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央企 在一帶一路上成長

2017-05-09 07:14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參與沿線一千六百七十六個項目建設,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
央企 在一帶一路上成長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央企業參與了哪些建設?在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佈會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介紹,中央企業把“一帶一路”建設作為“走出去”的重點,3年多來共有47家中央企業參與、參股或投資,或者和沿線國家的企業合作共建了1676個項目。

明顯改善當地生活水平

肖亞慶説,中央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項目建設,既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又為中央企業“走出去”提供豐富的實踐。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央企業主動參與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有力推動了沿線國家的緊密聯絡和協同發展。鐵路方面,亞吉鐵路已開通運營,蒙內鐵路即將通車,中老鐵路已開工建設,中泰鐵路等一批鐵路項目也在加快推進。公路方面,中巴喀喇崑崙公路等一大批高速公路和交通設施建設,為當地的出行帶來方便。通訊網絡方面,在東北亞、中亞、南亞、東南亞等周邊區域建設跨境海底光纜、陸地光纜等大容量高速率通信設施,促進了當地信息産業快速發展。

能源建設方面,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建設了60多個油氣合作項目。中國石油承建的中俄、中哈、中緬原油管道,中俄、中亞、中緬天然氣管道等項目,有效解決了油氣資源輸出難的問題。中央企業還承建了一大批火電站、水電站和核電站以及電網,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産業投資和園區建設方面,中央企業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産能合作,加大了園區建設力度。多個工業和製造業項目在馬來西亞、老撾、蒙古、印尼等國家落地,有效滿足了當地經濟發展的需求,很多項目還大幅度增加了稅收。

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使許多國家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使當地的資源優勢變成了産品優勢。這些産品優勢進一步發揮,又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增長,擴大了就業,提高了員工的技術水平和知識能力,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實踐中,也促進了自身的國際化進程,增加了國際化經驗。

帶動中國標準“走出去”

標準是國際經貿合作投資的通用語言。肖亞慶説,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既接受和適用“走出去”所在國的規則,也積極參與制定國際通行規則,讓標準“走出去”。

國家電網董事長舒印彪表示,標準和産品的合格評定直接影響著全球80%的投資和貿易,投資貿易壁壘往往也體現在技術標準上。國家電網公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力爭使中國的標準與有關國家實現互認,把中國基於先進技術制定的標準與國際標準對接,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推動中國標準更多地向國際標準轉化。近幾年,國家電網在國際上做的標準已經達到39項,都與新興産業有關,對於全世界共享中國技術發展的成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介紹,在全球4G(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展過程中,我國主導推動的TD—LTE技術,已成為國際電聯確定的全球4G國際標準之一。目前全球有53個國家和地區部署了99張商用TD—LTE網絡。“一帶一路”沿線已經有21個國家和地區部署了39張TD—LTE商用網絡。這不僅提升了當地移動通信服務和信息化水平,還有效拉動當地數字經濟發展。

央企投資風險可控

肖亞慶説,國資委一直注重為中央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對於有些人擔心的投資風險問題,肖亞慶表示,國有資産保值增值是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基本責任。不論海外投資還是國內投資,都會有風險存在,不可能每一項投資都百分之百成功。但是,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中央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總體表現是好的,當然也交了一些學費。中央企業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學習到國際上通行的規則,了解到投資所在國的法律、人文環境和民俗風情,有助於“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更好地控制風險。

肖亞慶認為,央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風險是完全可控的。首先,從國資委監管的角度來看,“一帶一路”的建設是有規劃的,不是盲目的。在“十三五”規劃中,“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有長期發展的指南。企業是“走出去”的主體,每家央企都制訂了未來五年的規劃。對於“一帶一路”項目的實施,都會履行前期項目立項、盡職調查、可研報告、經濟分析等一系列程序。

其次,中央企業正在加強海外項目的決策過程監管。這些項目的提出、風險評估,均由第三方或國際權威機構來參與。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央企會盡可能讓更多的合作夥伴共同參與。

第三,國資委正在加強督導、指導和追責,特別是對違規決策、盲目投資、違反規定投資造成損失的,嚴肅追責。“我們希望,也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化,風險防控的能力和水平一定會逐漸提高。”(記者 白天亮)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