚴重損傷,又沒和施工企業簽訂任何勞動合同,妻子王越(化名)頓覺沒了指望。好在,施工單位按規定進行了項目參保,一年60多萬元的治療費全部由工傷保險兜底,每月還能領到4000多元的生活津貼。李成現在和將來的康復費用,也都有了著落。“這讓我們一家吃了定心丸,也逐漸恢復了對生活的信心。”王越説。

像李成這樣的情況,通過工傷保險,都能得到兜底救助。以合肥市為例,目前工傷保險參保人員中需長期住院治療的有13人,主要為顱腦、脊髓損傷等,月醫療費1.5萬元;領長期津貼的19人,人均月津貼4885元,全由工傷保險支付。

“工程建設行業從業人員特別是農民工兄弟工作本就辛苦,我們要兜牢工傷保險的底線,讓他們賣力不‘賣命’。”合肥市人社局工傷中心副主任丁寒冰説。從2014年的379人,到2017年的1635人,合肥市每年享受工傷保險支付的人數在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了參保紅利。

去年,王明(化名)在合肥高新區某工地搬運鋼板時手指被壓骨折,從申請工傷保險,到最後拿到一次性治療補助等,前後不到一個月時間。申請工傷認定當天,高新區人社局就做出了給予認定的結果。

這源於背後的一站式服務。“受制于行業特殊性,申請時可以沒有勞動合同,施工時穿的衣服、收到的工資條,甚至其他工人的證言等,都可以作為工傷申請的依據。傷情等簡單明確的10天內一定有認定答覆。”祖朝光説,為了讓申請、支付流程更加方便,安徽專門設立窗口一站式受理。

加強協調,推進新業態人員參保

下一步,推進各類工程建設項目參保工傷保險,還有一些難點。

“不同於建築行業,水利、鐵路等工程項目,有的是省裏批,有的是國家層面審批。”韓雷直言,執行過程遇到問題,部門間的協調有時比較困難。

比如,按照要求,之前未辦工傷保險的,主管部門要督促相關單位補充辦理參保手續。國家今年1月下發通知,安徽省今年4月出臺實施細則,很多單位年度預算裏都沒有參加工傷保險這項內容。“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市級機關跟省一級單位協調就比較費勁,更不好協調國家層面的項目企業參保。”韓雷説。

對此,祖朝光表示,執行過程中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安徽省人社廳將積極做好服務,“涉及省一級主管機關,我們可以幫助協調相關單位、企業調整中期預算;涉及國家層面的,將幫助督促相關單位落實參保工作。”

同時,要加強政策執行的靈活性。“比如像商合杭高鐵這樣的大項目,工程涉及好幾個省,該由誰落實參保?”祖朝光舉例,“項目屬地性質不明顯的,我們就劃分標段,按照標段參保。”

除住建及各類工程項目領域,還有哪些領域急需保障?

“比如互聯網平臺上的送餐員,交通事故率很高,但多數沒有和平臺簽訂勞動合同,出現問題也享受不到工傷保險待遇。”在祖朝光看來,新業態從業人員的工傷保險保障,是需要推動的課題。“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工傷保險參保範圍也要不斷擴大,這樣才能兜牢各類從業人員安全就業的底線,最大範圍實現保障全覆蓋。”(記者 孫振)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