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同樣的問題連問5年,總理回答有何不同?

2017-03-15 19:29 來源: “國是直通車”微信公號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在隨後舉行的記者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集中回答了中外媒體提問。

作為兩會“壓軸大戲”,歷年的總理記者會都是中外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從2013年“首秀”到今年,李克強已經在全國兩會上舉行了5場總理記者會。在這5場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一共回答了多少問題?媒體最關注哪些問題?面對這些“高頻題”,總理每次都如何作答?

國是直通車對這5場總理記者會進行了梳理,關於以上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此文中找到答案。


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本屆政府的5場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一共回答了79次提問,今年記者會提問次數最多。


國是直通車 儲倩製圖

在這79次提問中,涉及經濟、改革、民生、外交等各個方面。其中,經濟、外交類提問最熱門,環保、反腐問題也受媒體青睞。



國是直通車 儲倩製圖

將最近五年出現在李克強總理記者會上的話題對比後不難發現,簡政放權、反腐、中美關係、兩岸關係、環境保護、對港政策、經濟增速是總理記者會上的“高頻題”。

其中,簡政放權、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對港政策是這五年來總理記者會的“必答題”。反腐和環保話題在前三年的記者會上都出現過,今年環保話題又重新回到記者的“提問單”上。經濟增速是最近四年媒體都會關注的話題。此外,在今天的總理記者會上,就業的話題出現了兩次。



2013年:現在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還有1700多項,本屆政府下決心要再削減三分之一以上;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這是削權,是自我革命,會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覺,但這是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的願望。

2014年:去年,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審批事項就有416項;我們要努力做到讓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讓政府部門“法無授權不可為”。

2015年:削權是要觸動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本屆政府兩年內很大力氣完成了當初提出的五年內砍掉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

2016年:三年前我曾經明確表示過,本屆政府減少審批事項要達到三分之一,現在這個目標已經提前實現了;我們就是要用減政府權力的“痛”來換得企業、群眾辦事的“爽”。

2017年:簡政放權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們的確已經完成了本屆政府成立之初確定的任務;要向依法依規的市場主體發出“前行、前行、再前行”的信號;向依靠勞動創業創新者亮起“可以、可以、再可以”的綠燈;對那些違法違規不良行為,就要及時亮出黃牌,甚至出紅牌罰他下場。


2013年:我不否認中美之間有分歧,但只要我們相互尊重對方的重大關切,管控好分歧,就可以使共同利益超越分歧。

2014年:粗略算的話,每一個工作小時,中美之間可能有1億元的生意已經做成了。中美的共同利益可以説是遠遠大於分歧。所謂“智者求同,愚者求異”,變是向有利於中美雙方、有利於兩國關係穩定的方向去走,還是要擇寬處行,謀長久之利。

2015年:中美關係是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發達國家之間的關係;中美之間有分歧,但更有廣泛的共同利益。我們正在推進中美投資協定談判,談判會有個過程,但它向中美、向世界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就是中美經貿關係會更加密切,這個中美關係的“壓艙石”會更沉更穩。

2016年:不管花落誰家,最後誰當總統,我相信中美關係向前發展的大勢不會改變。中美建交幾十年了,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但是中美關係向前發展是大趨勢。

2017年: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這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不是風雲變幻能夠動搖的,也動搖不得;我們不希望看到打貿易戰,貿易戰帶不來貿易公平,而且雙方都受損;中方希望,中美關係不管有什麼樣的坎坷,還是要向前走、向好處走。


2013年:新一屆政府將會履行上屆政府所做的承諾,並且要努力尋求合作的新的推動支點。在推動大陸進一步開放和發展當中,會更多地考慮臺胞的福祉和利益,我們願意與台灣共享發展的機遇。

2014年:去年兩岸的媒體共同把“進”字作為兩岸年度漢字。這個字可以説反映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趨勢,也反映了兩岸民眾的期待。我也期待著在新的一年兩岸關係有新的進展,再進一步。

2015年:大陸將會繼續維護台資企業和臺商的合法權益,保持對他們的合理優惠政策。而且在對外開放中,我們會先一步對台灣開放,或者説對台灣開放的力度和深度會更大一些。

2016年:我們明確對台灣投資企業已有的優惠政策不得改變,要給定心丸;要保持兩岸的和平發展,基石還是“九二共識”。只要遵循這一政治基礎,大家都認同屬於一個中國,可以説什麼問題都好談。

2017年:每年大概有500萬台灣同胞往返于大陸和島內。我們會出臺更多政策讓台灣同胞在大陸就業、創業、工作、生活,享受一家人的便利條件。我們會繼續提供優惠,讓臺商、台灣同胞和大陸一起共享發展的機遇,終歸我們是一家人。


2013年:我記得前年到香港訪問,宣佈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繁榮,推動兩地深化合作的一系列政策,你把它比喻為“大禮包”倒是很形象。不過這個“大禮包”的幹貨要一個一個地打開,才能用好、用足,還需要兩地共同努力。現在已經取得了一些效果,中央政府會盡力去推進。

2014年:中央對港澳的政策是一貫的、明確的,中央政府也會繼續支持香港。內地在進一步擴大開放服務業,香港在這方面是有專業優勢的,近水樓臺可以先得月。

2015年:有人擔心中央政府會不會收緊對香港的政策,這個是不必要的;中央政府會繼續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

2016年:要是再有人問你香港怎麼了,我建議你回答:香港會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只要是有利於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增進香港民眾福祉,特區政府提出來的事,中央政府都會全力支持。我對香港的前景看好。

2017年:支持香港發展,中央政府會不斷地加大力度,會繼續出臺許多有利於香港發展、有利於內地和香港合作的舉措;我們準備今年在香港和內地試行“債券通”,也就是説允許境外資金在境外購買內地的債券,這是第一次。


總理記者會不僅是每年全國兩會的“壓軸大戲”,也是中外媒體的“新聞大戰”。

有意思的是,這五場總理記者會的首個提問機會都被外媒“搶”走。

2013年第一問:簡政放權和轉變政府職能(新加坡《聯合早報》)

2014年第一問:馬航飛機失聯問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2015年第一問:中國房地産市場問題(英國《金融時報》)

2016年第一問:中國金融市場存在的問題和挑戰(英國路透社)

2017年第一問:中美關係發展問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是李克強出任總理後的記者會“首秀”,在當時的總理記者會上獲得提問機會的總共有11位記者,其中5位來自大陸媒體,2次機會由港臺媒體取得,外國媒體則得到了4次機會。

據統計,自1998年至2013年這16場總理記者會中,在2013年的這場總理記者會上,中國媒體的提問數量第一次超過了外國媒體

“國是直通車”梳理對比後發現,這5場總理記者會時長都在2小時左右,時間較長的是2017年記者會,總時長約2小時15分鐘。時間較短的是2013年記者會,總時長為1小時47分鐘。

這五年來,總理在記者會上留下的“強”音不僅體現在回答記者提問上,還在於記者會結束時的巧妙收場。

2013年,李克強總理用“剛才主持人又向我‘示表’了”來提醒媒體此次記者會已經到了尾聲;2014年,總理以“中國人説民以食為天,民是眾的意思,大家不能挨餓”結束了記者會。當2016年記者會結束時,總理表示時間有限不能一一回答,“顧此就會失彼,希望明年再見”。

2013年總理記者會上還有一個小亮點,當時有記者請李克強總理談談他的個人情懷,總理説:在我個人的經歷中,從讀書、做事、文化熏陶當中,悟出一個道理,就是行大道、民文本、利天下。這九個字不是什麼典籍的原話,是我的心得。我堅信,做人要正、辦事要公,才能利國利民。(馮玲玲)

234問題問五年.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