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福建:發力“海絲”行穩致遠

2017-03-04 09:3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福州3月4日電(記者 郭奔勝、黃鵬飛)首條中歐班列“安智貿”正式出發,古泉州(刺桐)申遺已經提上議程,中國-東盟海産品交易所成績斐然……又是一年春來早,在“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福建省,一張全新的“海絲藍圖”正徐徐展開。

互聯互通“無遠弗屆”

“我們班列去年滿載率超過90%,今年開年來保持100%,已經成為福建企業出口歐洲的重要經貿通道。”廈蓉歐(廈門)快鐵班列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邢屹説。

3月2日,首條中歐班列“安智貿”(安全智慧貿易航線試點計劃)專列滿載著38標箱貨物從廈門正式發出。在半個月後,這趟班列即將跨越萬里歐亞大陸,抵達波蘭羅茲,帶去福建最新的電子産品。

據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由廈門自貿片區開往波蘭羅茲的中歐班列已累計發運120列,共計3178大櫃,累計貨值17.14億元人民幣。“預計今年運力可以再提升50%。”邢屹表示,該班列線路受到了沿線企業的熱捧,對貿易的帶動效應正逐漸顯現。

自2015年11月《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方案》發佈以來,福建不斷加快推進“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平臺建設,在交通對接、經貿互通、産業融通等領域不斷深化對外合作,取得纍纍碩果。

“今後幾年,我們將在東盟十國各設一個分支機構,推動中國和東南亞各國的海洋經貿往來與産業合作。”中國-東盟海産品交易所主席江雄表示,截至2016年底,該交易所已發展了境內外漁企會員358家、交易商2187個,實現現貨成交額7.66億元。

作為遠洋漁業大省,福建逐漸發揮海洋優勢,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印尼、緬甸、毛裏塔尼亞等國建立了9個遠洋漁業綜合基地,境外漁業養殖面積超10萬畝,數量與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通過平臺建設和産業合作,我們將建立起新的海洋産業合作鏈條,讓各國企業實現互惠共贏。”江雄説。

企業出海“舊貌換新顏”

2月底,由福建省政府與企業合作舉辦的“閩茶海絲行”正式走入英國、法國、西班牙。首批15家福建茶企與英國合作夥伴簽署了4.86億元銷售合同,並於倫敦設立了閩茶文化推廣中心。

“福建的‘海絲’,是帶著濃濃茶香味的絲綢之路。”作為此次參與企業家之一,福建三和茶業董事長吳榮山説,隨著政府和茶企大力推廣,中國茶品牌正借著“海絲”的“東風”重新進入西方視野。

2014年,三和茶業為法國外交部定制了中法建交50週年活動紀念茶“莫逆之交”,吳榮山的茶葉一下子在業界聲名鵲起。“我們每到一處都能看到,歐洲人對於茶文化一直充滿著好奇和喜愛,不僅僅因為茶葉品質好,更在於其背後蘊涵的文化價值。”吳榮山説。

以“海”為媒,借“海”遠航。近年來,許多福建企業正沿著“海絲”走出國門,在沿線留下了福建人“愛拼才會贏”的身影。

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工商理事會秘書處主任陳蒼松介紹,該理事會在福建泉州開了首次會議,並與中非基金、國開行、興業銀行等機構合作設立了多支百億級投資基金,旨在引導國內企業“走出去”。

“以海陸絲綢之路工商企業發展基金為例,首期30億元規模基金已啟動籌備,將推動福建鞋紡、食品、服裝、建材等産業與東南亞開展經貿合作。”陳蒼松説,“有了平臺的支撐,企業在海外正走得越來越紮實。”

“海絲氣質”重煥光彩

福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繼承著千年“海絲”精神遺産,福建正面向世界展現著獨特的文化魅力。

1月26日,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代表性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跡獲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申報2018年世界文化遺産。同時,在國家文物局近日印發的《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古泉州(刺桐)史跡的保護與申遺工作也被納入國家規劃。

“泉州是絲路歷史上的代表性古城,對古泉州的發現與保護將成為未來‘海絲’建設的一大亮色。”泉州市海絲辦副主任李冀平表示,泉州擁有伊斯蘭聖墓、開元寺、天后宮、老君岩等多種代表性文化地標,是“一帶一路”多元文化融合的結晶,如今也正逐漸被世人所關注。

以古泉州申遺為線索,越來越多的福建元素在“海絲”建設過程中重煥光彩。2016年以來,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第十八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一帶一路”文化遺産國際學術研討會陸續在福建舉辦,發源於福建武夷山的中蒙俄“萬里茶道”列入《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項目清單……

“建設‘海絲核心區’將成為福建對外開放的重要歷史機遇,而福建獨特的僑鄉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和媽祖文化等也將為‘海絲’建設添色增彩。”福建省僑辦副主任劉良輝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