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穩中求進 提振信心
——海外持續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2016-12-22 11:5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築牢增長根基,防範潛在風險,增添改革動能。對於近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海外媒體和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世界經濟陰晴不定以及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會議突出經濟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穩增長、促改革、防風險的治理思路提振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穩中求進——築牢增長根基

對進入經濟“新常態”的中國經濟而言,“形”有波動而“勢”仍穩固是基本判斷。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運行,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提升,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對於明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穩與進的關係,通過化解經濟運行中的潛在風險,在穩的前提下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會議提出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宏觀政策要穩、産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

塔斯社的報道認為,穩定成為2017年中國經濟規劃的主基調。中國將在宏觀經濟層面上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在匯率方面,會議強調要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會議確立了2017年的經濟運行方針。今年秋季以來,中國經濟雖然在消費和生産方面比較堅挺,但也存在房地産價格飆升等潛在風險。中國領導層希望繼續通過財政政策拉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要遏制風險萌芽。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刊登的一篇報道稱,會議為2017年的中國經濟制定了經濟藍圖,把“穩定”定為明年的主要目標,承諾要防控資産泡沫和金融風險。

有海外分析人士認為,穩中求進中,“進”的內涵已逐漸從量到質。今年穩中求進已從純經濟範疇的政策基調延展至治國理政全領域,即要通過一系列政治經濟領域改革措施轉變經濟結構、形成發展的持續動能,最終落實到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社會生活水平,以達到社會平穩、國家安穩的目的。

提振信心——以改革添動能

中國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雖然有週期性、總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導致經濟循環不暢,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想辦法,努力實現供求關係新的動態均衡。這次會議明確提出,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

分析人士表示,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三去一降一補”為主要內容的供給側改革。今年的會議明確提出繼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並對供給側改革作出具體部署。對於供給側改革,需理解供給與需求的內在邏輯關係,擴大有效供給,提升整個供給體系質量,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裏表示,中國經濟需要解決産能過剩問題。科學的發展路徑即便帶來陣痛,也將為中國提供好的解決方案。佩裏説,中國提振了其他國家出口,同時向其他國家出口商品並進行投資。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來説至關重要。世界需要增長,而不是保護主義。

亞洲開發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莊巨忠説,中國繼續深化改革將為未來持續的經濟增長提供動力,為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他認為,改革的重點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作用,這會讓中國企業變得更有效率、競爭力和創新思維,“而這些變化將助力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速”。

德國《商報》網站刊登文章説,在所有人都注視美國及歐洲不穩定之際,人們不應忽視一個問題:今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到底有什麼意義?中國經濟增速比所有發達工業國家都快。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很顯著。(參與記者:張濤、康逸、錢錚、易愛軍、鄧茜、王乃水、楊天沐、董成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