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汽自主品牌打了一個翻身仗

2016-12-12 10:46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上汽與阿裏巴巴聯合發佈的全球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新華社發 

上海汽車工業,打了一個翻身仗。今年一季度,上海汽車製造業增長放緩,業界不乏擔憂的聲音:推動上海製造增長的“一隻車輪”,轉不動了。誰料想,“驚人反轉”在谷底出現。1月—10月份,上海汽車製造業總産值同比增長11.6%,“車輪”照轉,馬力強勁。汽車製造整體回暖中,一抹亮色尤為矚目:截至11月24日,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同比增幅高達85%,達到26萬輛,超過原定全年24萬輛的目標。

一年間,多賣了10萬輛車,相當於多了一家中小型的整車工廠。而在産值和收入增長之外,上海的自主品牌汽車依靠技術驅動、跨界轉型,實現了“創新增長”。在上海製造守住底線、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這10萬輛車帶來的是“最具含金量的GDP”。

爆款新車推動“滾雪球”式增長

2006年—2007年,上汽通過收購英國羅孚汽車、與南汽聯合重組,相繼推出自主品牌汽車榮威和名爵。這是上汽自主品牌從無到有的第一次跨越。

去年初,上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陳虹提出,力爭在2020年,實現自主品牌年銷100萬輛的目標。實現大目標,首先要跨過眼前的瓶頸。三年前,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車年銷量曾突破20萬輛,但近兩年又出現回落。對於堅持高端自主技術路線的上汽自主品牌,20萬輛似乎成了一道坎。這道坎終將成為歷史。按照當前發展勢頭,上汽自主品牌有望跨上全年銷量30萬輛的新臺階。十年磨劍,上海的自主品牌汽車迎來久違的爆髮式增長。

曾有車企企業家指出,中國車市高速增長時,自主品牌都是靠市場整體增量來獲取一部分市場份額。在這種“搭車式”增長模式下,一旦遇到市場變化,跌得最快的總是自主品牌。今年全國車市回暖,上汽自主品牌的增長,還是受市場大潮推動嗎?1月—10月,全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3.8%,而上汽自主品牌增速比全國快了6倍多; 前十個月,長城、吉利等自主品牌也實現超過30%的銷量增長,當大家都在全力衝刺之時,上汽自主品牌超過八成的增速,顯然已經超出了一般週期性增長的範疇。

若只是搭乘大環境的便車,上汽不可能脫穎而出。在上汽自主品牌汽車前十月銷量中,貢獻最大的屬7月份才上市的新車——榮威RX5互聯網汽車。這款上汽集團與阿裏巴巴聯合打造的SUV,10月份單月銷量突破2萬輛,在國內所有中外SUV銷量榜中排名第八。“過去,上汽自主品牌可以在一些細分市場上名列前茅,但在像SUV這樣的大類中,躋身前十,是第一次。”上汽乘用車公司負責人介紹。

“自主品牌不缺車型,但缺明星車型,本質是缺核心能力。”汽車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上汽自主品牌這輪增長,就是由一款爆款新車“引燃”,明星産品同時又提升了品牌的整體影響力,推動“滾雪球”式的增長。從絕對數字看,上汽自主品牌要實現100萬輛的“大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但跳出數字,從增長勢頭和增長模式看,上汽已經朝著“大目標”,駛上了高速公路。

做最難的事,啃難啃的骨頭

“上海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做最難的事,啃難啃的骨頭。”在討論上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時,眾多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上海需要向上突破,提高供給的質量與效率,從而找到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動能。上汽自主品牌的十年堅守和如今的逆襲,就是上海製造挑戰難題、踐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型案例。

事實上,過去十年,榮威和名爵兩個在上海土生土長的國企自主品牌,日子過得很不容易。最冷的冬天就在“昨天”,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車一度面臨嚴峻挑戰。一面是合資品牌向下擠壓,一面是國內品牌的低價競爭,上汽自主品牌在寒冬中仍堅持著“中高端”的産品和技術路線,這種“寧折不彎”的態度,讓它飽受質疑與壓力。因此,對於今年這場“逆襲”,行業內外,即便是上汽內部,許多人至今還感到有些“不真實”。

難歸難,但年復一年,上汽集團傾盡所有,為自主品牌投入資金和人才,哪怕許多時候“聽不到迴響”,卻從不放棄。上汽集團總裁陳志鑫在回憶上汽自主品牌打造過程時表示:“自主創新之路非常艱苦,道路充滿曲折,我們既不能照搬照抄合資企業的技術和模式,也不能關起門來自己搞。只有在開放條件下、集成全球優勢資源來自主創新。”

上汽自主品牌在起步時研發工程師不到700人,如今已有3500人的規模。上汽在全球招聘技術研發人才,在英國設立了研發中心,在矽谷設立投資公司捕捉前瞻技術。有了底氣,上汽人更有信心讓自主品牌躋身國內第一陣營。

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王曉秋曾在40歲時參與自主品牌建設,在上汽通用任職後,又在50歲時重回自主品牌。“當初如果我堅持不走,在合資企業裏還是會很舒服。但在內心深處,一直覺得做好自主品牌是更重要的事,這是我們中國人一定要做的事。”王曉秋説。

唸唸不忘,必有迴響,十年間,每一位上汽人都是這樣信念一致,“汽車強國”的情懷從未被放下。

從供給側創造全新需求

上汽自主品牌的“爆款車型”,在哪賣得最好?互聯網汽車榮威RX5上市前兩個月,數據匯總顯示,最好的市場不是上海,也不在長三角,而是河北廊坊,一個距離新車産地上千公里的二線城市。“後來我們分析原因,廊坊生活成本較低,又貼著北京,集聚了大量在北京工作、創業的年輕人,他們對新技術、新産品有著極大的熱情。”

新産品問世前,像廊坊這樣的市場,是潛在的,很難未卜先知、直接發現這樣的市場。上汽自主品牌正是通過技術創新,在供給側提供足以激發潛在市場的産品,創造了全新的需求。

從市場表現看,上汽互聯網汽車是在短時間內爆發,但成為爆款,背後卻經歷了長時間的打磨。一方面,上汽與阿裏歷時兩年合作,推動汽車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成為現實;另一方面,上汽自主品牌在過去十年裏孜孜以求努力積累技術和經驗,努力完善産品體系,努力研發高效環保的動力系統,改善車型設計,為産品迭代提供強有力支撐。

需求可以由創新産品帶來,産品又從何而來?在上汽集團相關負責人看來,當前階段上汽自主品牌的産品快速迭代、技術能力全面提升,與企業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體制機制密不可分。在上海的國企中,上汽率先將容錯機制寫入公司章程,隨後又設立了鼓勵員工進行自由創新的種子基金,在鼓勵創新制度供給上,邁出的步子比一些領先的外企還大。儘管汽車業界人才流動速度越來越快,但上汽自主品牌的核心隊伍穩定,有大平臺、能幹事業、可以自由創新,讓上汽成為創新者的一方樂土。

技術創新,加上體制機制改革,讓上汽找到了自主品牌創新增長的內在動力。於是,在第一款互聯網汽車正當紅之時,榮威i6、名爵ZS等第二代互聯網汽車産品已經發佈,國內汽車領域獨一無二的産品和技術升級路線圖已然清晰。“上汽自主品牌將進入新一輪的密集産品投放期,接下去的節奏將是,每三個月有一款新産品問世。”上汽集團負責人表示。(記者 徐蒙)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