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帶一路”引領新型全球化

2017-05-09 07:24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今日全球面臨政治、經濟大變革的格局中,“一帶一路”創新引導世界走向和平與發展的道路,幫助每一個人、每一個國家實現全面發展的夢想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於五月中旬舉行。屆時,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將齊聚北京,為“一帶一路”建設翻開新的篇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何以牽動世界目光?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的話也許能給我們啟示,“因為它是非常重要的實現全球化的論壇,將極大地推動全球化進程”。

推動全球化,中國作用不可或缺。而從全球化的進程來看,“一帶一路”倡議可以説正在引領人類的第四次全球化——新型全球化。第一次全球化可追溯到古羅馬時期,通過“條條道路通羅馬”式的道路聯通,羅馬連接了歐洲、中東和北非地區;第二次全球化始於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盛于英國的“日不落帝國”,其動力是由商船、戰艦和港口構築的全球貿易網絡;第三次全球化是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美國以“超級大國”姿態在技術、文化、價值觀等各方面向全球輸出影響力。前三次全球化促進了貨物流通、信息傳播、科技進步以及各國人民的互動,但建立在不平等基礎之上的全球化無法避免種種負面效應,區域戰爭、宗教衝突、經貿紛爭等問題接踵而至。

如今,世界到了亟須構建國際新秩序、謀求和平與發展的關鍵時刻,以開放、包容為底色的“一帶一路”應運而生,將推動全球化實現本質上的改善和優化。一切願意參與新型全球化的國家,借此機會展開闔作,更有助於實現全球性的各取所長、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目前,一些智庫嘗試推動“南北南”“北南北”合作模式,倡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各自優勢結合,如能深入推動,將更有望取得事半功倍的社會與經濟效應。

“一帶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改變過去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關係,同時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重點,推動各參與方實現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目前,“一帶一路”已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通過貿易合作帶動各方經濟發展;同時,通過每年數千個基礎設施項目造福所有參與國人民。“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一帶一路”在建設過程中,尤其注重老百姓的獲得感。比如,中巴經濟走廊在建設中就佈局了大量民生工程。去年12月,我去了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在那裏看到了中國人建的學校,中國紅十字會建的醫院,看到海水淡化的工程,“國之交在於民相親”,這些舉措真正有助於實現民心相通。

“一帶一路”引領的新型全球化也是創新整合性的全球化。它充分利用當今世界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智慧製造等科學技術,讓全球化更廣泛、更深入、更快速地惠及所有參與方。同時,它還凝聚了全球不同的區域、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不同文化與宗教信仰的人民、不同的資源以及不同的參與方。以參與方為例,“一帶一路”涵蓋了政府、NGO、企業、智庫、媒體等多種主體,通過他們實現國家交往、民間互動、智庫合作等,從而推動“一帶一路”更好發揮“多元、多邊、多樣”的協同效應和全球效應。

以“一帶一路”為標誌的第四次全球化,不僅是對2000年來的前三次全球化的發展與超越,還在今日全球面臨政治、經濟大變革的格局中創新引導世界持續走在和平與發展的道路,幫助每一個人、每一個國家實現全面發展的夢想。(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科院藍迪國際智庫項目專家委員會主席 趙白鴿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