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為官不為”首入政府工作報告傳遞什麼信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7 12:59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官員“懶政怠政”問題直言不諱:政府工作還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少數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亂作為,一些腐敗問題觸目驚心,有的為官不為,在其位不謀其政,該辦的事不辦。

    踐行“八項規定”及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黨員幹部的整體精神面貌為之一新,求真務實的作風得以弘揚,但少數官員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問題也應當引起重視。“為官不為”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既表明政府高度關注這種不良作風,也向社會傳遞出黨和政府重拳治懶治庸的強烈信號。

    “懶政怠政”的成因不外乎三個方面:一是科學政績觀的評價標準讓一貫懶政怠政的官員浮出水面。過去以“GDP”論英雄的畸形政績觀影響下,許多官員似乎幹了很多事情,但只不過是數字好看,並沒有真正惠及民生。畸形政績觀被打破後,花拳繡腿不再時興,讓一部分官員的慵懶行為原形畢露,這恰是黨和政府進步的表現。

    二是面對由改革調整帶來的經濟新常態、為官新狀態,一些黨員幹部不適應,表現為“為官不為”、“廉而不勤”。這種情況雖然不多,但其傳染的負面效應不可小覷,任其氾濫成災,勢必會污染風清氣正、乾淨幹事的官場環境,更會阻礙改革措施的貫徹落實。

    另外,也存在一些官員“想幹事兒又怕幹錯事兒”的情況。所謂“做多錯多”、“無功無過”,乾脆不做。

    正如總理所言,“懶政導致中央的好政策梗阻在出臺實施的‘最先一公里’和落地生根的‘最後一公里’,嚴重影響了改革效率,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廉政與勤政是良好官德的有機兩面,反對為官胡為和為官亂為,又力避為官不為和怠政懶為,方是對“從嚴治吏”的完整解讀。

    摒棄為官不為,倡導勤政為民。一要加強教育。尤其要糾正“不做事沒事、做事會出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反對GDP至上就是不要GDP”等錯誤認識;二要完善制度,科學監管。“治懶”不能颳風,應當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這就需要為官員理出“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完善政績考核評價機制,併為其“慵懶散”行為畫像定規;三要嚴格問責、獎優罰劣。慵懶難治的根本癥結在於藥力不足。這就需要引入競爭和獎懲機制,比如提高用人質量、疏通出口通道、褒獎勤政有為、誡勉工作不力、曝光為官不為、追責失職瀆職等。

    “不作為”從來都不是官員應有的為政之德和精神狀態,尤其是在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的當下社會。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和“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實現,亟需官員們的蠻拼精神、務實作風、改革勇氣和創新智慧,豈能以一己私利而尸位素餐、貽誤戰機、有辱使命、有負人民?“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精神面貌要有新狀態”。這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更是官員的責任。(張玉勝)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