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鳳凰網:向總理説句話,讓意見直通中南海

2016-12-21 14:15 來源: 鳳凰網·政能亮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民意從來都是治國理政的根本,民眾也從來不缺乏表達的熱情。而信息技術的高度發達,則為民眾與政府之間架設一條信息的高速公路。

忽忽,又一年。

從今天起,“我向總理説句話”網絡建言活動再次起航。“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戶口本的背後”、“教育那些事”、“辦事少跑腿”、“家鄉,加油”、“我的政府如何建”……十四大類建言領域,傾聽每一個公民的自由表達。如果你覺得這些領域還不足以承載你的智慧,不要緊,我們還可以“説點其他的”!

不要抱怨你的話總理聽不到,數據顯示,總理不僅聽到了,也聽進去了。2016年兩會期間,“我向總理提問”共收到網友建言18萬條,而在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93處部署具體工作的表述與網民建議高度契合;在“兩會”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更是直接回應了網民留言關切的全國醫保聯網問題。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稅務總局等多個部門也辦理並解答了網民給總理的留言。

即便有些話語暫時還未能進入政府施政層面,也並不意味著就全無意義。一者,中國這樣大,面臨的問題這麼多,很多問題,以及由問題滋生的問題紛繁複雜,也需要一個消化、吸納乃至發酵、互動的過程。或者説,有些問題本不成問題,説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問題。再者,鳥兒飛過天空,留下的除了空氣的振動,還有公眾的關切,所謂“驚鴻一瞥”。

民意從來都是治國理政的根本,民眾也從來不缺乏表達的熱情。而信息技術的高度發達,則為民眾與政府之間架設一條信息的高速公路。這樣一種“扁平化”的溝通渠道,不僅使民眾進入了一個暢所欲言自由表達的場境,也使得高層決策的觸角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延伸。由此,則高層決策與底層民意的良性互動成為可能。你説了,就有人能聽到;你想聽,就有各種豐富而質感的聲音進來。

與以往過程漫長、環節眾多,相應的也存在諸如信息過濾、扭曲甚至窒礙的傳統表達方式相比,“我向總理説句話”這樣的網絡建言,有著絕佳的傳遞速度與效果。以往“中間環節”中習慣性的瞞和騙,都會在“直通中南海”的民意行走中,被一點點擠掉。表達的原生性、民意的真實性也會重新附體,並成為一種磅薄的公眾表達。

在這樣的表達中,一個人“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説了什麼”;一條建言“該不該説”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説就説”。不同意見在表達的過程中自會有一種“自凈”效果,針鋒相對也好、相互駁難也罷,最終形成的是一個開放的輿論場、一個網絡問政的平臺。事實上,這也是公共生活的本來面目。其所療治的,不僅有個別機構與官員的行政惰性,還有民眾的政治冷漠。

李克強總理此前曾説:“政府要以百姓之心為心,須經常傾聽社會各界聲音。施政之要在於順應民意。”可見,越是開放的政治語境,則越是可能汲取最廣泛的意見建議並形成共識。在民眾無羈絆、無顧慮、無禁忌、無修飾的自由表達中,上情下達、上下互動、政策回饋也會成為現實圖景。

過去一年,在經濟持續下行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實現了穩中有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就業等各項指標也呈現出良好勢頭。與此同時,中央政府致力於簡政放權,約束權力,服務社會,民眾的獲得感得到極大提升,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這其中,有哪些得失、疏漏,在未來的一年中又將如何運行,“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不僅高層關注,民眾也多有關切。

畢竟,政府“説一不二”、“一錘定音”的時代已一去不返,信息公開透明、決策民主開放已成為現代政府的基本倫理。網絡民意可能不是民意的全部,但卻是真實的民意表達。這樣的表達非但不可能對政府行政産生掣肘,還會成為實現常態化科學決策的必由之路。惟有讓民意涌流,才有可能真正實現政治文明。

“我向總理説句話”,民意的自由表達最動聽。大道蕩蕩,民意悠悠,且聽大家都説了些什麼。(斯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