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公安部:聚焦三個“著力點” 讓群眾收穫更多安全感

2017-02-23 15:54 來源: 公安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聚焦三個“著力點” 讓群眾收穫更多安全感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兩週年述評之一

安全感是幸福生活的保障,是社會安定的根基,是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重要期待。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兩年來,公安機關聚焦三個“著力點”提升群眾安全感,一系列“大招”頻出——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上線運行、打擊電信詐騙犯罪、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等一系列專項行動沉重打擊犯罪分子;建立完善以情報信息主導的警務指揮機制、合成作戰警務合作機制、一體運行的打防管控機制等現代化警務運行機制,社會治安防控水平和治安治理能力穩步提升……

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各類犯罪得到有效打擊,公安機關的警務工作效率更高、執法更加規範,群眾生活更加安全……老百姓的切身感受道出了公安改革給人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著力點一:重拳出擊嚴打各類犯罪

以強有力打擊實現安全

有效打擊犯罪,將更多犯罪分子繩之以法,是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最直接最重要的方法。

2016年9月23日,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召開,就進一步深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進行再部署、再推進、再落實。公安機關作為主力軍,23個部門和單位強強聯手,堅決把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

這是近年來公安機關全力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一個縮影。2016年,全國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8.3萬起、同比上升49.6%。堅決打擊犯罪分子囂張氣焰、全力為受騙者挽回經濟損失,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的腳步從未停歇。

民有所呼,警有所應。除了打擊當下臭名昭著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公安機關始終著力打擊各類群眾反映強烈的犯罪活動。

嚴打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2016年,全國公安機關通過專項行動,偵破黑客攻擊案件82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88名;偵破侵害公民個人信息案件188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261名,查獲公民個人信息307億余條,抓獲各行業“內鬼”391名、黑客98名。

打擊拐賣犯罪,讓“天下無拐”不再是夢。2016年,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正式上線,在全社會拉起了打擊拐賣犯罪的防護網,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多次組織打拐專項行動,解救大批被拐賣兒童、被拐賣聾啞人,抓獲大批犯罪嫌疑人。

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挽回群眾經濟損失。全國公安機關持續打擊非法集資、傳銷等違法犯罪。2015年以來連續3次部署全國性專項整治行動,全國公安機關共立非法集資、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3萬餘起,依法查處“e租寶”“泛亞”案等一大批重大案件。

全國緝槍治爆專項行動、以維護食品藥品安全為重點的打假“利劍行動”、疑難命案積案攻堅行動、打擊“盜搶騙”犯罪專項行動、“獵狐行動”、嚴厲打擊整治“黑拐槍”“黃賭毒”等突出違法犯罪……一次次專項行動的纍纍戰果凝聚著公安民警的汗水與心血;一起起大案要案的成功破獲贏得了人民群眾的齊聲喝彩。

著力點二:打造現代警務運行機制

以更高的警務效能提升安全

隨著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持續發力,公安機關逐漸建立起以情報信息為主導、動態勤務為依託、警務合作為支撐、專業規範為特徵的現代警務運行機制,有效助力警務實戰,使警務部署更具科學性、巡邏防控更具針對性、偵查破案更具精確性、警務合作更具實效性。

2015年6月,公安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九次(擴大)會議明確指出,要重點圍繞維穩處突、打擊犯罪、治安治理三項任務,強化實戰引領,注重機制創新,大力推進一體化運作的情報指揮機制、合成作業的偵查辦案機制、立體常態的巡邏防控機制和實用實效的警務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公安機關整體戰鬥力。

在全國各地、各級公安機關,以情報信息主導的警務指揮機制得以完善建立。一批高度信息化的警務信息綜合應用平臺紛紛建成並投入使用,有效破解了基層業務條塊分割、協同不暢、信息重復採集等老問題,顯著促進了資源共享;各類型高科技警務指揮中心也如雨後春筍般建立,加強了公安情報綜合研判,實現了情報主導、精確制導的警務運行模式。

健全完善合成作戰的警務合作機制,鍛造打擊違法犯罪利器。2017年2月17日,蘇浙皖滬三省一市公安機關區域警務合作第八次聯席會議在江蘇南京召開。會議通報,蘇浙皖滬公安機關在反恐維穩、打擊犯罪、治安管控、聯勤指揮、信息共享等方面,不斷推進務實、常態、長效合作機制建設,2016年共開展合作事項4.6萬餘件,聯手破獲刑事案件9540起,抓獲網上在逃人員5772名。

兩年來,公安機關進一步完善部門合作、警種合作、區域合作、國際合作等警務合作機制,積極推進區域警務合作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建立健全辦理跨國案件扁平化對接機制,尤其在打擊跨境犯罪方面取得重大戰果。僅2016年,公安機關就從肯尼亞、老撾、馬來西亞、柬埔寨、西班牙等地押解回國561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

更多的破案不如更少的發案,公安機關始終致力於健全完善一體運行的打防管控機制,將有效控制發案作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目標。近年來,各地公安機關始終堅持信息流、業務流、管理流有機融合,確保打擊、防範、管理、控制各環節無縫銜接、良性互動;健全完善社會動員參與機制,專群結合、群防群治,形成了全民參與、共建共享新格局。

著力點三: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以全覆蓋的“防護網”確保安全

2016年1月23日,全國公安廳局長會議在京召開。會議要求創新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並確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各地要加強整體規劃,統籌建設佈局,加快建設進度,力爭在三五年內編織起全方位有效覆蓋、全天候發揮作用、立體化高效運行的公共安全防護網。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兩年間,各地公安機關不斷創新實踐,以科技、法治、群眾參與等各種手段有效提升了社會治安防控水平和治安治理能力。

以科技手段破解社會治安防控現實難題,在各地公安機關的創新實踐中,人、地、物、網……越來越多的信息以大數據的形式被集中儲存、分析,一批又一批科技成果正在不斷轉化為治安防控的核心戰鬥力。

在江蘇徐州,當地最後一個“城中村”沈場社區,人員高度密集、流動性大,治安問題頻發。2015年年初,沈場社區開始布建高清視頻監控、車輛抓拍和WiFi數據採集設備,採集到的數據自動加密儲存到數據庫,只有與違法警情比對異常時,才會被推送到研判平臺,實現了既能有效發現、打擊違法犯罪,又能確保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廣東公安積極構建以人臉動態識別為核心技術的“視頻雲+大數據”平臺,智慧發現可疑人員,在特定環境下人臉動態識別準確率從20%提升到70%以上;在山東省平邑縣,居民可以使用電視遙控器向所在村(社區)治安值班室進行“一鍵報警”求助……

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是公安機關著力提高社會治安防控水平的另一個維度和手段。

2016年,公安部、中央綜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等8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規範居民身份證使用管理的公告》,要求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嚴格保密。對單位內部建立的公民個人信息存儲系統,要嚴格設定查詢權限,嚴格控制知悉範圍;要強化技術防護措施,嚴防信息洩露或被竊取。

公安機關通過法治手段預防遏制了大量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從源頭上減少了發案數量,維護了社會正常秩序。

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實現群防群治,是公安機關創新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的一個重要抓手。

2015年9月,新疆拜城暴力恐怖襲擊案發生後,當地5萬餘名農牧民自發參與搜捕暴恐分子。據統計,98%的新疆暴恐案件被消滅在預謀階段,其中45%以上線索來源於群眾舉報。

2016年G20領導人杭州峰會期間,浙江省發動“武林大媽”“西湖群眾”“凱旋紅馬甲”“烏鎮管家”等社會組織3.5萬餘個、平安志願者230余萬人,共同參與峰會安保等工作。從2016年8月25日到峰會結束,群眾共提供各類線索1萬餘條,協助公安機關破獲案件7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00余名。

事實證明,公安機關通過鼓勵多方參與、共同治理,充分調動了社會力量在平安中國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在實踐中為創新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供了強大的力量。

改革沒有終點,公安機關永遠在路上。在公安改革兩週年這個新的起點上,全國公安機關將繼續推進創新實踐、不斷釋放改革紅利,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林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