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民政部召開2017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

2017-11-09 14:30 來源: 民政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民政部于2017年11月9日10時舉行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第三季度重點業務工作進展及下步安排;介紹“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今年以來全國救助尋親工作基本情況、主要成效及下步安排;解讀民政部等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關於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  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的意見》,並答記者問。


新聞發佈會現場


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 李保俊 主持會議

[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 李保俊]各位媒體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民政部2017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劉濤同志和社會救助司副司長蔣瑋同志,請他們分別介紹“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今年以來全國救助尋親工作進展情況、主要成效及下步安排,解讀《關於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 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的意見》,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按照例行新聞發佈會安排,我先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今年三季度民政重點業務工作進展和下步工作安排。

今年第三季度,民政部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民政工作改革創新,切實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推動各項重點業務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社會救助兜底方面,進一步完善臨時救助制度,推進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銜接,加強社會救助基層基礎工作,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截至2017年9月,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5402.6萬人,其中,城市低保對象1324.4萬人,農村低保對象4078.2萬人。全國平均城市低保標準達到534元/人/月,較上年同期增長百分之9.9;農村低保標準達到4211元/人/年,較上年同期增長百分之16.6。截至2017年9月,全國共有農村特困人員474.3萬人。1─9月,全國共實施醫療救助5051.3萬人次,實施臨時救助477.6萬人次。

二是防災減災救災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地震、颱風和乾旱災害為主。經核定,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26億人次受災,799人死亡,90人失蹤,465.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3.9萬間房屋倒塌,29.3萬間嚴重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8158.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147.5億元。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共啟動國家救災應急響應15次,協調派出15個救災應急工作組赴災區協助指導開展救災工作;累計下撥中央財政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21.29億元,調撥2.6萬頂帳篷、11.6萬床(件)衣被、2.8萬條睡袋、6.9萬張折疊床等中央救災物資,幫助地方做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截至9月底,2016年全國因災倒損民房需重建的共有14.1萬戶,已竣工13.7萬戶;因災損壞房屋需修繕的共有46.1萬戶,已竣工45.6萬戶。

三是養老和社會福利方面,繼續深入開展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對20個省(區、市)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會同國家標準委發佈了《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加快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了第二批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名單及要求,深入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制定《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範》,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目前,全國註冊登記養老機構達到2.8萬多家,養老床位數近700萬張,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已覆蓋全部城鎮社區和百分之50以上的農村社區。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産業綜合創新試點的通知》,在全國遴選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展試點。牽頭建立康復輔助器具産業部際聯絡會議機制。與銀監會聯合印發《慈善信託管理辦法》,慈善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共備案慈善信託45單,信託合同規模為8.6億元。啟動第十屆“中華慈善獎”評選表彰活動,表彰活動擬於2018年9月5日第三個中華慈善日舉行。

四是優撫安置方面,中央財政全年共安排優撫對象補助經費404億元。今年10月1日起,再次提高部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殘疾軍人、傷殘人民警察、傷殘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傷殘民兵民工殘疾撫恤金標準,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三屬”定期撫恤金標準,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紅軍失散人員“三紅”生活補助標準,在現行基礎上提高百分之10。持續提高軍休幹部離退休費、榮譽金等標準,中央層面下達軍休安置經費475.4億元。成功舉辦全國軍休幹部“慶祝建軍90週年、喜迎黨的十九大”系列活動。積極配合做好國家層面“烈士紀念日”相關活動安排。7月27日朝鮮戰爭停戰紀念日和10月25日誌願軍入朝作戰紀念日期間,協調組織志願軍老戰士、烈士家屬代表團赴朝開展祭掃志願軍烈士活動。

五是基層社會治理方面,依託全國社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積極協調各有關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指導黑龍江、寧夏、遼寧、江蘇、山西、青海等地先後出臺城鄉社區治理實施意見。指導寧夏、安徽、新疆、青海、黑龍江、山西等地先後出臺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實施意見。指導開展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工作,聯合中組部、農業部、中農辦組成督導調研組對黑龍江、上海、安徽、雲南、貴州等省份試點村進行調研督導。會同全國社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開展城鄉社區治理督查。發佈《民政部關於賦予村(居)民委員會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有關事項的公告》,設計開發統一賦碼管理系統,部署開展賦碼基礎信息採集等準備工作。會同中宣部舉辦10期全國社區工作者培訓班,共培訓1800名優秀社區工作者。持續推進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建設,完成第三批實驗區中期評估。

六是社會組織管理、專業社會工作和志願者服務方面,健全社會組織法規制度,推動出臺《志願服務條例》,國務院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社會工作參與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禁毒社會工作隊伍建設、青年婚戀工作等方面的文件。實施重大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國家支援計劃。穩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試點工作,共438家全國性協會商會參加脫鉤試點,佔784家改革目標的近百分之60,已完成脫鉤的有267家,脫鉤試點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構建了系列新型管理制度,為全面推開脫鉤改革打下堅實基礎。紮實開展清理規範協會商會涉企收費工作,共減輕企業負擔6.7億元,就進一步規範協會商會收費管理制定了專門政策,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促進了協會商會健康有序發展。積極推進慈善組織登記、認定和公開募捐管理工作,截至2017年9月底,全國共有2442家慈善組織,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607家。其中,部本級認定慈善組織110家,發放公開募捐資格證書的有61個,受理公開募捐方案備案近1000份。制定了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兩項行業標準,建立了“慈善中國”信息公開平臺,截至2017年9月底,慈善組織通過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在線籌集善款超過15億元,約7.2億次網民參與在線公益慈善。進一步嚴格社會組織監督管理。加大對社會組織違法違規行為、非法社會組織活動以及慈善領域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今年前三季度,民政部共接收投訴舉報500余件,均依法予以受理或處理;對於全國性社會組織違法行為,依法作出行政處罰17起。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投入應用,截至目前,註冊志願者近5900萬名、註冊志願團體近40萬個,記錄志願服務時間近7.6億小時。

七是行政區劃和地名管理方面,審慎穩妥報國務院批准15件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積極推進《行政區劃管理條例》制定工作,召開京津冀民政事業協同發展座談會。推進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全面審核驗收,對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地名普查進行實地督查和抽查驗收,推進標準地名圖錄典志編纂工作。積極推進《地名標誌管理辦法》制定,指導各地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開展地名理論徵文、系列公益性地名活動,持續加強地名文化遺産保護。指導各地紮實開展省縣界線聯檢工作,繼續推進省界界樁更換。

八是社會事務管理方面,截至2017年9月,已指導29個省份印發睏境兒童保障工作實施意見。組織開展“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部署精準關愛保護措施,共幫助68萬多名農村留守兒童落實監護責任,1.1萬多名農村留守兒童返校複學,1.2萬多名農村留守兒童辦理戶口登記,將3萬餘名符合條件的農村留守兒童納入有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政策保障範圍。開發啟用全國農村留守兒童信息管理系統,並與最低生活保障等有關信息系統數據共享,為實現精準關愛、精準幫扶、精准保護提供了有效信息支持。部署開展全國婚姻收養工作規範化檢查,對婚姻收養法律法規政策貫徹執行情況進行督促評估。與相關部門研究簽署《關於對婚姻登記嚴重失信當事人納入失信黑名單和開展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工作,加大對婚姻登記嚴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部署開展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以點帶面推動殯葬改革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有關民生民政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部署新要求,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強大動力,推動做好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強殘疾康復服務等民生民政工作領域重點任務,確保十九大精神在全國民政系統全面落實。按照相關工作安排,年底前部裏還將部署開展受災群眾冬春生活救助工作,推進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活動。啟動第二批公建民營養老機構改革試點、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工作,繼續推進養老院服務質量行動。推動出臺《兒童福利機構管理辦法》、《家庭寄養評估標準》等政策文件,進一步規範兒童福利機構管理和家庭寄養工作。督導各地按時啟用、有效運行農村留守兒童信息管理系統,全面依託系統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基礎信息採集、錄入、更新工作。推動出臺《殘疾人服務機構管理辦法》。推動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見》,在全國範圍部署“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指導和推動各地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殯葬工作座談會精神,聯合相關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年底民政部還將召開2018年全國民政工作會議,全面總結2017年民政工作,部署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民政工作。歡迎各位媒體記者屆時關注報道。

有關情況我就介紹到這裡。下面,請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劉濤同志介紹有關情況。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 劉濤 介紹有關情況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 劉濤]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就“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和救助尋親工作情況做一下介紹。

一、“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有關情況。當前中國北方地區已經進入嚴寒季節,南方地區已經入冬,為切實做好今冬明春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民政部已于11月3日下發《關於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的通知》,決定從即日起至2018年3月15日(東北、西北地區延長至4月15日)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

今年寒冬救助正值各地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重要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際,我們這次把“寒冬送溫暖”作為以踐行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為生動實踐,我們在工作部署中特別強調各級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四個意識”,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寒冬救助列為一項階段性重點工作進行組織動員和安排部署,加強力量調配和物資保障,並把學習宣傳救助管理戰線先進人物代表、優秀共産黨員許帥同志的精神轉化為實際工作動力,切實發揮救助工作兜底保障作用,及時救助陷入困境、居無定所、流落街頭的生活無著人員,幫助其解決燃眉之急,讓他們在寒冬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社會的關愛。

主要突出以下幾方面:一是加強部門間協調配合。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要在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積極爭取公安、城管、衛生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健全和完善救助管理工作部門聯動機制。對工作中發現的各種問題,要主動研究,依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和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力爭加以解決。

二是組織開展街面集中救助行動。特別要做好重點區域夜間和遇有極寒惡劣天氣時的救助工作,特別是要做好對流浪乞討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和其他行動不便人員的救助工作,防止發生意外事故。充分發揮環衛工人、公交出租司機、夜間安保人員的作用,鼓勵他們做好發現報告、街面勸導和應急救助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增設流動救助點,設立臨時避寒場所,方便流浪乞討人員就近求助避寒。同時我們對救助管理機構也提出要求,24小時接受救助服務,加大身份甄別的力度,加強跨省聯動尋親工作。我們鼓勵地方創新手段和方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志願服務、公益合作等方式,動員引導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公益慈善組織、志願服務組織等參與街面勸導和站內救助服務。

三是開展救助和托養機構隱患排查工作。春節前後要對救助和托養機構組織開展一次拉網式排查,及時發現在完善內部管理、規範服務流程、加強風險防控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並及時整改,督促各方面責任的落實,消除問題隱患,確保受助人員有飯吃、有衣穿,患病人員得到及時救助,

此外,《通知》還要求各地要加強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公益短信、官方微博等多種方式宣傳“開放式救助”、“臨時避寒場所”、求助熱線等寒冬救助措施,倡導社會公眾勸導、引導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到救助站求助避寒。

二、救助尋親工作情況。在日常救助工作中,各地救助管理機構與走失人群接觸的機率比較高,救助機構在為他們提供基本食宿等臨時救助的同時,還要盡可能的幫助他們順利返家。

一是建立尋親公告發佈長效機制。對經初步問詢未能確認身份的受助人員,各地救助管理機構會在其來站24小時內,在全國救助尋親網發佈尋親公告,這個平臺是2016年1月開通的,截至到2017年11月7日,累計幫助13728名受助人員成功返家,目前這個平臺上共有44273條尋親公告。

二是建立民政與公安的聯動機制。明確公安機關要及時受理救助管理機構報告的疑似走失、被遺棄、被拐賣的受助人員報案信息,核查受助人員身份信息。今年上半年救助和托養機構整改過程中,我們將報請採集DNA率作為重點整改項目,要求把所有的滯留人員報請公安部門採集比對DNA,各地均有效落實了此項要求。

三是建立常態化的身份甄別機制。救助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通過與其接觸、交流,捕捉地名、人名、口音等關鍵信息,利用好受助人員的窗口期,從“蛛絲馬跡”中協助受助人員尋找家庭。

四是建立與社會力量的合作機制。我們和“寶貝回家”尋親公益組織合作,調動數萬名志願者的力量,協助各地查詢甄別受助人員身份信息;和中央電視臺《等著我》欄目合作,宣傳尋親典型案例和全國救助尋親網,引導家屬通過全國救助尋親網查找走失的家人;從2016年7月開始和“今日頭條”開展“互聯網+救助尋親”合作,到今年10月25日,成功合作尋親突破3000例,共通過今日頭條發佈尋親信息14820條,尋親成功率達百分之20.2。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創新手段,拓寬渠道,多措並舉做好尋親工作。依託公安機關人口信息數據庫、打拐DNA庫等資源開展對滯留人員的身份核查。加大和今日頭條公司的合作力度,推動合作規模進一步拓寬、深化。會同一些互聯網公司研究探索人臉識別技術手段在救助尋親領域的運用,進一步提高尋親效率。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繼續與有關媒體、公益組織開展合作,宣傳尋親典型案例,調動志願者的力量,引導社會共同關注和參與救助尋親工作。

[李保俊]謝謝劉濤同志的介紹。下面請蔣瑋同志介紹有關情況。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副司長 蔣瑋 介紹有關情況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副司長 蔣瑋]非常高興今天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見面並進行交流。首先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社會救助工作的關心、關注和支持。

今年9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民政部、中央編辦、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了《關於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 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的意見》(民發〔2017〕153號),這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踐行民政愛民、民政為民理念,加強社會救助基層能力建設進一步築牢民生保障底線的重要文件。為了推動《意見》貫徹落實,也為了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意見》出臺有關情況,借此次新聞發佈會,我向大家做一簡要介紹。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出臺完善了一系列解民憂、惠民生、暖民心的重大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多項社會救助制度,為困難群眾編織了一張保障基本生活民生的“安全網”。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大提出,要“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新時期社會救助事業創新發展提出了新目標、新要求。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機構直接面對困難群眾,是聯結黨和群眾紐帶,是黨和政府各項政策傳遞到困難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其經辦能力和服務水平關係著各項社會救助政策的有效落實,關係著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直接感受。根據中央要求,民政部會同中央編辦、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在深入調研、廣泛徵求意見、認真總結地方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當前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薄弱的突出問題,著眼于增加救助服務有效供給,提高社會救助服務質量和效率,為社會救助對象提供及時、高效、專業的救助服務,按照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的基本思路,提出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促進社會力量參與,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經報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四部門印發了《意見》。

《意見》明確了相關工作目標,即:“十三五”時期,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工作全面推行,相關政策機制進一步健全,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困難群眾對社會救助服務的滿意度明顯提升。並要求在貫徹落實過程中要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選擇、質量為本、便民惠民基本原則。

《意見》根據政府購買服務的有關規定,結合社會救助經辦服務實際,明確了社會救助領域購買服務的主體和承接主體、購買內容、購買機制、經費保障、績效評價和監督管理等五方面內容。同時,從五個方面明確了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建設的重點任務和要求,即:加強窗口建設、落實經辦人員、充分發揮村(居)民委員會作用、加快信息化建設、加強人員培訓,要求儘快形成一門受理、協同辦理、資源統籌、綜合施救的社會救助工作格局。要求省級人民政府要統籌研究制定按照社會救助對象數量、人員結構等因素配備相應工作人員的具體辦法和措施。

總之,《意見》的出臺,對於落實十九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運行機制,提高社會救助服務能力,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推動《意見》的貫徹落實,民政部、財政部組織開展了系列宣傳培訓,指導各地進一步提高各地對《意見》的認識、理解和把握,確保政策落實到位、執行到位。

我先介紹到這裡。

[李保俊]謝謝蔣司長,下面進入到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報一下您所代表的媒體機構。

[光明日報]長期以來,社會救助監管能力不足是困擾基層民政工作的一大難題,今後我們將採取哪些措施?

[蔣瑋]謝謝你的問題。就如你所説的,基層社會救助長期以來面臨工作任務和力量配備嚴重不對稱的困難,為了解決這個突出的困難,四部門聯合出臺了這個《意見》。我們在現有的情況下,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是提升基層經辦服務能力的有效途徑。

《意見》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明確任務和要求。

首先,加強窗口建設。要求各鄉鎮、街道要設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的窗口,加快健全社會救助綜合服務平臺,建立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理等制度,優化工作流程。

第二,落實經辦人員,要求各地綜合考慮轄區內社會救助服務事項、服務範圍、對象數量以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縣、鄉兩級開展社會救助經辦服務所需的工作人員。這裡加強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我們在《意見》裏面重點強調了縣鄉兩級,大家也知道,社會救助政策審核審批主要在縣鄉兩級,所以政策對象認定得準不準、政策是不是有效落實了、困難基本生活保障得好不好,關鍵看縣鄉兩級對政策的理解、把握和執行。

《意見》特別規定,現有社會救助工作人員不足的地區,可鼓勵社會力量承擔相關工作,由其向縣級民政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或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派遣工作人員。

第三,發揮村居委會的作用,要求各地按照“費隨事轉”原則支持村(居)委會做好社會救助服務工作,同時探索建立村級社會救助協理員制度,村(居)委會幹部直接和困難群眾接觸,他們對村困難群眾情況最了解,在社會救助工作中,村(居)委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意見》裏就要求按照“費隨事轉”的原則支持村(居)委會協助開展好這項工作。

第四,加快信息化建設。要求加強社會救助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實現社會救助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用共享,提高核實救助申請救助對象的能力。這一方面是提高社會救助對象認定的精準性,同時也是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重要舉措。

第五,加強人員培訓。要求各地切實增強基層社會救助工作人員的“四個意識”,提高政策執行的規範化、專業化程度,確保執行社會救助等民生保障重大決策部署不打折扣、不走樣,確保各項救助政策落實到困難群眾身上。

[農民日報]請問劉司長,據了解民政部已經連續幾年開展了“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請問為什麼持續開展這項行動?行動包括哪些具體措施?

[劉濤]謝謝你的問題,民政部已經連續多年開展“寒冬送溫暖”的行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並提出了“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工作思路。流浪乞討人員有他的特殊性,他是困難群眾當中最困難、最脆弱、最邊緣的一個群體,所以要做好困難群眾的保障工作,流浪乞討人員還是其中的重點。寒冬季節,這些流浪乞討人員生活無著,他的生存和生活面臨著很大的考驗,所以在寒冬季節,通過對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的專項救助,要保他的基本生活,要解他的燃眉之急,在這個當中來體現黨和政府的關愛、社會的關愛。

“寒冬送溫暖”有這麼幾項措施,剛才簡要介紹了。

一是街面救助。有幾個關鍵詞,一個是多部門聯合,比如説公安、城管、衛生都要參與進來,這個其中我們有救助的機制。再一個關鍵詞就是重要的時段、重要的區域,還有遇有極寒天氣,這個時候一定要加強救助。第三個關鍵詞,針對其中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和其他行動不便人員,做好引導護送工作。

二是提供多種救助渠道。救助管理機構將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做好來站求助人員的救助服務和站外救助線索的及時響應。有條件的地方會在流浪乞討人員、外來務工人員集中活動區域增設開放式臨時救助點或臨時避寒場所,並設置明顯標誌,方便流浪乞討人員就近求助避寒。對不願來站的流浪乞討人員,留下必要禦寒物品,告知他們求助方式。

三是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我們鼓勵地方注重發揮環衛工人、公交出租司機、夜間安保人員等作用,動員他們參與到當中,同時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公益短信、官方微博等渠道宣傳救助政策和救助途徑,使需要救助的人及時得到救助。

[中央電視臺]請問劉司長,剛剛您提到救助,目前救助有幾種方式呢?您能介紹一下“互聯網+救助”的工作背景、起因,有什麼亮點嗎?

[劉濤]傳統的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登載尋親公告這樣的方式,有它的局限性,尋親形式碎片化,尋親信息傳播的局限于本地區,尋親公告發佈時間有限。因此要特別注重通過新媒體、“互聯網+”這樣的方式來拓展尋親的渠道,提高尋親的效果。“互聯網+尋親”是對尋親方式的突破,可以實時發佈、隨時發佈、長久發佈,可以使走失人員的家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快速檢索各地發佈的尋親的信息。“今日頭條”開展的“互聯網+尋親”服務,就是利用他們精準的推送技術,以受助人員的走失地點、發現地點等指定區域為圓心,來精準的推送到周邊的手機用戶當中,有效的提高尋親效率。

2016年7月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和今日頭條開始合作,全國的1976個救助管理機構都已經借助今日頭條這個平臺開展尋親工作,2016年8月,尋親成功案例就達到100例,上個月25日,達到了3000例,推送成功尋親比例由最初的百分之10,達到了百分之20.2。3000個成功案例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尋親速度最快的一個案例,僅用了3分鐘就聯絡上了家屬;走失時間最長的已經離家57年;成功返家的人當中,年齡最大的94歲,最小的是襁褓中的嬰兒。每個走失人員背後都有一個望眼欲穿的家庭,每個成功的案例都是一個破鏡重圓的故事,這些團圓的故事每天都在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得以實現,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尋親工作中來。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咱們的文件中也是對社會救助領域政府購買作出了不少規定,請問蔣司長能不能給我們解讀一下?

[蔣瑋]我們這次出臺這個文件主要是依據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號)及財政部《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財綜〔2014〕96號)等有關文件規定,結合基層社會救助的實際情況,對社會救助領域政府購買服務相關規定進行了細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確定了購買服務的主體和承接主體。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主體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由民政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文件對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主體和承接主體都做了明確,同時規定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也可根據工作實際,購買社會救助相關服務。承接主體主要包括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事業單位法人、企業、機構等社會力量。同時《意見》還對承接主體的相關資質作出規定,並強調各地可結合具體實際明確具體條件,及時向社會公開,確保各類承接主體公平參與競爭。

二是明確了購買服務的主要內容。這個文件把購買社會服務分為事務性工作和服務性工作兩類。事務性工作主要包括基層經辦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服務時的對象排查、家計調查、業務培訓、政策宣傳、績效評價等工作,這類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增強民政部門經辦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對象認定的準確性,確保社會救助工作高效開展。服務性工作主要是指對特困人員開展的照料護理、康復訓練、送醫陪護,以及針對一般救助對象開展的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結等服務,這類工作主要目的是提高對困難群眾的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對象生活質量。

三是進一步優化了購買服務的機制。《意見》規定了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程序、方式和監督管理,要求建立健全方式靈活、程序規範、標準明確、結果可控、動態調整的購買機制。同時,規範了以項目選定、信息發佈、組織購買、實施監管、績效評價等為主要內容的購買流程,按照政府採購的有關規定,採用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單一來源採購等方式確定承接主體。

四是要求落實購買服務經費保障。明確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所需經費要列入財政預算,從各級既有的社會救助工作經費或社會救助專項資金等預算中統籌安排。各地要結合實際,逐步加大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資金投入力度。

五是進一步強調了政府監管和績效評價。《意見》要求各地加強對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監管體系,強化部門協同,依法實施綜合監管,確保購買行為公開透明、規範有效。同時《意見》還明確了上級對下級的業務指導和監督,規範了購買主體和承接主體的行為。同時要求加強對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工作的績效評價。

[經濟日報]剛才劉司長提到,今年的“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中要加強各部門,尤其是公安、城管、衛生等部門的聯動,請問下一步各個部門如何開展協作和配合?

[劉濤]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鏈條長、環節多,單靠民政部門一家很難織密這個網、兜住這個底,希望各個部門一起合作。民政部門要起牽頭和協調的作用,公安機關和其他有關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時,履行發現報告職責,對其中的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其他人員,做好引導和護送,衛生部門要為送醫救治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及時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總之,我們會在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職責分工要求,健全機制,明確各個部門的責任,確保部門無縫銜接和工作有序開展。

[人民網]“互聯網+救助尋親”過程中,剛剛劉司長也提到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請劉司長舉幾個成功的案例。

[劉濤]剛才講,3000個成功案例的背後都有一些感人的故事,這裡邊有走失時間很短的,有走失時間很長的,有年齡大的老人,有襁褓中嬰兒,故事很多。我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在80年代,安徽一名年輕人因為高考失利、名落孫山,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導致離家出走幾十年。後來,安徽的救助管理機構在日常街面巡查中發現了這名流浪乞討人員,把他接到救助站,協助其洗澡、理髮,保障其基本生活。由於這名受助人員疑似精神障礙,沒有清晰的自我表達能力,救助站只能通過日常的生活照料和溝通交流來發現蛛絲馬跡,查找身份線索。救助站根據掌握的身份線索,在全國救助尋親網發佈尋親公告,並通過今日頭條推送尋親信息,成功幫助走失幾十年的受助人員找回河南老家。當時,他與家人團聚的場景,感動了在場所有人。這個故事應該説比較典型,也是我印象較深的一個例子。我們的救助站發現了走失人員,然後問詢查找身份線索,通過全國救助尋親網和今日頭條發佈尋親公告,搭建救助站和尋親家人的信息橋梁,幫助他們成功返鄉。

[李保俊]今天的提問環節就到這裡,如果大家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在會後聯絡辦公廳新聞辦。本次發佈會由民政部網站、民政部政務微博全程直播。感謝大家對民政工作的關注和報道,也感謝劉司長、蔣司長出席今天的發佈會。謝謝大家!發佈會結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