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穩增長離不開政府的簡政放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5 13:13 來源: 光明網
【字體: 打印本頁

    7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聽取部分中央企業、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負責人的看法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會上,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中建總公司、交通銀行、格力集團、東方希望集團、搜狐等公司的負責人,談了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看法和企業面臨的難題。李克強認真傾聽,與大家深入討論。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那就是運行平穩,風險猶存。而企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的基本細胞,是市場的絕對主體,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説,經濟形勢的好壞,就是企業經營的好壞,企業效益的好壞。也正是看到了企業在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在這次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遍邀國內數家國企、民企負責人,誠懇傾聽他們的看法和建議,力圖了解目前國內企業的經營和運行情況,把握國家經濟跳動的脈搏。

    國家和社會的經濟發展離不開企業的健康運行和良好發展,而企業要想良好運行,健康發展,又離不開一個健康、穩定的社會大環境。但是這個健康積極的社會大環境從何而來?説到底還是政府的責任。所以兜了一圈,大家還是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政府。在這次會議上,因為李克強總理誠懇的態度,開明的姿態,也讓廣大企業負責人放下了心裏的顧慮,談出了不少真問題,擺出了不少真困難。而這些問題和困難,除了和企業自身的經營,和市場規律有關之外,同時還和政府有關。

    現在政府最需要做的,就是為企業營造一個更加良好優越的發展環境,包括法治環境、包括市場環境、包括資本環境等等。而要實現這一點,首先就得管住政府的手,規範政府的權力。政府的手伸得越長,權力干預越多,那麼企業的經營和生存環境就會變得越逼仄。更別説一些地方政府職能部門,慣於把轄區內的企業當成了唐僧肉,總想時不時的吃上一口,更是讓企業苦不堪言又無可奈何。要想為企業創造優良的發展和生存環境,底線要求是管住政府的手,是約束政府的權力。

    在這個基礎之上,再談簡政放權這個話題。在這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特別強調要繼續下好簡政放權的“先手棋”,為企業鬆綁。具體説來,就是要各級政府都要儘快出臺實施公開透明的權力清單制度,堅持放管結合,切實取消不必要的審批,嚴厲打擊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産權等違法違規行為,推進公平公正的監管執法,讓市場主體敢説話、説真話。“權力清單”制度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從根源上解決當前行政審批制度的頑疾,為政府的行政權力套上“韁繩”,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收斂政府的手,放活市場的手,補強社會的手,切實提高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激活市場的活力,激發企業的活力。

    實行“權力清單”制度改革以後,給企業帶來的最為直觀的感受,就是權力的公開和透明,並讓權力接受企業和社會的監督。按照“清單之外無權力”的目標,這必將使權力擴張的衝動無法成為現實。政府掌握何種權力,這種權力又該如何運用,它的邊界到底在哪,當所有的這些都在“權力清單”上得到一一地呈現,所謂權力的“灰色地帶”,以及個別部門和掌權之人“權力尋租”的機會和空間就將被大大壓縮。當權力不敢“亂作為”而只能在法律和制度允許的軌道內運行,那麼它也就變得“無害化”,而更多地體現出它責任性與服務性的一面。

    到了這個時候,才能真正稱得上是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營和生存環境,政府才能談得上對市場和經濟規律真正的尊重。(苑廣闊)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