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三十年經歷五次改革:折射中國行政管理體制走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0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宋振遠、張建新)前不久,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的《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同意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至此,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從目標到實施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回首改革開放30年,我國先後經歷了5次較大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儘管每次改革的背景不同,任務不同,過程有難易,效果有大小,但歷次改革都適應了生産力發展的階段性需要。

    面對即將出臺的第6次機構改革方案,梳理過去5次改革的得與失,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走向清晰可見。

    5次改革一條主線:精兵簡政 轉變職能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一直研究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他説,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6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落腳點基本上是精簡機構、精簡人員、轉變職能、提高效率。

    1982年第一次政府機構改革前,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多達100個,領導職數急劇增加。汪玉凱説:“當時冶金工業部,正副部長一共有24位。”此次機構裁減,國務院撤並了39個部門。

    回頭看1982年的改革,其成功點不僅在於精兵簡政。這次改革的深遠影響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打破了領導職務終身制,二是根據鄧小平提出的“四化”標準(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大批年輕知識分子走上領導崗位。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相關鏈結
· 《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單行本出版
· 溫家寶: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 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轉變政府職能加強自身建設
· 人民日報: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建人民滿意政府
·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
· 政府職能轉變仍有滯後 須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