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式減貧”:世界減貧史上最大貢獻

2017-06-14 20:3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 王建剛 包爾文)6月13日,瑞士日內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5次會議上,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馬朝旭代表140多個國家,發表了題為“共同努力消除貧困,促進和保護人權”的聯合聲明。

代表這麼多國家在聯合國會議上就減貧問題發言,充分説明中國減貧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産黨的歷史使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創新扶貧舉措,全面推進扶貧開發工作。

“我們不應忘記,過去十年,中國是為全球減貧作出最大貢獻的國家。”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今年初這樣評價中國的減貧成就。近日,他又通過其發言人迪亞裏克就減貧話題對新華社記者發表談話。從談話內容不難看出,中國減貧成就給聯合國官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制度優勢與傑出領導

堅持政府主導戰略、實行開髮式扶貧方針、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扶貧模式、動員全社會力量扶貧濟困……所有這些經驗鑄就了“中國式減貧”,在世界減貧史上留下了深深的中國印記。

“中國式減貧”,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成為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前署長海倫·克拉克説:“中國最貧困人口的脫貧規模舉世矚目,速度之快也是絕無僅有!”

聯合國官員們對中國減貧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做過深入細緻的思考和研究。古特雷斯強調,統籌兼顧、步調一致是中國減貧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此言不虛,中國減貧史就是最好佐證。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就正式啟動了大規模扶貧。90年代,《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發佈,開啟了制定扶貧計劃的先河;進入21世紀,《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兩份綱領性文件先後發佈,引領著扶貧事業不斷前進。

中共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成為幹部群眾戮力同心的國家行動。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對脫貧攻堅任務作出部署,以確保到2020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不少國際人士認為,中國在減貧事業中能確保全國一盤棋,關鍵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同時,機制優勢也是中國減貧事業碩果纍纍的重要因素之一。

古特雷斯指出,中國擁有一個專門負責扶貧工作的跨部門領導機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這個小組由來自政府各個部門的成員組成。他對該小組在減貧中所發揮的領導作用表示讚賞。

“這種機制讓減貧中出現的所有相關問題都可以得到處理,並使各項減貧措施得到全方位落實。”古特雷斯強調。

在另外一些聯合國官員看來,中國減貧工作之所以能紮實、有效推進,與中國政府的領導力密切相關。

海倫·克拉克説:“中國領導層正積極建設包容性增長模式,為減貧創造各種機會和條件。”

從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到國務院扶貧辦組織開展扶貧開發成效考核,從改革考核機制到整合扶貧資金、激活金融活力,到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一起抓扶貧、層層落實責任制的治理格局,所有這些都讓國際組織對中國政府在減貧工作中的領導力刮目相看。

精準扶貧與經濟增長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聯合國不少官員對中國的精準扶貧讚賞有加。古特雷斯就是其中一位。他指出,中國的減貧成就顯示,減貧努力需要精準意識,要統籌兼顧,要有長期的戰略規劃。

古特雷斯講這番話是基於對中國減貧實踐的深刻理解。

在推進減貧事業中,中國政府致力於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努力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確保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同時,還努力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形成了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

為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脫貧攻堅基本方略,中國各地紛紛為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準確識別,確保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實現脫貧全覆蓋,從而讓政策紅利更精準、更公平地惠及廣大貧困群眾,不斷激發內生動力。

“中國的減貧模式是正確的。”聯合國糧農組織高度評價中國的脫貧攻堅基本方略。

在古特雷斯看來,經濟持續增長和結構轉型也對中國減貧努力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中國的成功説明,經濟持續增長和結構轉型帶來的就業和收入增加,對中國的減貧事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説。

這些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加大扶貧開發投入力度,提高了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央基建投資用於扶貧的資金的增長幅度,中央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各類涉及民生的專項轉移支付都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此外,中國省級財政、對口扶貧的東部地區也相應增加了扶貧資金投入。而確保扶貧資金的投入離不開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中國減貧的“溢出效應”

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對聯合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減貧事業産生了巨大推動作用。國際社會對此高度評價。

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2015年報告》顯示,全球極端貧困人口已從1990年的19億降至2015年的8.36億,中國在其中的貢獻率超過70%,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本·濱瀚近日指出,亞洲曾是全球最貧困的大洲之一,但現在佔全球國內生産總值的三分之一。經濟的快速發展幫助亞洲人民提高了生活水平,減輕了貧困狀況。他説:“很明顯,中國是這一成績的最大貢獻國。”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馬文森近日也表示,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消除貧困是其中之一。如果沒有中國的貢獻,整個脫貧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

古特雷斯認為,中國的巨大成功和在減貧方面所取得的驕人業績對全球産生了積極的“溢出效應”。他強調,通過分享成功經驗和失誤教訓,中國能夠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尋找到最好和有效的減貧政策。

2016年10月,來自馬拉維、加納、肯尼亞等15個發展中國家的扶貧官員來到北京,參加“2016年發展中國家公共服務與減貧官員研修班”。中國扶貧開發的成功經驗已成為一張亮眼的國家名片,吸引著廣大發展中國家有關官員不遠萬里前來取經。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中國在致力於自身消除貧困的同時,始終積極開展南南合作,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中國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大洋洲的數十個國家提供了醫療援助,還先後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提供幫助。

從受援國到援助國,從貧窮落後到減貧模範,中國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智慧和力量。為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鬥,彰顯出中國共産黨人的寬廣視野和博大胸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