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深化金融改革,適時適度預調微調—— 疏通服務實體經濟“血脈” 為了落實和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5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從增加信貸資金供給、降低資金成本、優化信貸結構幾個方面作出新的部署,著力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包括加大“定向降準”、對行業“有扶有控”等。對於金融機構來説,也有了改進金融服務的明確方向,即提高貸款審批效率,防範金融風險。 自去年以來,包括“金融十條”在內的多項政策,對促進經濟發展、加強薄弱環節、健全金融體制等,發揮了積極作用。通過不斷地細化政策,各金融機構不斷地探索創新,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在逐漸落到實處,改革紅利正在逐漸顯現。 增加供給—— 為薄弱環節廣“開源” 在“定向降準”提出後不久,此次國務院再次強調對此加大力度,顯示了增加供給的決心,以緩解農業和小微企業面臨的“資金來源不足、資本利潤不高”的共同難題。 銀監會今年也曾發文,要求增加“三農”信貸資金來源,具體包括制定實施“三農”專項金融債政策、探索建立資金回流農村新機制等。銀監會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設置了“兩個不低於”的“硬杠杠”——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 信貸資金效能的發揮離不開金融機構服務體系的完善,它關係著投放資金的使用效率、覆蓋範圍。對此,銀監會表示將穩步培育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鼓勵主要商業銀行加快小微企業專營機構建設,向下延伸網點。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大多股份制商業銀行已將一定金額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劃歸零售業務條線,通常從500萬元到1000萬元不等,以便於業務批量化拓展。此外,針對農村金融,中國農業銀行表示將繼續深化“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郵儲銀行也稱將進一步發揮資金回流機制。 優化結構—— 為新興産業亮“綠燈” 近年來,無論是出於政策導向還是自身發展,金融業對戰略性新興産業開始了信貸傾斜。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將繼續引導金融機構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製造業、現代信息技術産業和清潔能源。同時,也會擇優支持鐵路、聯網高速公路、城市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及企業“走出去”發展,大力支持國家實施新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發展戰略,加快主體功能區建設。 去年以來,優化信貸結構的落腳點在4個方面:一是加大行業整合重組支持力度,定向開展並購貸款;二是加大不良資産處置力度;三是探索信貸資産轉讓及流轉業務;四是信貸資産證券化常規化發展持續推進。 金融機構也試圖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進行抵押方式創新,以文化企業為例,其“輕資産”特徵在授信時就面臨估值難、抵押擔保不足等諸多問題。為此,各家商業銀行相繼推出版權、知識産權、軟體著作權等新型質押貸款品種。 目前,政策性銀行、主要商業銀行中已有多家開展了信貸資産證券化項目,如今年3月,招商銀行已向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成功發行2014年第一、二期信貸資産支持證券。此外,記者獲悉,多家城市商業銀行、汽車金融公司的證券化項目也在申請過程中。 降低成本—— 縮短融資鏈條要“拆橋” 融資成本居高不下是當前實體經濟面臨的一大難題。解決這一問題,要推動資金需求者與資金供給者直接對接,避免中間環節過高的成本加價,讓金融重回實體經濟當中。 目前,實體經濟融資中間環節仍然較多。當實體經濟資金出現短缺,市場首先期盼的就是調整貨幣政策,企業首先想到的是去借“高利貸”。按照央行的統計口徑,2013年銀行融資成本為7.12%,信託融資成本至少在10%以上,委託貸款和民間借貸的融資成本則分別在百分之十幾甚至二十以上。如果企業被迫通過這些中間環節融資,成本非常高。 把“橋”拆了,是縮短融資鏈條的好辦法。為此,要規範同業、信託、理財、委託貸款等業務,清理不必要的資金“通道”、“過橋”環節,縮短融資鏈條。降低小微企業擔保費用。 今年5月,針對同業業務的規範,一行三會和外管局聯合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銀監會也在同日發佈配套政策,文件界定了諸多同業業務,明確禁止“抽屜協議”,買入返售非標業務實質性被叫停,同業業務經營權上收。 讓公司債券回歸直接融資也是一個辦法。如果資金供給者和需求者直接對接,資金供給者可以分享到財産性收入,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也可以降低。 支持實體經濟,就要讓實體企業和城鄉居民擁有更多的金融選擇權。金融活水只有澆灌到深處,才能滋養實體經濟大樹,才能更好地服務民生。(經濟日報記者 王璐 郭子源)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