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廣開渠道通“血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18 09:09 來源: 廣西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三期疊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此背景下,打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血脈,為實體經濟加油鼓勁,成為廣西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引來活水潤“實體”

4月25日起,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對全區27家農合、農商行分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和2個百分點。

看似微小的金融政策調整,卻為實體經濟帶來了“及時雨”:27家金融機構可用於支持“三農”的信貸資金增加了9.43億元。

近年來,廣西金融主管部門及金融機構盤活存量,爭取增量,從源頭上“開源引水”,做大社會融資總規模。

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通過落實穩健貨幣政策,靈活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等貨幣政策工具,擴大金融機構信貸總量,引導信貸資金向實體經濟尤其是涉農及小微企業流動。從2013年至今年上半年,合計為廣西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增加可用資金300多億元。

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顯神通,開闢多種渠道增加為廣西經濟建設“引資”。通過積極向總行爭取,國開行廣西分行全年信貸額度由年初的180億元增加到260億元;建行廣西分行全年信貸規模也將實現突破10%的增長目標。充分利用豐富的海外渠道優勢,中行廣西分行與港澳、東南亞等地區的中行海外機構加強合作,為廣西多家重點企業引入境外低成本的人民幣、外幣資金,為機械製造、制糖、造紙、有色金屬等重點産業領域企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打通融資“腸梗阻”

業內有關人士表示,廣西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融資成本包含銀行貸款利息、融資顧問費用、抵押物登記費、仲介部門評估、評審費用、保險費、擔保費及貸款保證金、財務報告審計費、賬戶管理費、資金監管費等項目,融資成本在15%-18%左右。

而另一方面,放款難又困擾著銀行,渠道不通,血脈不暢,社會資金無法順暢地流入到有需求的企業,造成企業“發育不良”。

為解決銀行對企業信用狀況無從掌握的問題,近年來廣西加快了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目前,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先後與自治區高級法院、工商、稅務、質檢、海關、環保等簽署了信用信息共享協議,為金融機構篩選中小企業客戶、提高中小企業信貸營銷和決策效率提供了信用信息支持。

為解決融資貴問題,廣西銀行業金融機構紛紛對小微、三農領域實施“價格傾斜”。廣西區農信社減輕農戶借貸成本,規定對種養、治病、上學等小額農戶貸款利率上浮幅度不超過20%,對家庭困難農戶執行基準利率,這一舉措,一年可為相關人群節約貸款成本約8億元。

針對中小企業轉貸成本增加的問題,一些股份制銀行創新業務流程,摒棄了先還後貸的傳統做法,推出年審制貸款模式,續貸只需提交年審材料,通過年審的企業無需歸還貸款,即可繼續融資,緩解企業通過民間借貸高息借入“過橋貸款”的資金壓力,切實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今年以來,廣西金融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震蕩下行,由1月份的7.49%降至5月份的7.3%,5月份廣西貸款利率低於全國0.08個百分點,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逐步降低。”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有關負責人説。

把好“開關”促轉型

作為一個政、銀、企三方合作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創舉,近年來建行廣西分行與南寧市工信委共建“助保貸”融資平臺,政府信用和企業信用結合,解決企業抵押物不足和擔保方式單一導致的融資困難。

南寧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主任黃啟年説,經工信部門認定的“重點中小企業”,可得到政府引導資金幫助,從建行獲得所提供擔保兩倍以上的貸款額度,貸款利率可享受基準利率最高上浮30%的優惠。但是,這些企業必須是符合發展導向,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和核心技術,具有較高品牌知名度,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較高的市場佔有率的優質中小企業。

當前,轉型發展已成為企業共識,專家指出,政府部門在疏通“血脈”的同時也要把好“流向”關,讓資金流向正確,助推廣西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為此,廣西銀監局專門出臺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指導意見、農村金融服務指導意見、綠色信貸指導意見、支持城鎮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等多部規範性文件,引導銀行業按照有保有壓、有扶有控的原則,加大對高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以及技術改造、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信貸支持力度。

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加強産業政策與金融政策的融合,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壓縮“兩高一剩”行業貸款,騰出規模支持企業轉型升級。

該支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廣西正處於爬坡過坎、提質升級的重要時期,各金融機構要對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企業堅持區別對待,對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繼續給予支持,促進其穩健經營發展,同時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科技金融,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戰略新興産業發展的扶持力度,為産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提供充分的金融保障。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