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網上廣交會”蘊藏著的“互聯網+”秘密

2020-04-08 21:28 來源: 鳳凰網·政能亮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4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推出系列舉措,旨在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努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針對全球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會議決定,第127屆廣交會于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這是廣交會創立以來第一次在網上舉行,既是非常時期的替代方案,又反映了市場上的客觀需求,還體現了技術發展對創新的重要支撐作用。

當前,當前全球疫情大流行加速傳播,對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投資帶來巨大衝擊。作為全世界重要的貿易大國,中國的貿易依存度相對而言處於高位,世界貿易市場的動蕩對中國也有著不利的影響。在經歷了第一階段艱難抗擊疫情之後,曾經疫情風暴眼的武漢于4月8日零點解封,中國的抗疫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復工復産也正在穩步推進當中。但全球疫情的大流行,一方面使得中國的疫情防控還處於常態化階段,另一方面影響了中國的對外貿易。

根據海關總署3月2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期間,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41238億元,同比下降了9.6%,其中出口貿易20406億元,同比下降15.9%,進口貿易20832億元,同比下降2.4%。出口貿易大幅度的下滑使得1-2月中國外貿出現比較罕見的貿易逆差。加工貿易佔我國外貿1/4,1-2月來料加工裝配貿易出口額下降16.3%,進料加工貿易下降21.4%。

外貿壓力的背後緊隨的是就業的壓力,就業壓力影響的是消費的壓力。“六穩”看似互不相干,實則相輔相成。在4月7日的國常會上決定,在已設立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再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而對於受影響最大的加工貿易企業,推出了針對性的稅收減徵或免徵政策。

在國內消費還未全面啟動的情況下,如何穩定外貿訂單,擴大外貿市場成為穩外貿的重要抓手。創辦于1957年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是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種類最全、採購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信譽最佳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已發展為中國對外貿易第一促進平臺,被譽為中國外貿的晴雨錶和風向標。商品展會是擴大外貿訂單的重要手段,但疫情的影響使得傳統形勢的商品展會無法進行。

在當前的特殊條件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做出了創新性決定,第127屆廣交會于6月中下旬在網上舉辦。廣邀海內外客商在線展示産品,運用先進信息技術,提供全天候網上推介、供採對接、在線洽談等服務,打造優質特色商品的線上外貿平臺,讓中外客商足不出戶下訂單、完成交易。讓貿易不受具體物質條件的限制,節約交易成本、提高洽商效率。

支撐“網上廣交會”得以實現的關鍵是成熟完善的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工業物聯網等前沿科技。從某種意義上將,“網上廣交會”也是中國新技術的一次特別展示。

“網上廣交會”的舉辦具有紮實的物質基礎和可資借鑒的範例。實際上,各種形式的網上交易會由來已久,世界上比較著名的網上展覽會有Sanitaryindustry (衛生級工業網上展覽會),Directindustry(工業網上展覽會),Nauticexpo (船舶網上展覽會),Archiexpo(家居網上展覽會),和Medicalexpo(醫療網上展覽會)等。

廣交會畢竟第一次在網上舉辦,會面臨著諸多挑戰。

第一,觀念尚需轉變。長期以來,傳統展會居主導地位,各界對網上展會的重視程度有限,由此導致資源整合、人員配備不到位。因此,主辦方要加大宣傳力度,促進各界的觀念轉變,廠商也要積極準備,調配更多資源服務於網上展會。

第二,技術保障必須有力。網上展示和交易的核心保障是信息技術,優質高效的信息傳送系統是保證客戶對産品“如親眼所見”的關鍵,而順利實現網上洽商和交易也需要暢通網絡和良好界面的支持。

第三,業務模式還需努力完善。對於中國來説,網上交易會的業務模式尚不成熟,主辦方和參展企業都處在摸索階段。因此相關各方要通力合作,積極探索有利於開展網上交易會的具體方案與策略。

“網上廣交會”是一次貿易形式創新的嘗試,通過網絡就可以不限時間、地點、人數和商品數量來開展交易,形成海納百川、縱深發展的態勢。對於參展企業來説,可以用更少的費用通過參加網絡展覽會取得類似傳統展會的參展效果。在新技術不斷改變日常生活模式的當下,傳統的商品展會模式也會隨之改變,或許這是一個契機,讓傳統的商品貿易展會也能玩一把“互聯網+”。(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 王孝松)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