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驅動逐夢黃金經濟帶——沿江省市合力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原來賣煤,如今“賣雪”,素有“江南煤都”之稱的貴州六盤水市,悄然發生著變化。
隆冬時節,六盤水市的滑雪季拉開帷幕。這裡已有玉舍、盤州雲海樂原、梅花山三個滑雪場開放,總面積23.3萬平方米,日均可接待遊客2萬人。“世界雪日暨國際兒童滑雪節”“全國青少年高山滑雪邀請賽”等將陸續在六盤水市上演。
六盤水市副市長李麗説,面對煤炭行業調整壓力,六盤水加快綠色轉型,發展冰雪等新興産業,逐步擺脫“一煤獨大”的局面。
長江經濟帶覆蓋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這裡生態地位重要、綜合實力較強、發展潛力巨大,是我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
有了新發展動能的強力支撐,長江經濟帶部分省市在經濟下行壓力下逆勢增長。“2016年,貴州經濟發展逆勢上揚、逐月向好、逐季向好,呈現出速度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升、動力增強、民生改善的良好發展態勢。”貴州省省長孫志剛説。
與貴州一樣交出亮眼成績單的還有重慶,這座西南重鎮已連續多年GDP增速位居全國前列。2016年12月19日,長安汽車當年第300萬輛汽車下線,正式躋身“300萬輛俱樂部”。其中長安品牌乘用車銷售116.8萬輛,同比增長25.7%,繼續保持中國品牌乘用車第一。
“重慶的汽車、電子兩大‘主引擎’進一步鞏固提升;隨著京東方、SK海力士等重大項目投産,已基本打通了電子信息産業中的玻璃基板、液晶面板、顯示模組以及終端産品全鏈條。”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涂興永説,以筆記本電腦為例,重慶生産了全球約40%的筆記本電腦,除了硬盤均可實現本地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