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林場林區改革事關生態文明的可持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6 12:0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羅博 王海鷹)“最好的生態屏障在國有林區林場,沒有國有林區林場的改革,生態文明的可持續性就難以保障。”全國人大代表、淄博原山林場場長孫建博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提到要“深化國有林場林區改革”,而且提出今年新增退耕還林還草1000萬畝、造林9000萬畝等具體目標,再次從國家層面表達了對林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 

儘管孫建博是一名一級甲等肢體殘疾人,但正是在他的帶領下,將原山林場從一個20年前連續13個月發不出工資、負債4000多萬元的“要飯林場”,發展至目前集林業、副業、旅遊業等多産業並舉的現代企業集團。

近幾年來,為了摸清國有林場改革的問題,他又帶著輪椅先後到廣西、廣東、海南、吉林等地林場調研。

“我兩年走訪了4個省的11家國有林場,發現很多林場存在著功能定位不清、管理體制不順、歷史欠賬多以及林場職工的貢獻與所得嚴重不相對稱等突出問題,並多次向有關部門提出改革建議。”孫建博説。

今年兩會前,期盼多年的《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終於出臺,對國有林場和林區改革作出了頂層設計。作為一名老林業人,孫建博坦言,國有林區林場是我國生態修復和建設的重要力量和基地,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最重要的基礎設施,新的改革方案無疑為國有林場、林區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不過,孫建博也建議,儘管國有林場改革勢在必行、迫在眉睫,但受地理條件、歷史沿革、南北差異等因素的制約,需要充分考慮林場間的差異化,科學有序地推進國有林場改革。

圍繞這些問題,孫建博今年又提出了22條關於林業改革的建議,他認為,國有林場的改革不同於一般性的事業單位改革,不能照搬一般性事業單位改革的做法。不僅要解決好定員定編、人員分流、長期債務等問題,更要立足長遠,建立保障國有林場和生態資源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國有林地林場改革不是為了單純的甩包袱和搞活林場經濟,而是要通過完善和創新機制,使這部分珍貴的國有森林資源在我國林業生態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孫建博説。

責任編輯: 張倩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