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織牢困難群眾保障“安全網”——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發現典型經驗做法之十六

2017-02-10 16:0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記者 崔靜)“新年之際,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他們吃得怎麼樣、住得怎麼樣,能不能過好新年、過好春節。”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表達的“最牽掛”,傳遞出黨中央對民生福祉的關切。

2016年,針對受災群眾、特困人員、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民政部相繼出臺多項“暖政”,健全托底保障網絡,編織起一張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的安全網,在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中受到肯定。

增補貼 適度提高困難群眾保障標準

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沒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這樣的“三無”特困人員,在我國有近600萬人。

如何救助這些特困人員,成為我國扶貧攻堅重點任務。2016年2月,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意見》,將城市“三無”人員救助和農村“五保”人員供養統一為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實現了對象範圍、供養內容以及供養形式的城鄉統籌。

從2016年起,中央財政開始安排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補助資金,當年列支90億元,著力保障特困人員應救盡救、應養盡養。

與此同時,民政部指導各地不斷完善城鄉低保制度,提高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截至2016年11月,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6053.4萬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5%。

民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央財政安排低保補助資金較上年增加6%左右,使中央財政安排的低保補助資金達到了1242.4億元。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國平均農村低保標準達到3611元/人·年,同比增長17.8%。

救急難 妥善處置受災群眾和困難群眾特殊需求

江蘇鹽城龍卷風冰雹特別重大災害、長江中下游和華北地區嚴重暴雨洪澇災害、青海門源6.4級地震……2016年,暴雨洪澇災害南北齊發,颱風、地震等自然災害侵襲不斷,全國受災人口近1.9億人次。

針對各類災情,民政部2016年累計下撥79.06億元中央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調撥4.1萬頂帳篷、16.6萬床(件)衣被、2.5萬條睡袋、2.3萬張折疊床等中央救災儲備物資,幫助地方救助受災群眾6200余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900余萬人次,有效解決了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過渡安置、倒損住房恢復重建和因災遇難人員家屬撫慰等方面問題。

在確保受災群眾得到及時、公平、有效救助的同時,民政部積極開展“救急難”綜合試點,防止和減少衝擊社會道德和心理底線的事件發生。

——針對寒冬季節街頭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啟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及時為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困難群眾提供禦寒物資,迄今已累計救助各類困難群眾20余萬人次。

——推動“互聯網+”尋親服務,開發啟用全國救助尋親網,實現各地受助人員尋親公告集中、實時、長久發佈,使走失人員親屬足不出戶就可以檢索相關信息,2016年幫助2805名受助人員成功尋親並及時返回家庭。

建機制 完善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政策措施

我國是世界上殘疾人口最多的國家,全國持有第二代殘疾人證的殘疾人口數超過3000萬人;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為902萬,其中99萬名農村留守兒童處於無人監護或監護情況較差的困境……

困難群眾量大面廣,為他們撐起生活保障的最後一道防線是民政系統責無旁貸的使命。為此,民政部著力完善救助保障政策措施,通過制度建設為保障和改善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提供長期性、根本性保障。

——按照中央關於農村低保兜底脫貧的要求,提請國辦轉發《關於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促進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在政策、對象、標準、管理等方面的有效銜接,目前農村低保標準低於國家扶貧標準的縣數已由2015年底的1521個減少到502個。

——針對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需要,提請印發《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彌補有關制度建設短板。民政部還會同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門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承諾力爭到2017年底將所有農村留守兒童納入有效監護範圍。

——圍繞老年人、殘疾人和傷病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提請印發《關於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産業的若干意見》,推動將康復輔助器具納入醫保,減輕老年人、殘疾人和傷病人的負擔。

民政部副部長宮蒲光表示,民政部下一步將建立健全各級政府負責人牽頭的多層次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協調機制,切實完善和落實相關政策措施,特別是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機制,使困難群眾各項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