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閩西老區龍岩“精準脫貧”紀事

2017-01-04 16:5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福州1月4日電(記者 巫奕龍)福建貧困人口最多的閩西老區龍岩市現有長汀、連城、武平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建檔立卡貧困戶3.9萬戶、11萬人,貧困人口占全省的24.5%。

龍岩市委、市政府提出“精準脫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確保2020年全部貧困人口脫貧。

易地搬遷,助貧困戶過上好日子

“脫貧喬遷頌黨恩,勤勞致富奔小康。”在長汀縣四都鎮上蕉村村部附近,一棟佔地110平方米的一層小樓新貼的對聯引人注目。“這房子比過去住的土坯房好很多。”去年10月底喬遷的屋主劉觀音生激動地説,“我又看到了希望。”

上蕉村黨支部書記吳水長説,劉觀音生家有5口人,因病和缺資金而成為國定標準貧困戶。為確保他2017年脫貧,縣鄉村量身制定了結對扶助、醫療援助、生産扶持等舉措,其中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從偏僻的劉屋搬到曹屋。

龍岩市農業局局長廖漢銘説,2016年龍岩市落實造福工程扶貧搬遷對象1.5萬戶、5.3萬人,超過省下達任務數的67.7%。

逐戶挂鉤,貧困戶添“親戚”

深山竹林裏一座風雨飄搖的小木屋,是新羅區東肖鎮後田村村民陳榮生的家。30多年來,陳榮生獨居山林,過著“早上下山討生計,晚上揹包米回家”的生活。

如今這一切正在發生變化。2016年,挂鉤扶貧幹部劉永政頻繁到後田村,苦口婆心勸陳榮生下山,為他爭取補助款在村裏蓋了一層小屋。陳榮生逐漸打開心節,表示春節前會下山住。劉永政還為他申請生産扶助資金,資助引導他發展林下經濟;聘請他擔任野外生存拓展訓練教官。

劉永政有一本扶貧日記,記載他幫扶陳榮生的點點滴滴。

像劉永政這樣記日記的,還有龍岩市縣鄉3萬多幹部。廖漢銘説,挂鉤幹部繼承“日穿草鞋鬧革命、夜提燈籠訪貧農”的紅色傳統,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結對幫扶,一戶一策。他們進村入戶,成為貧困戶的“親戚”。

“造血”扶志,幫貧困戶斬窮根

武平縣湘店鄉湘湖村是省級貧困村,劉才生是村裏有名的貧困戶。今年3月,他在挂鉤幹部和村幹部幫扶下,通過出租自家土地並申請扶貧小額信貸3萬元,加入墨克牛仔禽畜養殖技術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參加技術培訓,成為公司技術人員,一舉脫貧。

“我現在在牛場那邊養牛,一個月最起碼收入五六千元。”劉才生説,他的妻子也在場裏務工,加上種牧草的收入,他家年收入約10萬元。

廖漢銘説,龍岩“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扶貧與扶志相結合,通過“企業+基地+貧困戶”“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模式,讓貧困戶參與農業生産經營,同時引導貧困戶採取土地流轉、土地、資金入股等方式增收,打造可持續“造血”功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