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陜西: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不斷優化
提升營商環境

2017-12-27 08:49 來源: 陜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年來,我省各地各部門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目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積極探索實踐,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努力打通服務群眾、企業“最後一公里”,在改善營商環境、推動職能轉變、釋放市場活力、加強便民服務、減少權力尋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績,積累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和活力。

西安 “最多跑一次”倒逼政府自身革命

西安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企業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標準,以切實提高企業群眾獲得感為目標,狠抓“最多跑一次”改革,倒逼政府自身革命,破解了多年來群眾“辦事難”“審批難”頑症。目前,全市公佈“最多跑一次”事項13675個,一些區縣、部門“最多跑一次”事項的覆蓋面已超過90%,西安的政務服務環境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嬗變。

今年以來,該市在政務服務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解決了責任不清、管理不順的癥結所在。12月1日,蓮湖、灞橋、高新、經開、港務、浐灞以及西鹹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正式掛牌;市發改委等25個市級部門以及碑林、高陵、長安、鄠邑、藍田、周至6個區縣實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實現了“一枚印章管審批”。

通過減少前置、精簡材料、優化流程、壓縮時限,將可現場辦結的即辦件比例從過去的平均不到30%提高到平均55.39%。社會保險單位參保登記等18個事項可通過“西安市社保網上經辦大廳”全程辦理,網上大廳已註冊企業用戶1.4萬多個、辦理各類業務46.8萬件次。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將政務中心窗口移到“創業者的家門口”,在企業聚集區設立“服務驛站”,實現了企業辦事足不出樓。依託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組建市、區兩級代辦服務隊伍,今年以來,市代辦中心共代辦重點項目26個。

寶雞 依託大數據 實現大監管

寶雞市依託智慧城市建設,不斷加快市場主體監管信息資源整合步伐,以工商部門企業登記註冊數據庫和全市企業信用協同監管系統為基礎,建成了企業事中事後智慧監管雲平臺。目前,平臺和公安、安監、民政等部門建立了企業登記信息數據自動交換系統,先後為公安、質監、安監等21個部門推送企業基本信息85萬餘條,歸集行政許可信息、行政處罰信息、聯合懲戒信息3609條,為16.2萬戶市場主體建立“一戶一檔”,整合近187萬條的數據記錄,打開了寶雞事中事後監管的大門。

“雙告知”認領,消除監管“盲區”。企業設立後,相關部門登錄平臺,平臺將為其自動推送需要認領的企業,相關部門即可跟進監管。對於沒有及時認領企業的部門,平臺提醒並記錄考核。

聯合懲戒,讓失信企業“無處藏身”。各監管部門可將失信企業懲戒信息錄入平臺,其他部門登錄後,可對該企業進行聯合懲戒,在政府採購、貸款融資等方面對其限制。

信息公示,提升公示效能。平臺建立了智慧寶雞和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數據匯總通道,使各類涉企數據更加及時、準確地記于企業名下並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方便群眾查閱。

大數據分析,化解市場風險。平臺運用大數據手段,通過對市場主體經營行為和運行規律的分析,使政府監管部門能夠準確掌握相關領域違法活動特徵,從而提高了發現問題和防範化解區域性、行業性及系統性風險的能力。

咸陽 “一枚印章管審批”釋放市場活力

咸陽市涇陽縣、彬縣作為全省首家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的試點縣,7月18日,兩個縣的行政審批服務局掛牌成立以來,以“集中許可,審管分離”改革為重點,探索“12345”審批服務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目前,該項改革已在擴大到全省35個縣(市、區、開發區),實現了“一枚印章管審批”。

一套機制優流程,聯合審批提效率。“1”,即建立“並聯審批110+X”機制。一般審批事項由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即第一個“1”)工作人員實施踏勘;對確需有特殊資質要求踏勘的審批事項,邀請相關職能部門(即“10”)參與踏勘;審批結果及時抄送相關部門(即“X”)。

雙向推送互溝通,無縫銜接強基礎。“2”,即構建審批與監管信息雙向推送機制,明確行政審批服務局對審批結果負責,職能部門對事中事後監管和相關服務負責,確保“審管同步、一批就管”。

三級體系全覆蓋,服務延伸到基層。“3”,即構建“縣鎮村”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將與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縣政務服務中心、鎮便民服務中心、村便民服務代辦點辦理,推進便民服務向基層延伸。

四個原則謹遵循,優質服務樹形象。“4”,始終踐行“規範、細緻、高效、創新”四個原則。涇陽縣對政策性審批由6個環節縮減為“申請受理、審批發證”2個環節;彬縣逐步建立完善“一窗受理、並聯審批、內部流轉、限時辦結、全程監督”配套機制,徹底解決審批時間長、蓋章多、收費多、仲介多、材料多等問題。

五支力量齊動員,立體監督促規範。“5”,即聘請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幹部、工商界人士等五個方面進行監督。

銅川 規範行政許可仲介服務“三部曲”

近年來,銅川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行政權力“瘦身提效”,腳踏實地走好清理行政許可仲介服務事項、規範仲介服務收費、加強仲介服務監管的“三部曲”,有效減輕了企業和群眾負擔。

清理仲介服務事項,確保事項設立依法合規。經過部門梳理、審核論證、會議審定等程序,編制公佈了《銅川市市級部門行政許可仲介服務項目清單》,共涉及14個市級部門48項行政許可的61項仲介服務事項。凡未納入清單的仲介服務事項,一律不得再作為行政許可的受理條件。確需新設的,必須進行必要性、合理性、合法性審核論證,按程序設定並納入清單管理。

規範仲介服務收費,發揮政府市場雙重作用。市物價局、市財政局主動跟進,對公佈的61項行政許可仲介服務事項的收費依據、收費標準、執收單位等逐項梳理明確,在全省率先編制公佈《市級部門行政許可仲介服務收費目錄清單》。對市場發育成熟、競爭充分規範的仲介服務事項,一律通過市場調節價格。

加強仲介服務監管,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各行業主管部門嚴格指導落實仲介服務規範和標準,指導監督本行業仲介服務機構建立服務承諾、限時辦結、一次性告知、執業記錄等制度,細化服務項目、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堅決清除與部門捆綁的仲介服務機構,鼓勵社會力量創辦仲介服務機構。價格主管部門採取“雙隨機”抽查,加強對仲介服務收費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擅自提高收費標準、擴大收費範圍、減少服務內容等違規收費行為。

渭南 權力規範到村級 服務群眾“零距離”

近年來,渭南市在合陽縣推行農村“小微權力”清單,從規範村級村務公開處罰,堅持村民自治、依法管理、便民利民、標本兼治原則,嚴格按照清權、減權、制權、曬權的步驟實施,通過公開“權力”事項、規範“權力”運行,實現農村治理法治化、規範化。

合陽縣將現行農村黨務、村務、財務公開以及宅基地安排、土地管理、保障救助等村民普遍關心的42項“小微權力”進行梳理、歸納、審核,分重大決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務三大類列入“權力”清單目錄。將沒有政策法規依據的事項,堅決予以取消,做到“清單之外無權力”。同時,對村級“小微權力”設置了運行程序,繪製了運行流程圖,明確了村級組織、村幹部的崗位職責,厘清了“權力”界限。確定後的農村“小微權力”清單,在縣政府各網站、鎮(街道)和村便民服務室顯著位置予以公示,讓群眾家喻戶曉。

同時,合陽縣在偏遠自然村實行村民事務“幹部代辦制”,由村(組)幹部義務上門為老、弱、病、殘和留守兒童代辦證件、補貼、戶籍等事務。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簡辦事材料,縮短辦理時限,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

初步統計,合陽縣推行農村“小微權力”清單以來,累計受理群眾諮詢7300余人次,辦理新合療38.3萬餘人,養老保險25.2萬餘人,低保10868人,高齡補貼30767人,殘疾人生活保障15110人,調處糾紛153起。據了解,目前合陽縣的試點經驗已經逐步在渭南市各縣推開。

延安 行政許可標準化 規範審批服務優

延安市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不斷推進各級政府事權規範化、法律化,用行政許可標準化規範行政審批行為,提升服務質量。

精簡審批事項,做好承接落實。2014年以來,全市分四批取消市級行政審批事項131項,下放縣區事項84項、10個子項,轉為日常監管事項88項,市縣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予以清理,不存在法律法規外自行設立、實施或變相實施行政許可的事項。

壓縮審批時限,優化審批流程。針對審批時間長的問題,延安市從審批事項名稱、設立依據、服務對象、辦事流程、申報材料、法定時間、承諾時間、收費標準、收費依據9個方面進行了會審、核實、確認。目前,由市級部門辦理的118項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時間平均壓縮了57.34%,佔所有許可事項的98.45%。為民服務大廳對未在中心設窗口的財政、國安、商務、科技等16個部門58個事項進行代辦。

制定服務標準,提高服務質量。延安市先後制定印發《延安市行政審批政務服務管理辦法》和《關於規範行政審批行為改進行政審批有關工作的通知》,真正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在此基礎上,制定了《首問責任制度》《服務承諾制度》《限時辦結制度》《失職追究制度》《效能投訴制度》《政務公開制度》《執法責任制度》,將審批事項的服務指南、辦理流程圖、窗口電話、監督電話、滿意度測評編製成《政務服務一次性告知單》,讓辦事群眾對所辦事項一目了然。

榆林 “三集中三到位”激發投資活力

榆林市為進一步將“放管服”改革向廣度拓展,向深度推進,圍繞“集中解決方便,信息化解決效率,監督解決公平”這一改革核心,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最大限度地實現放寬市場準入、激發投資活力、優化營商環境、方便群眾辦事的改革目標。

“三集中”即將部門單位所涉及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的審批辦理等職責集中于一個科室;負責行政審批工作的科室工作人員和分管領導統一進駐政務服務大廳集中辦公;實現所有進駐政務服務大廳辦理的事項向網上審批大廳集中。“三到位”即所有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進駐政務服務大廳到位,各相關部門單位對行政審批服務科和分管領導授權到位,市紀檢監察部門對政務服務效能監察與績效考核到位。

以《榆林市權責清單》為基礎,對全市41個市級部門單位的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進行梳理,明確212項行政許可事項和253項公共服務事項集中進行辦理。同時,在發改、民政、人社、公安等25個單位成立行政審批服務科,將單位涉及的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集中到行政審批服務科。

啟動政務電子監察平臺建設,對入駐政務服務大廳政務服務效能全流程電子監察與績效考核。同時,通過網絡、電視、電話和報刊等載體或平臺,開展“百姓問政”,為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能、方便企業群眾辦事暢通訴求通道。

漢中 管好“小行業” 服務大民生

近年來,漢中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小攤販(以下簡稱“三小”)行業事中事後監管,從降低行業門檻、提升産品質量、促進轉型升級、規範生産經營、鼓勵持續發展等入手,在破解“三小”行業監管難題上進行了有益嘗試和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

著眼民生之需,賦予“三小”業態合法地位。“放”的前提是“扶”。為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漢中市在全省率先出臺食品生産加工小作坊、小餐飲食品安全、食品攤販食品安全等管理辦法,統一部門管理,賦予其合法身份。自此,小攤販在規定時段、劃定區域擺設;小作坊生産的機制面皮、豆製品等産品可以保質保量地進入各大商場超市銷售。

緊扣監管之要,保障“三小”行業産品安全。“管”的目的是“安”。在日常監管全覆蓋的基礎上,全面實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和“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直接到點、直插現場)檢查機制,每年投入近500萬元,用於包括“三小”戶在內的食品生産經營戶的事中事後監管,確保産品質量安全。

履行政府之責,保障“三小”行業監管所需。“服”的手段是“獎”。全市投入監管資金1000余萬元,用以獎代補形式鼓勵“三小”單位主動提升生産經營條件。全市按照“一縣一街”模式打造了漢中市飲馬池小吃城、南鄭區漢城美食街、勉縣三國小吃城等食品安全示範街16條,漢中傳統的特色飲食文化得到了傳承,食品經營者的收益也有了大幅提升。

安康 “雙隨機”監管全覆蓋 營造公平營商環境

安康市把大力推廣“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監管方式、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截至目前,28個部門已建立“一單兩庫一細則”,公佈隨機抽查事項111項,全面實現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目標。

一是強化制度建設,高位推動“雙隨機”工作落實。2016年,市政府明確由市審改辦具體負責全市“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的統籌推進,印發監管工作實施意見,明確目的、意義、責任部門、重點工作和推進機制,為市、縣區同步開展“雙隨機”監管工作提供強有力保障。

二是強化審核把關,規範隨機抽查。市審改辦制定隨機抽查事項審核標準,對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的檢查事項、與部門行政權力清單和政府部門責任清單有對應關係的檢查事項、部分需要加強日常監管和定期檢查的執法事項列入清單。各部門還制定了隨機抽查實施細則,明確檢查比例和頻次,保證了隨機抽查事項清單的合法性、規範性和完整性。

三是強化跟蹤指導,突出工作實效。安康市建立“雙隨機一公開”月報制度,市直各部門、各縣區每月報送工作進展統計表,及時掌握工作進度。市審改辦聯合市信用管理辦、市聯合徵信中心制定印發了《關於向公共信息平臺報送“雙隨機”抽查結果的通知》,指導各部門將“雙隨機”抽查信息、檢查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商洛 “減證便民”劍指“奇葩證明”

為從根本上解決困擾企業和群眾“辦證多、辦事難”和“奇葩證明、循環證明、扯皮證明、無謂證明”等問題,著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商洛市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在市級部門和轄區7縣區範圍內紮實開展了“減證便民”專項行動,最大限度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

廣範圍寬領域安排部署。要求轄區內7縣區及有關市級部門(單位)在對需要提供證明及蓋章環節的事項進行清理的過程中,堅持依法依規、合理合情的原則,堅決做到“六個一律”。建立了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主辦人員在市職轉辦備案聯絡方式,搭建“減證便民”專項行動業務QQ群、微信群的部門聯絡員工作機制,為行動開展提供了強力機制保障。市職轉辦落實專人負責電話舉報信息受理工作,對收集到群眾舉報的線索進行如實記錄,及時跟蹤並給予嚴肅處理。在全市範圍內召開“減證便民”工作落實會,邀請來自發改、公安、人社等市級部門(單位)及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部分單位以及“兩代表一委員”的幹部群眾參會,討論研究推進落實措施,徵求意見建議,為專項行動的落實落細提供智力支持。

經過本輪認真梳理匯總,逐條研究論證,全市總計涉及各類證明事項和蓋章環節153項。其中,暫定保留86項、取消67項。商洛市將以此次專項行動為契機,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效能和政府公信力,持續將“放管服”改革推向縱深。

楊淩示範區 “微信辦照”讓群眾“零跑路”

從讓群眾“最多跑一次”,到讓群眾“一次不用跑”,微信掃碼、上傳身份證和刷刷臉就能實現隨時隨地、遠程辦理工商營業執照。2016年7月1日,楊淩示範區工商局推行市場主體設立登記和換照網上申請,實現了外網申報、內網審核、外網反饋的運行模式。2017年7月1日,楊淩示範區工商局全面啟動註冊登記全程電子化,試行市場主體註冊登記“微信辦照”新途徑。截至目前,示範區共核準微信辦照915件,其中企業99件,個體工商戶816件,微信辦照已佔總登記量的70.4%。

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是將工商登記申請、受理、核準、發照、公示等各個環節均通過網上電子數據交換實現的登記方式。一是改變了審批方式。全程電子化登記突破了地域空間和辦公時間的限制,實現了工商登記服務從8小時向24小時延伸。二是提高了登記效率。審核人員僅需重點審查個性化申報信息,即可完成審核業務,大大減少了審核工作量,審核時間從1小時左右壓縮為30分鐘左右。三是節約了企業成本。全程電子化登記優化了網上申請、受理、審查等流程,實現了登記註冊“零紙張”“零跑路”,有效降低了企業和群眾辦事成本。四是化解了廉政風險。申請人無須到工商部門遞交紙質資料,實現了“零見面”申報和審核,能夠有效防控因權力尋租造成的廉政風險。

8月1日,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這項便民舉措已在全省推行,我省率先在全國實現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全覆蓋。

韓城 “放管服”改革展現“韓城速度”

今年以來,韓城市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放管服”改革舉措,在積極承接、優化流程、在線審批、加強監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韓城市累計取消棉花加工資格認定、外商投資項目進口設備減免稅等行政審批事項,對保留的351項行政審批事項依法公開了設定依據、管理權限、需遞交材料清單、辦理時限要求、人員聯絡方式、結果告知等一系列辦事規程。啟動在線審批監管業務,目前全市所有投資項目審批手續都在平臺進行,辦結率達100%。

《韓城市企業投資項目負面清單》的公開,明確了産業投資的方向和範圍,充分激發了各類市場主體的潛力與活力,避免了企業盲目投資,防止東部沿海地區落後、淘汰産能落戶韓城,對提升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加快全市産業轉型的進度意義重大。

行政審批更加快捷,並聯審批無縫對接。突破了審批部門條線限制,對涉及多個部門需要聯審聯辦的審批項目,按照市場準入類、工程建設類和社會事業類等審批項目進行分類,建立了服務清單。設立了專門受理業務的綜合窗口,實現受理一個窗口、審核一次告知、承諾一步到位、後臺專職審批、現場統一踏勘、最終統一齣件,形成了一體化的對外審批服務模式,提高了行政審批服務效率。按照“全省審批事項最少、時限最短、成本最低”的目標,將政府投資項目和社會投資項目(核準類)控制在6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項目(備案類)控制在50個工作日內辦結。

西鹹新區 “3450”領跑行政審批“新速度”

“3個工作日辦結工商營業執照;4個工作日辦結經營類許可審批;50個工作日辦結從立項審批書到項目施工許可證核發的工程建審項目審批。”這個西鹹新區對企業和群眾的鄭重承諾,正領跑新區乃至全省行政審批的“新速度”。

厘清職責,明晰邊界。西鹹新區對新區、新城、鎮街三級行政職權進行認真梳理,共梳理出新區層面各類行政職權4083項。同時,將3844項行政職權交由各新城行使,充分賦予新城經濟建設和社會事務管理權,下放比例達94%。

打破壁壘,流程再造。西鹹新區科學梳理審批流程,簡化辦事程序,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限。打造了“雙提前雙同步”(幫辦提前、預審提前;證照同步、審批同步)的工作流程,重新梳理證照辦理流程,整合審批申報材料的重復事項;建立容缺預審機制,申請人提交材料時,主要申報材料齊全但次要條件或手續欠缺,審批人員可先予受理和審查。將建設項目審批工作劃分為立項審批(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用地審批、規劃審批、建設審批等階段,整合各階段的行政審批、技術審查和現場勘驗等職能,完成了流程優化再造,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

西鹹新區以材料最簡、蓋章最少、時限最短為要求,整合了營業執照辦理和經營許可事項審批中需申報的近百餘項重復事項,通過線下線上推演和系統實操,將辦事流程簡化為2到4步,規範了59項含建設工程類、市場監管類和社會服務類事項,將建設工程審批時間由原190個工作日壓縮至50個工作日內完成,比法定時限節省74%。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