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保險補齊社會服務的短板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0 10:05 來源: 光明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決定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圍繞推進簡政放權,通過相關法律修正案草案和行政法規修改決定。(7月9日 中國政府網)

    現代保險所對應的服務産業一直都是居於“廟堂”和“江湖”的雙重關切之下。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把部署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作為重要議題,也是要以破題之力,來推動保險業往縱深發展。

    會議指出,“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能夠幫助企業和群眾對衝經營和生活中的風險、增強安全感”。從現階段來看,保險業已經開始深耕中國各個角落。有井水處,皆有保險推銷員的身影。這些勤勞的保險推銷員是中國保險業初級階段有力而又散化的符號之一,符合會議中所説的“激發社會創造創業動力,有利於增加就業”。然而這僅僅是作為壽險的一種獨立形式,中國要完善現代保險服務,必然要在多元化方向發展。

    “把商業保險建成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這句話點出了一些關鍵詞。商業保險的所涵蓋的範圍極大,但相比于壽險來説,卻有點“後知後覺”。畢竟商業保險的對象往往可以上升到整個社會,這就更容易打造一張可以托底的網。譬如養老、大病和健康等,都屬於這個範疇。運行良好,那無疑可以推動整個社會的良性循環。

    再挖掘冰山一角來説,現在貿易量巨大,而貨物流動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如果有商業保險來支撐,將會大大降低業主的風險性。但現在階段來看,在這方面的保險投入還是不成正比,而離“重要支柱”的行成,還是有一段路要走。

    此外,會議提出“將保險納入災害事故防範救助體系”。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更體現服務的價值,同時,也體現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某種改變。對於救助防範來説,保險無疑具有比政府部門更敏銳的觸角和更專業的預判。中國進入災害多發期,光靠政府顯然不足以應對全部難題。在發動社會力量之餘,讓保險也能起到“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作用,這顯然是很有必要。

    把三農保險也放在顯眼的位置,是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抓手之一。農民由於知識、資金等結構,往往處於弱勢地位。而保險關注低端是具有天生性,但在我國,對於農業的保險傾斜在某些地方還處於下不去的階段。個別原因是人為造成的壁壘,譬如合同條款讓農民覺得是看天書、保費往往超出傳統農民的底線,以及沒有合適的保險産品讓農民選擇。此次會議,就要求“創新保險支農惠農方式,支持保險機構提供保障適度、保費低廉、保單通俗的‘三農’保險産品”。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做大做強農業保險,在糧食多年連增的背景下,顯然就是在打造香餑餑和金飯碗。

    會議最後強調的是“深化保險業改革開放”。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而對於保險業的改革,尤其是現代保險業的服務改革,更是需要持續性,也更要用市場化的眼光去看。要“把市場當成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因素”,而這同樣適用於保險業。此次會議強調的保險準入退出機制改革,就是要不玩虛的。讓優勝劣汰進行活力循環,這樣所謂的監管監督才能有的放矢。這也是創造競爭的必須途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發展需要實體經濟、貿易、金融等多方面助力,而保險也無疑是其中重要一個環節。讓保險為服務業補齊短板,更多地消弭政府不足和社會情緒,這樣做的好處還有很多。(呂涯)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