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土資源部創新六項政策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2017-12-07 13:17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日,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創新國土資源管理政策和加大扶持力度方面,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就攻克堅中之堅、解決難中之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部署。

在創新國土資源管理政策方面,《意見》提出,完善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管理、拓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政策、創新土地利用政策、完善耕地保護措施、實施用地審批特殊政策、支持申報地質公園等措施。

一是完善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管理。對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易地扶貧搬遷、民生發展等用地足額保障,不足部分由國家協同所在省(區、市)解決。對農村存量建設用地不足、人均建設用地面積少的地區,適當增加農村建設用地規模,用於支持農村新産業新業態發展,以及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等建設。規劃實施過程中,有關省(區、市)可在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總量控制的基礎上,適時優化深度貧困地區城鄉用地結構和佈局,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優先安排脫貧攻堅新增建設用地計劃,不足部分可預支使用,做好統計後上報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省級計劃指標不足的,國土資源部在國家計劃指標中追加認定。

二是拓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政策。深度貧困地區開展增減挂鉤,可不受指標規模限制,超過國家下達部分,經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核定後報國土資源部追加認定;增減挂鉤項目區實施方案批准後,可按規定預先使用或交易一定比例的增減挂鉤節余指標;增減挂鉤拆舊區,在確保耕地面積不減少、建設用地不增加的前提下,可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原則復墾。深度貧困地區節余的增減挂鉤指標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框架內跨省域流轉使用的,由深度貧困地區所在省份,根據扶貧開發和長遠發展需要,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拆舊復墾規模,妥善安置搬遷人口,合理分配和規範使用節余指標收益。

三是創新土地利用政策。深度貧困地區在充分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防止外部資本侵佔控制的前提下,可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及宅基地;通過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鼓勵採取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農村新産業新業態和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直接從事或服務於農業生産的生産設施、附屬設施和配套設施用地,按農用地管理。旅遊項目中的自然景觀及為觀景提供便利的觀景臺、棧道等非永久性附屬設施佔用除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在不破壞生態、景觀環境和不影響地質安全的前提下,可不徵收(收回)、不轉用,按現用途管理。

四是完善耕地保護措施。支持深度貧困地區因地制宜保護耕地,允許在不破壞耕作層的前提下,對農業生産結構進行優化調整,仍按耕地管理。增減挂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可按規定用於耕地佔補平衡。補充耕地指標優先用於省域內交易,符合規定條件的,可優先納入耕地佔補平衡國家統籌。

五是實施用地審批特殊政策。深度貧困地區建設用地,涉及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的,在做好補償安置前提下,可以邊建設邊報批;涉及佔用耕地的允許邊佔邊補,確實難以落實佔優補優、佔水田補水田的,可按補改結合方式落實,並按用地審批權限辦理用地手續。

六是支持申報地質公園。深度貧困地區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可不受申報單位命名年限的限制。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礦山公園,不受所在省份申報名額限制。

此外,《意見》還明確,加強基礎信息服務,幫助深度貧困地區開展土地資源信息化建設,在土地調查、規劃編制、不動産登記等方面加大資金、技術、人才支持。優先安排項目和資金,土地整治項目、資金向深度貧困地區優先安排傾斜。加大礦産資源開髮指標傾斜,在深度貧困地區生態保護紅線之外,選擇有市場前景、有資源潛力的資源富集區開展前期勘查。加強培訓和人員交流,選派優秀幹部到深度貧困地區挂職鍛鍊。同時要加強監管,嚴格控制政策實施範圍,嚴格落實保護耕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制度,嚴格防範廉政風險,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