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21日 21時54分   來源:新華社

建設美麗中國 推進生態文明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七

    新華社北京7月21日電(新華社記者顧瑞珍 吳晶晶 羅沙)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的理念”“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努力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賦予了新內容,提出了新要求。

    “兩個清醒認識”發人深思

    今年6月,北京霧霾日數達18天,成為繼今年1月之後又一個空氣質量“爆表”月。

    大範圍的霧霾天氣影響數億人口、嚴重的水污染威脅著群眾飲用水安全、令人擔憂的土壤污染問題密集爆發……高速發展30多年後,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污染問題也更加強烈、集中地顯現。

    “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令人警醒、發人深思。

    中國在短短幾十年裏,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才完成的工業化過程,現在還在加快推進;與此同時,發達國家一兩百年間逐步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集中顯現,呈現明顯的結構型、壓縮型、複合型特點,而且環境總體惡化的壓力還在加大。

    近年來,我國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措施,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然而,仍有一些地區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在GDP增長的同時,留下了鉅額的“生態赤字”。

    松花江水污染、雲南曲靖鉻污染、湖南郴州血鉛事件、湖南“毒大米”事件……層出不窮的公共環境事件一次次給粗放發展模式敲響警鐘。

    “中國現在已處於重污染階段,傳統污染問題和新問題交織,是全世界各國都沒有遇到過的最複雜最嚴重的環境問題。如果不能採取有效積極的措施,我們的環境形勢將面臨巨大挑戰。”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偉對此十分憂慮。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中國政府在5月14日發表的《2012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人權保障。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説:“我們必須從對子孫後代生存發展負責的高度,喚起對保護資源環境的高度自覺和警醒;我們決不能走西方發達國家‘先發展經濟,後治理環境’的老路,而要積極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

    “保護優先”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抉擇

    在頻頻出現的環境事件面前,單一的經濟增長指標蒼白無力,讓我們重新審視天平上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分量。

    近期集中出現的環境問題警示我們,實現中國夢、建設美麗中國,必須更加重視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5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保護優先方針的提出,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自然規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化,對發展與保護關係的把握更加科學。”周生賢説。

    從理念到現實,還有一段艱難的路程。

    作為中國環保領域的開拓者,國家環保局首任局長曲格平曾感慨:誰都贊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可許多地方在制定具體政策時,還是寧可犧牲環境保護經濟。

    在各地“十二五”規劃中,仍有20多個省份把鋼鐵、石油化工等産業作為重點産業來發展,環境壓力持續加大。

    曲格平認為,我國還沒做到有效避免很多發達國家曾經歷的“先污染、後治理”老路。這位83歲的“環保老人”疾呼:已到了抉擇的關鍵時刻!徹底轉變經濟發展觀念和方式,刻不容緩。

    30多年前人們求溫飽,現在要環保;30多年前人們重生活,現在重生態。黨和政府看到了這種發展中的期望,並且順應這種期待,提出了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

    觀念確立,貴在落實。正如國際著名環保專家、曾連續17年擔任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的托爾巴博士所言:真正檢驗我們對環境貢獻的,不是言辭,而是行動。

    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護航”

    年初,浙江瑞安網友懸賞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引起輿論關注,不少地方民眾紛紛響應,邀請地方官員下河。

    這一情緒化的表達傳遞出民眾對生存環境的不滿和無奈,也折射出對問責制度的強烈期待。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體系,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列為發展的“紅線”和“高壓線”,決不允許任何人跨越雷池半步。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

    設立環保“紅線”,就是要建立科學合理的幹部政績考核機制,把資源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把群眾評價作為考核幹部政績的重要參考尺度。

    設立環保“紅線”,更要對環境問題堅決開展迅速、公開、透明的整治和查處,“鐵腕執法、鐵面問責”。

    人們注意到,環保部近日對脫硫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企業開出罰單,其中不乏中石化、中石油這樣的“中字頭”企業。環保部于2月下旬至3月組織華北6省市相關部門,排查涉水排污企業約2.6萬家,對88家企業處以罰款,對80家企業立案調查。

    此外,今年組織開展的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中,對環境違法案件沒有查處、隱瞞案情、包庇縱容違法行為的將依法依紀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重大環境污染問題和環境違法案件將實行掛牌督辦。

    人們也注意到,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出臺的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釋6月開始正式施行,對於觸犯多個罪名的環境污染犯罪行為,司法審判會“從一重罪處斷”。

    ——今年5月,雲南昆明東川區一河道遭嚴重污染,8名責任人被批准逮捕、包括東川區環保局長在內的5名官員被問責。

    ——今年7月,廣西賀州賀江合面獅段發生水污染事件,5名相關責任人被停職。

    “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用制度管人,按法治辦事,共同建設生態良好的美好家園,就一定能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産生活環境。

 
 
 相關鏈結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六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五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四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一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述評之二
· 從嚴管黨治黨—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述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