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十三五”將打造20個農業科技創新團隊惠農
“重點要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建設”,這是今年省委、省政府《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實施意見》特別指出的一項工作內容。
我省農業部門為落實該意見,提出“十三五”期間著力打造20個農業科技創新團隊,涉及水稻、水果、花卉等産業技術體系以及農業智慧裝備與全程機械化、互聯網+農業等共性關鍵技術創新團隊,幾乎涵蓋了全省農業主導産業和重點領域。
據了解,每個産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均由一名首席專家、若干名崗位專家和示範基地負責人組成,而依託企業建設的示範基地數量平均達到50%,著力破解推廣“最後一公里”難題。
省農業廳副廳長程萍表示,通過創新團隊建設,推進項目的有機結合,做大做強廣東農業主導産業、主導産品,進一步擴大廣東現代農業創新體系的覆蓋面,對於提升廣東省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促進農民增收和脫貧致富産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20個創新團隊一覽
1.水稻産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
到2020年,全省良種和良法覆蓋率分別提高5%和10%,單産提高5%,水肥效率和經濟效益提高10%;推動廣東水稻産業由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轉變。團隊包括首席專家兼耕作與土肥專家1人,崗位專家9人,示範基地負責人6人。
2.生豬産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
在種豬全基因組選擇、智慧養殖等方面取得技術突破,集成一套健康、環保、高效生豬養殖技術體系,在示範基地中應用。每頭母豬年上市肉豬23頭以上、全群飼料轉化率2.9:1以下。肉品安全和環保達標合格率100%。團隊遴選了含1個首席專家在內的9個崗位專家以及6個示範基地負責人。
3.嶺南水果産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
培育省級審定或登記培育嶺南水果新品種4—8個。創新集成香蕉枯萎病綜合防控、荔枝龍眼安全高效生産等6種技術。研究嶺南大宗水果加工及品質控制關鍵技術,年加工處理鮮果5萬—10萬噸。團隊由1個首席專家和7個崗位專家、6個示範基地負責人等14個崗位組成。
4.花卉産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
優先解決盆栽花卉(蘭花、天南星科、石蒜科)、鮮切花(菊花、百合、姜科花卉)的遺傳育種、營養與栽培等技術。花卉産業的科技貢獻率達65%以上,自主選育新品種市場佔有率達到20%。團隊設1個首席專家崗位,5個專家崗位和5個綜合示範與培訓站。
5.特色蔬菜産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
培育一批優質、高産、多抗的瓜類、茄果類優良新品種5—8個。初步構建減量化、低成本的高效安全栽培技術體系。建立蔬菜病蟲害早期監測預警技術。建立穩定的核心試驗示範基地10個。團隊由1名首席專家、8名專家和6名示範基地負責人組成,下設5個功能研究室和6個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