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25年文物保護利用傳承體系基本形成

2018-10-10 09:4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文物之路這樣走
2025年文物保護利用傳承體系基本形成

10月9日,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就日前印發的《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進行解讀。“《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份專門針對文物保護利用改革並以中辦、國辦名義印發的中央政策文件。”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説,“也是中央全面部署新時代文物保護利用的指導性文件。”

總體目標很明確

《意見》提出了總體目標:到2025年,緊緊圍繞走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文物依法保護水平顯著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傳承體系基本形成,文物安全形勢明顯好轉,文物機構隊伍更加優化,文物領域社會參與活力不斷煥發,文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初步實現。

劉玉珠介紹,中國文物規模和博物館總量位居世界前列。據統計,中國現有不可移動文物76.7萬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以及數量眾多的民間文物,全國博物館5000余家。“就文物如何保護利用,《意見》列出了16項主要任務,包括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創新文物價值傳播推廣體系、完善革命文物保護傳承體系等。”劉玉珠説。

社會力量可參與

在文物保護利用的社會參與機制方面,《意見》指出,要堅持政府主導、多元投入,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的積極性。在堅持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所有權不變、堅守文物保護底線的前提下,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使用和運營管理。鼓勵依法通過流轉、徵收等方式取得屬於文物建築的農民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權。

《意見》同時指出,要支持文物保護由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並重、由注重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整體保護並重轉變,推動文物保護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落實各級政府支出責任。

管理機制將完善

關於文物資源利用的管理,《意見》指出,要建立文物資源資産管理機制。同時,將健全國有文物資源資産管理體系,制定國有文物資源資産管理辦法,建立文物資源資産動態管理機制。完善常態化的國家文物登錄製度,建設國家文物資源大數據庫。

《意見》強調,要充分認識利用文物資源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地方各級文物部門要加強統籌規劃,依法加大本行政區域文物資源配置力度。文物博物館單位要強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盤活用好國有文物資源。支持社會力量依法依規合理利用文物資源,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産品與服務。

合理利用要創新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在發佈會上指出,《意見》既強調文物保護也注重文物合理利用。為了做好文物合理利用這篇大文章,不僅要在政策、機制上有所突破,而且要在管理、實踐中有所創新。國家文物局將在四個方面加大力度解決難題。

首先是實施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計劃,更好詮釋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匯聚中國力量。其次,落實落細社會參與的相關改革舉措和配套政策,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國有不可移動文物利用的方式和管理模式。三是著力推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四是要著力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依託國家海外文化陣地和國外文物機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記者 趙曉霞)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