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有一位72歲甲流患者在治愈的情況下,卻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發作去世。對此,北京同仁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孫永昌特別提醒,冬春季節,流感和陰霾天氣,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患者的病情,對慢阻肺患者來説,比一般人群更需警惕甲流。
慢阻肺是指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一組相關聯的有氣道阻塞的疾病,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慢阻肺的發病高峰。孫永昌強調:“慢阻肺到了冬天就容易加重,表現為咳嗽、咯痰加重、甚至呼吸困難。呼吸道病毒感染、包括流感,是導致慢阻肺加重的主要原因。而冬季是流感流行的季節,今年又遇上甲流共同流行,因此及早發現和救治流感重症病例成為醫療機構的主要任務。”
患上甲流會危及生命
據統計,慢阻肺病人感冒後90%以上可引起急性發作。對於慢阻肺患者來説,如果患上甲流,則極有可能引發慢阻肺急性發作,從而危及生命。“今年的臨床資料發現,因甲流住院的患者中,一半以上都患有基礎疾病。”孫永昌強調,患慢阻肺的人群需盡力避免感染甲流病毒,特別是對於那些還有慢阻肺合併症(例如心血管病)的患者。
如果慢阻肺患者認為自己得了甲流,該怎麼辦呢?孫永昌説,一般不建議患者自行服藥來預防或治療甲流。不能用抗菌素預防流感,更不要自行更改平常的藥物治療方案。在流感流行期間,慢阻肺患者特別要堅持平常的規律性藥物治療,儘量保持呼吸健康。當然,如果呼吸道症狀加重了,應儘快就診,由醫生決定是否需要更改治療方案。
孫永昌指出,如果慢阻肺患者認為自己得了甲流,有典型的流感症狀,例如高燒、咳嗽、咽痛,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應該儘快診治,同時要採取措施避免傳染他人。
新的甲流疫苗只能預防甲流,但它並不能預防通常的季節性流感。“因此,如果情況允許,可以考慮接種其他流感疫苗。”孫永昌説。此外,其他預防措施同樣適用:首先,不要直接觸摸口腔和鼻腔;其次,勤用肥皂洗手,或用酒精棉球擦拭;第三,不要密切接觸病人;第四,少去或不去人群擁擠的場合;第五,居室內經常開窗通風等。
慢阻肺患者應做好冬季保健
“慢阻肺每病發一次,就惡化一次,因此治療和保健很重要。”專家認為,中度以上的慢阻肺患者在夜間會出現缺氧的症狀,長期有效的氧療會改善病情。
“不少患者不能堅持氧療,害怕會吸氧吸上癮,其實不用擔心,氧療是不會上癮的。”孫永昌透露,在接受“家庭氧療”時貴在堅持,最好每天進行8—10小時,療效會比較好。“慢阻肺屬於全身性消耗疾病,大部分會表現為營養不良的狀態,營養支持很重要。”
孫永昌説:“慢阻肺病人缺氧消化功能不太好,容易偏食,肉食、牛奶攝入的比較少,飲食不均衡,機體的免疫力不強。慢阻肺患者應該補充蛋白質和營養素,如果消化功能不好,可以少食多餐。平時也應該多食一些養肺的溫補食物,如棗、山藥。”
另外,做好冬季保健對慢阻肺患者尤為重要,同時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儘量避免與患感冒的病人接觸。飲食上不吃過敏食物、油膩食品,多吃青菜、水果,可以清肺化痰,保持氣道通暢,緩解症狀,並要忌煙、酒及辛辣食物。慢阻肺患者居住和工作環境要溫暖舒適,空氣要新鮮,常開門窗、多曬太陽,居室內保持一定濕度。特別是可進行一些慢跑、練太極、游泳等節奏緩慢的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呼吸機能,提高肺活量和呼吸肌力,從而改善肺通氣功能。
40歲以上定期檢查肺功能
近日,北京市衛生局發佈健康播報稱,北京市40歲以上慢阻肺的患病率約為8%,其中男性為11.9%,女性為4.5%。
孫永昌解釋説,慢阻肺發病早期十分隱蔽,幾乎沒有症狀,有一半人不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醫生大多根據求醫者咳嗽、咳痰、氣促作為診斷的依據,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此外慢阻肺還具有進行性、不完全可逆特徵,臨床表現為長期反復咳嗽、咳痰和喘息,久而久之將演變成肺心病,最後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統,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專家建議將肺功能檢查像檢查血壓、血糖一樣納入到人們的常規體檢中去。這樣就能保證慢阻肺得以早診早治,一般來説,40歲以上人群,一年要做一次肺功能檢查。(記者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