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營改增改革,企業減負明顯、促進産業轉型

2017-03-30 16:52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稅制改革五年試點,企業減負效果明顯、促進上海産業轉型
營改增累計減稅近兩千億元

2012年1月1日,部分行業率先試點營改增;2016年5月1日,建築、房地産、金融和生活服務4大行業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作為全國首個開展營改增試點工作的城市,上海已在這場稅制改革中整整走過五個年頭。

“營改增之後,我們企業的稅負下降明顯,目前已累計減稅約5.9億元人民幣。”自2012年1月1日成為上海首批營改增試點企業後,春秋航空財務總監陳可不只一次地向上門服務的稅務專管員感嘆。

隨著試點範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試點企業和春秋航空一樣,從營改增中享受到了實惠。“5年間,上海的營改增已在完善稅制、企業減負、經濟轉型、體制優化和改進管理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教授胡怡建在其發佈的一份報告中如此評價。

減稅減負效果明顯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也步入攻堅期,進一步的穩增長需要新思路,減稅成為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中的新手段。

因此,在營改增試點初期,全社會都對其寄予厚望:希望通過將增值稅制度引入服務領域,消除服務業內部以及服務業與工商業之間重復徵稅的弊端,實現企業特別是服務業企業結構性減稅的作用。

“試點行業營改增之後,消除了營業稅的重復徵稅,形成完整的稅收抵扣鏈,據測算,5年累計減稅總額達1967.3億元。”上海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局長過劍飛表示。

這近2000億元的減稅額已相當於上海工業百強企業2016年的納稅總額。“如此大的減稅體量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隨著試點範圍的不斷擴大,減稅效應也進一步增強。”胡怡建説。

據統計,上海市在2012年開啟營改增試點當年減稅135.6億元;2013年營改增試點減稅額增加到251.1億元,同比增長85.18%;2014年營改增試點在部分行業擴圍後減稅額進一步增加到354億元,增長40.98%;2015年營改增試點減稅額為386.7億元,增長9.84%;2016年4大行業全面實施營改增後,減稅額度大幅增加,達839.9億元,增長117.22%。“目前,覆蓋全市73.7萬戶納稅人的增值稅管理體系基本建成,營改增在打通産業鏈條、促進産業升級、規範行業管理等方面的外溢效應持續顯現。”過劍飛介紹。

創新發展動力增強

企業是營改增的直接受益人,而企業又是微觀經濟的主體,因此,營改增對上海經濟在轉型發展、創新增長方式方面的貢獻首先體現在微觀方面。“據調研,營改增通過對企業減負,打通了産業鏈條,增強了企業活力,推進了企業創新,完善了企業經營管理方式,培育了一批經濟增長的新動能。”胡怡建指出。

以國內知名廉價民營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為例,其因營改增進項稅額抵扣政策打通了經營鏈條,運營機隊規模從2012年的不到30架發展到現在的68架,凈利潤擴大兩倍多,實現企業總資産從2011年底的69.7億元擴大到2016年底的207億元的跨越式發展。

“營改增後,春秋航空的綜合稅負下降約3%。以購買飛機為例,通過營改增,企業融資租賃一架飛機可以少繳納200萬元人民幣的稅收。”陳可介紹。同時,隨著由營改增所帶來的融資渠道的增加,使春秋航空在這5年間擁有更充裕的資金參與企業長期固定資産投資。

無獨有偶,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作為以研發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也從營改增中實現了企業的轉型發展。據悉,其作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一直以來既從事研發,又從事産品銷售,基本運營模式為“做研發事,賺銷售錢”。營改增前,集團計劃將上海華為銷售剝離專注研發,把運營模式轉型成“做研發事,賺研發錢”,但由於在營業稅條件下改制將加重稅負而無法實現。

被納入營改增試點範圍後,上海華為轉型的障礙隨即消失。2013年10月,上海華為調整運營方式,把銷售業務全部剝離上交總部,向總部收取研發服務費,相關營業收入繳納增值稅,但可在總部抵扣。在沒有增加企業稅負前提下,改制使上海華為研發中心快速發展,實現了政府、研發部門、企業多贏。稅務部門數據顯示,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016年繳納稅收13.67億元,成為上海市排名最高的信息技術服務企業。

“華為、騰訊等明星企業2016年在上海的技術研發中心的納稅額都實現大幅增長,已成為上海第三産業實體經濟中強大的增長引擎,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過劍飛認為,“而這類企業的發展又能通過做大做強研發、設計、物流和營銷等行業,推動上海産業水平從低端走向中高端,從傳統走向現代。”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營改增除了在微觀層面幫助企業減負,同時在宏觀層面對上海第三産業快速發展有所激勵,經濟結構得到持續優化。

來自市稅務部門的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6年,第三産業佔全市生産總值的比重由58%提高到70.5%,呈逐年上升趨勢。

營改增促進上海産業轉型,特別是服務業發展的“魔力”來自哪?過劍飛解釋,首先,營改增消除了營業稅制下重復徵稅,減輕了服務企業稅收負擔,使服務業與工商業能同等納稅;其次,通過服務業對下游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由下游企業抵扣機制,減輕了下游工商企業稅負,使服務業和工商業可以聯動發展;第三,營改增的抵扣機制消除了企業服務外包和主輔分離的稅收障礙,使生産企業內部可以將服務部門獨立或者外包,從而擴大了市場的服務規模。

産業結構的優化和企業經營質量的提升還反映在稅收數量和結構上。2016年,上海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完成11847億元,同比增長5.5%,剔除證券交易印花稅後,稅收收入完成11380.6億元,同比增長15.1%。其中,剔除證券交易印花稅後的第三産業稅收收入完成8173.6億元,同比增長22.6%,佔全市稅收收入71.8%,與第三産業佔全市生産總值的比重變化基本保持同步。

在5年營改增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上海今年要促進營改增改革紅利進一步釋放,加強營改增對促進經濟發展、培育新興産業、涵養新稅源的效應分析,全面開展行業稅負分析,探索建立實用有效的行業分析模型,及時全面掌握政策執行情況,為行業發展及政策完善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記者 張煜)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