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外匯儲備破萬億美元利大於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13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沒有理由憂慮外匯儲備激增

    客觀反映對外經濟實力優勢

    能夠應對國際投機資本衝擊

    人均水平在世界上還是低的

    中國外匯儲備突破1萬億美元,這不僅是中國的紀錄,也是世界的紀錄。面對這一歷史性突破,世界為之震動,國內一些學者也發出了“外匯儲備過多”的驚呼。那麼,究竟應當如何看待中國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中國外匯儲備突破萬億美元大關到底是憂還是喜?這不僅關係到對外匯儲備本身作用的認識和我國外匯儲備政策的制定,而且牽涉到中國整個對內、對外經濟政策的調整。我的觀點是,雖然外匯儲備的超速增長可能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面對外匯儲備高速增長的勢頭,我們大可不必驚慌失措。相對於我國過去長期存在的外匯短缺而言,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從根本上説利大於弊,更應值得我們欣慰。

    一國外匯儲備的存量來自國際收支順差的積累,而國際收支持續順差通常是該國對外經濟實力佔優勢的客觀反映。因此,我們不能僅僅囿于外匯儲備本身的數量增減而評判其利與弊,而應結合我國對外經濟實力的變化來分析其得與失。面對我國外匯儲備能夠突破萬億美元大關這一事實,我們不僅沒有理由憂慮,反而應當為之感到欣喜,因為,它意味著我國對外經濟實力正在逐步增強。應當説,只要我國經濟增長是健康的,外匯儲備的增加就是必然的。忽視外匯儲備對經濟發展的這種依存關係而刻意打壓外匯儲備的增長,最終必然付出抑制經濟增長的代價。

    我國人民幣目前還不是自由兌換貨幣,但無論從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趨勢考察,還是從人民幣自身的演變規律分析,人民幣的自由兌換並最終走向國際化,都將是人民幣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目標。國內和國際經驗都表明,一國所持有的儲備資産的多少與該國貨幣的兌換性和國際化程度密切相關,它是貨幣自由兌換的物質基礎。我國之所以1994年能夠實行人民幣經常項目下有條件可兌換,1997年正式接受世界銀行協定第八條款,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2002年以後開始出現人民幣資本項下管制放鬆的跡象,就是我國外匯儲備不斷增長帶來的結果。當我們看到人民幣在自由兌換道路上開始起步並加速行進、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不斷上升之時,絕對不應忽視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當前世界經濟的發展仍然充滿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雖然近幾年來國際金融領域沒有發生大的危機,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永遠高枕無憂。相反,一旦遇到適宜的環境,國際投機資本完全有可能再次興風作浪,掀起類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那樣的金融風暴。實踐證明,充足的外匯儲備就是一種應對國際投機資本衝擊、防禦金融危機的資源武器。當年泰國如果有足夠寬裕的儲備資金,金融危機可能就不至於惡化以至蔓延為整個區域的金融災難;韓國如果有充裕的儲備資産,也不至於淪落到政府號召國民出賣手中金銀飾品給國家、幫國家度過難關的境地。同樣在1997年,中國香港地區擁有的大量儲備資産成為香港匯率保衛戰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國也正是憑藉10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才有底氣在國際投機資本的猛烈衝擊面前做出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在國際上樹立起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世界銀行最近發佈的《東亞的重生》的報告也認為,近年來,東亞之所以不存在金融危機,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東亞國家積累了逾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既然如此,那種一看到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就大聲叫停的觀點顯然是不妥當的。

    其實,我國外匯儲備雖然總量破萬億美元,但並沒有足夠的理由證明外匯儲備已經過多。我國是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如果按人口平均,我國的人均外匯儲備尚不足800美元,這在世界上恐怕也是很低的,比起日本等外匯儲備比較多的國家和台灣、香港地區,人均外匯儲備水平相差更大,更何況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貨幣還在一定程度上充當著世界貨幣的角色。既然這些國家和地區都沒有為鉅額外匯儲備而憂慮,我們有什麼理由面對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而“寢食不安”呢?與其為外匯儲備破萬億而驚呼、而憂慮,倒不如充分利用外匯儲備比較充足的優勢,讓其為我國“和諧社會”乃至“和諧世界”的構建做出一些實實在在的貢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 謝太峰)

 
 
 相關鏈結
· 人大教授趙錫軍:外匯儲備可以用來投資外企股權
· 我國外匯儲備還會漲多高 構建新型外儲管理體系
· 把超適度的外匯儲備花出去 解決社會經濟矛盾
· 社科院財貿所所長裴長洪就外匯儲備規模答記者問
· 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中國不追求外匯儲備數量
· 周小川表示以人均尺度來看中國外匯儲備額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