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經濟日報:保險資金不能成為豪賭籌碼

2016-12-12 07:3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上周,中國保監會動作頻頻,對保險公司舉牌上市公司加強監管。周初,保監會要求前海整改萬能險業務,先後叫停了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等6家公司的互聯網渠道保險業務,並對27家保險公司下發風險提示函,部分銀行停發保險理財産品。週末,又暫停了恒大人壽的股票投資業務。

部分保險公司之所以被採取監管措施,在於其今年以來肆無忌憚地在二級市場上頻頻舉牌和短炒上市公司。舉牌也就罷了,有的甚至直接控制上市公司,將原管理層盡數替換,如前海人壽入主南玻A;有的則以“舉牌”為掩護,短炒為目的,製造概念吸引散戶跟風借機漁利,如恒大人壽前段時間買賣梅雁吉祥就是一例。這些行為大打監管擦邊球,給資本市場、保險行業及保險資金運用均帶來了負面影響。一些上市公司高管為保持公司控制權而與險資陷入摩擦,影響公司正常運營。還有一些上市公司高管為了不被險資“野蠻收購”而頻頻修改公司章程,醞釀“反收購計劃”,牽扯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部分散戶則跟隨險資短炒,“舉牌概念股”暴漲暴跌,助長了市場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別人的錢,很多資金來路不正。大量的銀行理財資金、銀行貸款、資管計劃、萬能險甚至P2P等資金披著各種外衣,通過保險公司曲線進入股市。險資大量使用這些資金實行杠桿收購,本質上是用借來的錢豪賭。一旦押對寶了,險資只要付出每年5%(以萬能險收益率為參考)的融資成本,上市公司股權和其餘利潤即歸保險公司;失敗了虧的則是客戶的錢,甚至逼得國家為了平抑社會風險而兜底。對於險資來説,這是極划算的買賣,也是險資頻頻舉牌最重要的利益驅動。對於政府和社會來説,卻要為此無辜背上沉重的風險負擔。所以,險資高杠桿收購絕不是創新,是引發金融系統風險不負責任的做法。去年股市的大幅波動,説到底是杠桿引起的,如不加以控制,難免會重蹈覆轍。

險資不是遊資,而是很多人的養老錢、救急錢、救命錢。之所以買保險是相信保險公司能保證資金安全,幫助資金覆蓋風險。保險金需要投資來保值增值沒有錯,但絕不應該成為豪賭的砝碼、杠桿的支點和控制上市公司的工具。作為每天經營風險的保險公司卻天天製造風險,實在是一種諷刺。

所幸監管部門對此已有清醒的認識。先有證監會主席厲聲痛斥,後有保監會迅速出手,既指出了危害,又採取了措施,揪出了害群之馬。但是,在採取限制部分險企萬能險業務、停止股票投資之後,有關部門對險資在股票市場的投資行為也要及時出臺相關規章制度,堵上風險漏洞,讓保險機構真正成為上市公司的友好投資人,讓保險資金成為市場上真正的基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