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湖北省出臺規劃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2017-04-13 09:34 來源: 湖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到2020年,增加值達到2.5萬億元,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65%
我省出臺規劃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民營經濟是強省富民之本。日前,省經信委印發《湖北省民營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給出目標:到2020年,全省民營企業(含個體工商戶)數量達到500萬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8000家、新增就業崗位350萬個;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2.5萬億元,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

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四年,我省將從多個方面深化改革,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4年培育50家年收入過百億民企

GDP增長貢獻率再上5個百分點

《規劃》提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到2020年,全省企業類民營市場主體達到120萬家,其中培育50家年收入過百億民企,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2.5萬億元,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

在競爭力方面,到“十三五”末,我省規上民營工業企業數量將要突破2萬家,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達23家以上。民營企業將為我省新創造就業崗位350萬個。

在産業佈局方面,按照規劃,未來四年,以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為重要抓手,二者增加值將要佔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的50%左右。“過去幾年,我省民營經濟可以説是跨越式發展。”省經信委上述負責人介紹,2015年,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16228.96億元,是2010年的2.11倍;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為54.9%,比2010年提高了6.9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 52.5%上升到了60.7%。民企佔市場主體總數96%,佔規上工業企業96%。

建150個眾創空間

每年重點扶持100家龍頭民企

雖邁入第一方陣,但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我省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仍然突出,普遍存在企業規模不大、創新能力不強,平等待遇有待改善和誠信法治意識有待增強等四大難題。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我省將明確發展民營經濟的一系列任務,具體包括:全省將培養創業導師1000人;重點支持5000項科技成果在省內轉化並産生經濟效益,構建十大優勢産業集群帶;每年重點扶持100家龍頭民企進入行業第一方陣;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和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實施省重大人才工程“123”企業家培育計劃,打造150個眾創空間;堅持“非禁即入”,加快推行權力清單制度,減輕企業負擔。

《規劃》提出,我省將在若干城市和領域開展民營經濟改革試點。在構建新型政商關係的基礎上,積極發揮政府出資産業基金的作用,加大對民企的支持力度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花更大力氣推動民企走向各類資本市場。進一步加大民營企業穩崗補貼和“職工培訓補貼”等優惠政策落實力度,減少企業用工的風險成本。積極支持專業機構對我省民營經濟的研究,為湖北民企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記者 劉曉傑)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