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氣象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綜述

2017-10-12 18:10 來源: 氣象局網站
【字體: 打印

強化科技支撐 助力永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氣象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
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綜述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指明了前進方向和發展路徑。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氣候是最活躍的因素,是自然生態系統狀況的綜合反映,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氣象工作作為中國政府整體工作的一部分,承擔著氣象預測預報、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開發利用氣候資源等職能,在生態文明建設總體佈局中發揮著基礎性科技保障作用。

這五年,氣象部門立足科技型、基礎性公益部門定位,強化在氣候變化科研和適應工作上的傳統優勢,緊扣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城鎮化戰略、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態環境安全等國家核心戰略,通過發佈氣候變化權威科學信息、強化極端事件應對、開展氣候變化評估、參與國際國內應對機制設計、推進氣候資源開發和科普,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立足傳統優勢 為生態文明奠基

“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孫子就已經明確認識到,戰前的研究部署是決勝的關鍵。而在當下,人類社會所面對的是比古代戰爭複雜千萬倍的氣候變化,科學的氣候數據與決策支撐更加必不可少。

那些遍佈全國的氣象觀測站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累積形成了最可靠的氣候觀測數據。五年來,氣象部門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力求更好地將這些數據提煉為決策參考信息,構築應對氣候變化最堅實的地基。

自2012年起,每年年初,《中國氣候變化監測報告》就會出現在相關人士的案頭。這本書從大氣、海洋、冰雪、陸地生態和影響因子等方面揭示了諸多與氣候變化相關聯的科學事實,為政府有效制定氣候變化政策和談判策略,滿足國內外科研與技術交流需要,提升現代氣候變化業務能力,更好地開展專業教育和科普宣傳提供科學依據。《中國溫室氣體公報》的出版,更是為減緩氣候變化提供了科學依據。

這五年,結合觀測業務的調整,中國氣象局著力提升氣候系統觀測的數據質量,強化衛星對大氣成分變化的監測能力,理順溫室氣體本底觀測和分析業務,開展全球和區域氣候變化的監測、檢測與預測評估。在堅實的數據基礎上,中國氣象局還公開發佈了我國氣候要素長期變化的標準序列和預估數據集,為制定長期發展戰略奠定了基礎。此外,更為精細、更具實踐操作價值的區域和省級氣候變化監測公報編制工作也在逐步推進,部分省份已經開始逐年出版。

這五年,在氣候變化檢測歸因、極端氣候事件發展及其變化規律、氣候變化影響評估、極端事件風險評估等關鍵技術上,氣象部門形成了一批獨具部門優勢、集成度高、帶動性強的科技成果。

這五年,面對氣候預測這一世界性科學難題,中國氣象局交出了滿意答卷。全球高分辨率的海-陸-冰-氣多圈層耦合的氣候系統模式(BCC_CSM)——水平已經進入國際前列;我國氣候預測準確率由過去30年的65%提升為70%。2017年,在氣候前兆信號較弱的情況下,汛期指導預報獲得80分的好成績。不僅如此,模式産品還順利走出國門,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評估報告的編寫提供了大量的基礎試驗數據。今年5月,該模式的厄爾尼諾/拉尼娜預報産品正式被納入氣候與社會國際研究中心ENSO多模式預測框架,與美、日、英等國家的18個數值模式産品同場競技,全球氣候預測者可以實時查閱、參考我國的預測。

當好“智囊”角色 推動科學決策

淬火提純,百煉成鋼,為的就是能堪大用。作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中國氣象局在強化氣候觀測與預報能力的同時,還力圖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份能力,積極參與到我國生態文明和國際氣候制度建設中去,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決策中充當最可靠的“智囊”。

五年來,中國氣象局全面參與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部署和行動,在《關於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決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十二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等國家重大規劃、戰略和計劃的編寫之中,都能找到氣象部門的身影。此外,中國氣象局還與國家發改委積極推進《應對氣候變化法》立法工作,並積極參與我國低碳發展宏觀戰略研究、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及溫室氣體統計核算體系建設。中國氣象局提供的《氣候變化研究進展》《氣候變化動態》也為各有關部門掌握最新科技信息發揮了重要作用。

《巴黎協定》團結起全世界的力量,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而在艱難的談判過程中,中國起到了關鍵作用,受到世界矚目。在此次談判中,中國氣象局承擔能力建設議題G77+中國集團協調人,與科技部聯合舉辦邊會,解讀《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簽署了中英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關於氣候變化風險評估合作的工作協議。作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國內牽頭組織單位,中國氣象局組織中國作者深入參與報告編寫,開展報告的政府/專家評審。在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中,中國作者參與的文獻為415篇,約佔總引文數的3.9%,且報告的每一章都有中國作者參與。

圍繞國家氣候變化適應戰略,中國氣象局持續推進氣候服務和可行性論證。推進傳統氣候服務與各行各業應對氣候變化需求的融合,建設以基礎綜合數據庫和氣候模式系統為支撐,以農業與糧食安全、災害風險管理、水資源安全、生態安全和人體健康為優先領域的氣候服務系統。在青海三江源,氣候服務為保護“中華水塔”添磚加瓦。自2006年起,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取得良好效益,截至2016年增加降水量551.73億立方米;作業影響區域湖泊濕地面積擴大,水源涵養功能逐步恢復。扎陵湖和鄂陵湖水域面積分別增大25.89平方公里和50.34平方公里。

與此同時,隨著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實施,中國氣象局重點圍繞京津冀及其周邊區域、長三角區域開展環境氣象預報敏感區和大氣污染輸送通道監測,提高對氣溶膠氣候效應及大氣污染物擴散的科學認識水平,加強對觸發重污染氣象條件的分析預報業務,推動建立跨區域、跨部門的重污染天氣協調應急機制,為國家和地方評估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成效提供了獨立、客觀的科學信息。2013年組建的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及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實現了區域大氣環境監測數據共享、信息通報和聯合會商,加強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部門聯動,聯合開展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及面向高層的決策服務。

挖掘綠色資源 助力永續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要從資源利用這個源頭抓起,利用資源則要從氣候資源這個關鍵發力。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人們賴以生存的氣候資源正在發生變化,而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幫助人們認清乃至利用這些變化,也是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大挑戰之一,氣溫、降水等諸多因素的改變,促使農業生産條件發生劇變。在我國“鐮刀彎”地區(包括黑龍江內蒙古冷涼地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乾旱區和西南石漠化地區,因在地圖上連起來形似鐮刀而得名),由於氣候變暖和玉米價格高漲,玉米種植一再擴張。2016年,國家氣象中心對上述地區的玉米氣候適宜性和氣候生産潛力進行定量評估,並結合遙感監測,將其劃分為玉米適宜區、次適宜區和不適宜區,有效配合了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非優勢區種植調減工作。

在全國範圍內,氣象部門全面推進氣候變化對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種植制度、病蟲害、品種適應性、産量和品種的綜合影響評估;建立不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農作物産量評估的定量關係模型,研發全國和區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農業損失評估模型,為降低農業自然災害風險提供支撐。另一方面,農業氣候資源和空中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精細化評估也在進行。

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是節能減排、履行《巴黎協定》承諾的重要一環。而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中的“明星”能否順利開發,則取決於氣候條件。如今,風能資源詳查和評估、太陽能資源評估已經成為氣象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五年來,中國氣象局摸清了全國陸地及近海的風能資源分佈,並在上千個風電場選址中得到應用;完成全國陸地太陽能資源開發潛力宏觀評估和重點區域精細化評估。由於風能、太陽能開發受天氣影響巨大,中國氣象局還推出了風能太陽能預報業務服務産品,覆蓋全國陸地,滿足電網調度需求。此外,圍繞大型水電、核電、潮汐能等非化石能源的開發利用,氣象部門開展了氣候可行性論證。

治療“城市病”,氣象要素不可或缺。中國氣象局結合全國各地特徵,強化氣候變化特別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大型城市和城市群生命線系統(交通、電力、供水、衛生等)影響的評估,分析氣候變化背景下各類疾病在城市的發生規律、分佈範圍和傳播途徑,圍繞暴雨、高溫、霧-霾等極端事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提出適應策略和解決方案。在北京,氣象部門參與了城市通風廊道系統構建,該工作被列入《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在上海,氣象部門參與了崇明島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提出專業建議並被地方政府採納。

今年2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中國氣象局參與其中,將為紅線劃定工作提供氣候背景、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風險等決策信息,結合生態功能重要性、生態環境敏感脆弱性評價等提出氣象部門綜合意見,並跟進後續嚴守紅線工作。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面對紛繁複雜的氣候變化,氣象部門將與生態文明建設一路同行,共同造就“美麗中國”。記者 劉釗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