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分析:上海海關“一增一降”的
成績單如何取得?

2018-01-05 13:0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1月5日電 題:上海海關“一增一降”的成績單如何取得?

新華社記者 吳宇

新年伊始,上海海關發佈的“一增一降”兩項統計數據引人關注:一是截至2017年11月,上海海關關區進出口連續13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其中11月份單月5356.6億元人民幣的進出口值,創歷史新高;二是截至2017年10月,上海海關關區進出口通關時間分別較上年同期大幅縮短43%和44%,2017年全年壓縮通關時間三分之一的目標提前實現。

作為全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之一,“一增一降”的成績單如何取得?上海海關關長高融昆從貿易便利化角度解釋緣由:近年來,上海海關先後取消了行政審批事項11項,經營性收費8項,下放核批權限、減少核批環節74項,精簡了加工貿易七成的操作環節,通關無紙化率超過93%。而借助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的契機,在過去4年間,上海海關先後出臺了31項自貿創新制度,其中21項在全國複製推廣,跨境貿易環境得到優化。

以來自瑞士的梅特勒-托利多國際物流亞太分撥中心為例,其最近從上海自貿區申報出境至韓國的一批原産于美國的實驗器材,憑藉上海海關簽發的《中國海關未再加工證明》,不僅順利完成清關,並獲得了美韓自由貿易協定項下的稅款優惠。這是中國海關簽發的首份未再加工證明。

“我們公司僅在美韓自貿協定項下每年的減稅估值就可達15萬美元以上。中國海關根據企業需求籤發《未再加工證明》,證明貨物在監管狀態下並沒有被再加工或串換,讓我們既能享受上海自貿區的貿易便利,又能享受相關自由貿易協定關稅優惠。今後,我們會把更多的國際物流安排轉到位於上海的亞太分撥中心。”梅特勒-托利多亞太區物流經理陸陳忠説。

據上海海關統計,上海自貿區成立4年間,新增海關註冊企業近1.8萬家,是自貿區成立之前海關註冊企業總數的近兩倍。新增海關註冊企業覆蓋54個行業,其中94%為批發和零售業(貿易業)企業,總數近1.7萬家,顯示出自貿區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及運營管理上的高效率,對海內外企業産生了強大的吸引力。而隨著註冊企業源源而來,上海自貿區在近年來全國外貿低迷的背景下持續增長,已成為上海外向型經濟增長的重要基地,其佔上海全市外貿總值的比例已超過四成。

2017年歲末,上海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開港,年通過能力初期為400萬標準箱,遠期為630萬標準箱,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2018年11月在上海舉行,預計展區總面積超過24萬平方米。

高融昆表示,上海海關的近期目標是通過自貿區與自貿港改革聯動,以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運營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備為平臺,打造跨境貿易“上海標準”,助力上海成為國際最高水平的貿易便利化高地之一。

據介紹,上海海關已在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探索建立“驗放自動化、監控遠程化、通關零等待、物流無干擾”的全新即時智慧通關模式,並聯手上海港務部門及相關跨國機構,對從船舶靠泊到貨物提離全過程的時間節點和成本分攤進行全息掃描分析,研究提出系統整改方案,內容涉及時間節點重組、成本經費節減、通關流程再造等一系列措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