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16+1合作”漸成“一帶一路”建設標桿

2017-11-28 19:28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即將出席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的第六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對匈牙利進行正式訪問。“連接中國和歐洲的橋梁”“中歐之間的紐帶”“歐洲東大門”……一個個形容中東歐國家的詞彙顯示出這一地區的重要性,也折射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合作”)的現實意義。

分析人士指出,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助力之下,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貿易總額大幅增長

2012年,在波蘭華沙舉行首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16+1合作”啟動。五年來,“16+1合作”成果斐然。而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務實合作正呈現加速發展之勢。

在波蘭,福建鴻博集團在奧波萊省投資1億美元建設的LED燈具工廠已經投入使用;在捷克,中捷中醫中心自設立以來就受到當地民眾歡迎,預約看病的人已經排到半年以後;在塞爾維亞,中國承建的E763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接近收尾,預計年底即可完工……

從理念到行動,從願景到現實。“一帶一路”建設拓寬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經貿投資合作之路,也拓寬了人文交流之路和友誼之路,提升了“16+1合作”的整體水平。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在中國與外部世界貿易整體下滑、對歐洲貿易總額下降的情況下,中國與中東歐16國的貿易總額較2015年實現增長,增幅9.5%。

不少專家認為,“16+1合作”已經逐漸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標桿”,同時也成為中歐合作的亮點。

當地民眾獲得實惠

“一帶一路”建設契合中東歐國家的實際需求,有力推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與産業發展,給民眾帶來看得見的實惠。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説,“一帶一路”建設能夠提升“16+1合作”的層次和意義,對於中國和歐盟而言是雙贏舉措。

2012年,中國機械設備製造商廣西柳工收購波蘭HSW公司工程機械業務單元,改變了後者連年虧損瀕臨破産的狀況。收購後成立的柳工銳斯塔公司在過去4年累計為波蘭貢獻各種稅費約合4.5億元人民幣。

2016年,中國河鋼集團收購了曾被譽為“塞爾維亞的驕傲”的斯梅代雷沃鋼鐵廠,連續虧損7年的鋼廠在8個月後便實現全面盈利。

捷克總統澤曼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説,在“16+1合作”這個針對中東歐國家的平臺上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將給這一地區帶來更多機會。

塞爾維亞議長戈伊科維奇表示,塞國內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反對與中國合作,對發展與中國的關係都持積極態度。

互利合作前景廣闊

“16+1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16+1合作”重大跨國互聯互通旗艦項目——匈塞鐵路在中匈塞三方共同推動下,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目前正在全力推進以實現早日開工。

塞爾維亞國際問題專家日瓦丁·約萬諾維奇告訴記者:“未來,塞中兩國的合作一定會繼續擴大,並會在基礎設施、工業、食品加工和其他行業迎來新的合作。”

在羅馬尼亞,中國中廣核正就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項目與羅方合作公司商談。這個總投資70多億歐元的項目不僅是羅中兩國之間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合作,也是中國和中東歐國家之間迄今達成的規模最大的合作項目。

在捷克,中國企業收購了捷克老博客啤酒集團,使這家百年酒廠的傳統釀造工藝得到了保護,未來還有可能通過中歐班列把捷克啤酒送到國內。

捷克總統顧問科胡特説,“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外政策最為顯著的亮點之一,對歐洲和亞洲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分析人士指出,在“一帶一路”建設大潮中,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正在共商、共建、共享的道路上大步向前,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繪就互利共贏、共同繁榮的美麗畫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