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兩會,經濟議題不出意外為各方所熱議。隨著GDP增速從2012年起開始回落,中國告別過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長。如何適應這種新常態,正引發著廣泛的思考。 眾所週知的是,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乃是指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這種變化,意味著我們過去賴以為係的發展模式與實踐經驗,時至今日已經不足以繼續發揮原本的效用。一個廣泛的共識在於,為了適應新常態,必須為中國經濟尋找新的動力、鍛造新的引擎。 唯有改革,深度的改革,才可為中國經濟創造新的動力。這既包括對一系列體制機制的加以改造,來釋放制度紅利,從而提高經濟體的整體效率;也包括,理念的刷新與角色的重塑,特別是通過簡政放權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事實上,種種改革舉措,無一不是對現實需要的回應和引導。為了匹配新的市場形態、消費偏好、産業特徵,展開全方位的變革,實乃應有之義。 借助改革之力,首先是為了彌補經濟的結構性缺陷,從而化解産能過剩,尋找新的增長點。但從長遠來看,一攬子的改革舉措,根本目的還是為了促成經濟運作方式,以及市場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升級。只有經由改革塑造出更具效率、活力和創造性的市場環境,才能為經濟增長找尋到長久的動力。 在相關表述中,“開啟雙引擎”,被定位成應對新常態的可行策略。一方面“打造新引擎”,也即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民智民力,增進大眾福祉,實現人生價值,推動社會縱向流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另一方面則是“改造傳統引擎”,重點是指擴大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要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加強市場監管,建立公平競爭環境……“雙引擎”一説,顯然旨在凝聚政府與市場、官方與民間的合力。 “雙引擎”概念,意味著中國經濟驅動方式的根本性變化: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如果説過去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依賴於生産要素的密集投入,依賴於大投資、大項目的帶動與牽引,那麼“新常態”下經濟則更要依靠市場主體、民間社會的貢獻。職能部門所要做的,就是創造環境、打造平臺,給個體和企業以參與、實現和分享的公平機會。民間被壓抑的創富熱情,勢必會在新的經濟週期內,被釋放、被轉化和善用。 中國經濟的未來支撐,離不開改革所産生的制度紅利,離不開一個健康環境內草根一族的努力。通過改革開啟雙引擎,通過雙引擎驅動經濟,這是一以貫之的邏輯。我們期待著,經此而後,一個更為規範且寬鬆、更為現代而多元的經濟形態,將承載起更多期待。(然玉)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